03.05 為什麼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以後,就是統一中國的開始?

千千千里馬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有關努爾哈赤定位的問題,之前的文章中靜夜史曾經做過分析:

關於努爾哈赤是不是統一中原的皇帝以及他建立後金後是不是統一中原的開始,靜夜史認為應該搞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1、努爾哈赤是什麼定位?

努爾哈赤到底是個什麼性質的人?

努爾哈赤早年跟隨者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作為明朝後期的軍閥,李成梁是明朝在遼東最大的軍事力量。

在李成梁麾下,努爾哈赤學到了很多軍事技能,這保證了他在後來的反叛中越來越壯大!

李成梁死後,努爾哈赤起兵,依靠著李成梁先前打下的基礎,努爾哈赤很快成為遼東地區最強大的女真部落,隨即努爾哈赤於1616年建立後金。

在建立後金前,努爾哈赤是明朝的建州指揮使。這是明朝初期賜予努爾哈赤先人的官職,雖然時間長了,但是努爾哈赤還是世襲,也就是說,雖然明朝沒有直接給努爾哈赤賜官,但是因為努爾哈赤祖上被封為建州指揮使,所以世襲官職的努爾哈赤還是明朝的官吏。

明朝雖然沒有給努爾哈赤發工資,但是名分還在!

因此,努爾哈赤是明朝的反叛者!

2、清朝統一中原何時開始?

一般而言,只有當一個大一統王朝徹底崩塌,或者是有名無實。在群龍無首,軍閥混戰的時候,才能有人出來振臂一呼,消滅各個軍閥勢力,最後統一全國。

比如唐朝建立後消滅各個軍閥勢力,比如北宋建立後消滅各個軍閥勢力。

而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的1616年,大明王朝還好好的,沒有軍閥混戰,沒有明顯的亡國跡象,萬曆皇帝還是可以向天下發號施令。在這樣的情況下,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是典型的對明朝的背叛!

就類似於清朝時期的白蓮教起義,這是對中原王朝的挑戰,絕對算不上是統一中原的開始。

一般要統一中原,需要有一個整體的思路,一個宏觀的規劃,而從努爾哈赤在遼東的折騰來看,努爾哈赤只是在搶劫,搶劫,搶劫!

作為王朝的建立者,努爾哈赤沒有為後人制定統一天下的戰略!所以,真正對清朝統一天下做出巨大貢獻的,不是努爾哈赤本人,而是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

皇太極建立清朝後,進行了一系列國家機器建設,完成了封建化的進程,為入關打下了基礎!

而清朝真正開始統一天下的,也不是皇太極,而是順治皇帝!

1944年,明朝覆滅!而後清軍入關,開始統一中原!

3、努爾哈赤有什麼功績?

說努爾哈赤是統一中國皇帝的,本身說法就不對!

因為努爾哈赤根本就不是皇帝,他的清太祖的名號是後來的皇帝給加的!因為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時,還處於部落制到奴隸制的轉變階段,因此努爾哈赤的本質是一名部落的酋長,後來才是奴隸主。而到了他的兒子皇太極,才終於成為新一代地主!

那麼,努爾哈赤有什麼貢獻呢?

首先就是創立了八旗制度!

1615年,努爾哈赤完成“八旗制度”的創立,其後八旗制度成為清朝爭奪天下的重要基礎!

在滿洲八旗的基礎上,1635年,皇太極完成了八旗蒙古軍的設置。而後在1642年皇太極又完成了八旗漢軍的編制,從此八旗成為具有極強戰鬥力的混合兵種!

在八旗的強悍戰鬥力下,後金統一女真,席捲遼東,為後世清朝打下了大塊的版圖。

而後,努爾哈赤還不斷進攻蒙古,為後世解決蒙古問題和聯合蒙古定下了基調!

所以綜上:努爾哈赤不是統一中原的皇帝!後金的建立也不是統一中原的開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第一這是侵略不是統一,第二野豬皮不是華夏民族。

野豬皮的祖先來自於西伯利亞,是通古斯人,他的祖先先流落到了朝鮮,被朝鮮打跑,後來被朱元璋收留在了今日東三省遼東地區。至於女真,是他亂認的祖宗,中國的土著女真海西四部被野豬皮幾乎種族滅絕。

可惜,朱元璋好心留禍害,二百年後,野豬皮的部落和女真人打仗,野豬皮的父親和爺爺戰死,野豬皮以莫須有的罪名抨擊明朝,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開始悍然對華夏侵略,自此我華夏一片腥羶。野豬皮從東三省殺害百姓一百萬,野豬皮的兒子皇太極,孫子順治實行逃人法,無數百姓淪為奴隸。嘉定三屠,揚州市日,廣州大屠殺,滿清前後屠殺百姓八千萬人(明末人口兩億,到了康熙年間一億) ,日本,俄羅斯都可以汗顏,野豬皮和其子孫,以及皇協軍吳三桂,尚可喜,洪承疇等,罪行罄竹難書。

在偽清政權殖民時期,在全世界騰飛的時候閉關鎖國開歷史倒車,在全世界工業革命和新航路開闢的時代,中國發展也因此錯失良機,導致中國如今還和西方國家有很大差距,而本來五千年中國一直領先於世界,僅僅三百年,中國就從發達國家淪為發展中國家。而八旗制度也是奴隸社會,全中國人供養少數人,不僅僅因為閉關鎖國國弱,這種奴隸社會民眾也變得不堪重負,若非西方傳教士教給老百姓種植西紅柿土豆白薯,老百姓更是活不下去。倒了乾隆時期中國人口還沒有回到明末,甚至中國人口消失三分之一,可想是多麼觸目驚心。

可見,偽清時期本身就是外邦異族入侵併且壓榨中國人民的歷史,而並非統一。雲南和臺灣的淪陷,更是漢族人最後的悲歌。一根豬尾巴更是中國人身心三百年的屈辱。

而如今,中國人仍然添偽清時期的大坑,中國人尊卑意識,中國社火同命不同價的現象,和義和團一樣的野蠻愚昧,面對外國人時候的自卑都屬於奴才文化的延展,中國到如今還在填滿清留下的坑。而我們知道,現金和落後的區別無非就是制度,而制度卻源自於思想,思想的落後才是一切停滯的根源。

而如今,一群精神包衣仍然賊心不改,妄圖復辟奴隸社會,捏造子虛烏有的大清盛世,代代相傳的領土,漢族政權也開疆擴土,設置官吏到達邊疆,領土問題卻也說成滿清的功勞。甚至有人詆譭嶽武武穆,給李定國,鄭成功,霍去病,冉閔說成漢族地主階級和屠夫,還有什麼鮮卑唐,沙坨宋,回回明,大搞漢族虛無主義。相反各類漢奸洗白趨勢加速,尚可喜,洪承疇二賊的後人已建有紀念館。秦檜的後代要求秦檜站起來,張弘範聽說也要拍入電視劇美化成英雄,施琅成了大英雄而非引導華夏淪陷的罪人。沒錯,中國主體民族就是漢族,主流文化就是漢化,先要亡漢族人的天下,就必須要否認咱們的價值觀,才方便奴役和控制,日本,金朝,滿清都是如此在培養漢奸的。

而我輩漢族人當自強,男當如嶽武穆,李晉王,女當如梁紅玉,秦良玉。不能忘記祖先的血債,也不能忘記賊子的野心,國父的遺訓要記在心裡,我們還沒有成功。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放學後的teatime


努爾哈赤從出生到去世這段期間,大明江山的政權依然被統治者所掌握。國體運行基本穩定,國家政令還是能夠有效的執行。努爾哈赤1626年去世之前,基本上是和萬曆皇帝相平行的。兩個人處在同一個歷史時期。因此,努爾哈赤後金的建立還不能說是統一中國的開始,或許說是一個奠基者比較合適。

努爾哈赤在其年輕的時候曾追隨明朝遼東守將李成梁,李成梁那個時候應該說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明朝邊關將領。努爾哈赤藉助李成梁的勢力逐漸統一了女真族。隨著李成梁去世,努爾哈赤的野心逐漸膨脹,在李成梁去世第二年,也就是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了自己的後金政權。並創建了著名的八旗制度。我覺得從這個時期,努爾哈赤開始公開反對大明皇帝的統治。在隨後的1618年開始在軍事上進攻明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戰役就是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率領他的後金部隊在薩爾滸一帶與明朝大軍展開廝殺,最終獲得全面勝利。並在後來的一段時期內,相繼攻克瀋陽,遼陽等地。至此,努爾哈赤基本上在東北一帶站穩腳跟。就上述努爾哈赤所取得的戰績。也只不過是在大明朝邊關以外的不斷騷擾而已。還沒有對明朝的北京政權形成真正的威脅。只不過擁有了自己的一塊根據地而已。


隨著努爾哈赤的去世,他的兒子皇太極在後金被推舉為領袖,繼承了努爾哈赤的汗位。如果說努爾哈赤早期的那些功績作為量變來說,那麼皇太極在上位期間確實發生了許多質的飛躍。

皇太極期間,區別他父親不同的是,皇太極樹立了可行的戰略目標,把奪取大明北京政權作為政治綱領提出來。為了實現這個最高戰略目標,皇太極加強了自己政權的中央集權制度,在治理國家方面採取保護漢人,並能夠積極採納漢人的建議,重用漢人,等等政策來削弱明朝的實力。並在1642年松錦大戰中取得勝利。至此,明朝關外守軍基本全部肅清,同時也標誌著清軍已經做好了入關前的所有準備,清軍入關成為必然。應該說皇太極的這個時期,成為了統一中國的開始。


折返888


這個說法非常錯誤,從努爾哈赤的種種行為來看,他都沒有要統一中國的打算,充其量就是要成為獨霸東北亞地區,可以和大明平起平坐的地域性大汗。

而且在努爾哈赤時期,後金除了軍事可圈可點,其他可以說真的沒有什麼亮點。努爾哈赤一生東征西討,其實也是給自己樹立了一籮筐的敵人。北邊科爾沁蒙古尚未完全歸附,女真中葉赫部始終表示不服,東邊朝鮮雖然是個弱雞,但也是時不時的會支援一下宗主國大明,西邊察哈爾蒙古為了擊敗自己已經開始和大明嘗試聯合。而自己原來的主子大明,更是自己的頭號死敵。



在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時候,所建立的廣寧防線,就已經遏制了努爾哈赤進一步南下的步伐,當時後金過得非常難受,因為自身生產力太過差勁,如果不打仗,那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後金汗國慢慢的就會因為吃不起飯而渙散,最後解體。

好不容易過了熊廷弼這一關,努爾哈赤又碰上了孫承宗,雖然因為財政問題大明的堡壘修到大淩河就修不動了,但是後金也不能在南下一步,從某種意義上講,孫承宗也算是初步達成了自己的軍事預期,即阻止八旗軍的進一步南下的軍事動向。



如果就這麼拖著,毫無疑問,後金會率先垮臺,因為就算大明在窘迫,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很遺憾,大明此時的黨爭太過激烈,連戍邊的重臣都不放過,可以說,熊廷弼和孫承宗都是黨爭的犧牲品。但即使如此,努爾哈赤南下的步伐還是被袁崇煥給擋住了,憑藉紅衣大破的技術優勢,明軍依然可以擋住後金的步伐。這就讓努爾哈赤很難受,為了維持後金的穩定,他先是在回軍的時候洗劫了華覺島,之後有發兵科爾沁,去打服不服從自己的蒙古部落,順便搶點糧食過冬。



也虧著努爾哈赤死的早,不然以他的政治才能和經濟才能,後金遲早是要垮臺的。也是從皇太極上臺之後,後金才換了一個活法。

對於自己老爸留下的爛攤子,皇太極表示只能受著,不然只能一起滅亡。所以在寧錦大捷之後,皇太極明白了,此時以自己的實力要想進一步搶奪大明的資產是沒戲了,所以他只能先突破周圍敵對勢力的包圍圈。於是在和明朝休戰期間,皇太極先虐了一波朝鮮,搶了糧食和人口。之後袁崇煥幹掉了毛文龍,切斷了皮島對後金的糧草販賣。這一下子後金著實有點慌,因為如果沒糧食過冬,那後金只能舉家北上去西伯利亞打獵了。

然而袁崇煥操之過急的操作給了皇太極一線生機,為了聯合察哈爾抗擊後金,袁督師向蒙古人出售了一些糧食,而這些糧食,成了皇太極發兵察哈爾的動機。就在蒙古人受到攻擊時,袁崇煥認為自己沒有準備好,所以拒絕發兵援救,於是一切計劃都被打破,皇太極開心的拿到了糧食,還打開了進入大明的第二條路。

乙巳之變後,皇太極徹底衝破了明軍設定的包圍圈,後金開始走向強盛。與此同時,非常有政治頭腦皇太極開始學著明朝那樣家裡一個有效的中央集權政府,一個部落汗國由此開始了向農耕帝國的蛻變。慢慢的,皇太極的野心越來越大,大到1636年得到大元的傳國玉璽之後,有了當皇帝的念想。1636年皇太極改元大清,即皇帝位,大清意為肅清,目的就是要肅清天下,一統河山。



1639年的松錦大戰,就是皇太極企圖吞併大明的第一槍,他就是要吃掉這個關錦防線,然後進入關內,稱霸中原,最後統一全國。只是1643年,皇太極就掛了,而他的意志成功的由自己的弟弟和兒子所繼承了。


火器工坊


記清楚了,通古斯野豬皮(奴兒哈赤的滿語意思)建立的不是“統一中國”的滿清而是後金胡虜分裂割據強盜勢力,奴酋強佔東北,前後屠殺奴役遼東原住漢民三百萬,該韃極度反漢反華反人類反文明,其卑劣血腥可恥罪行在錢穆孟森范文瀾等歷史學家的書裡均有記載,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簡單說,奴兒哈吃就等於成功了的大和尚韃癩和冬禿熱逼丫,反之韃賴和熱逼丫就是失敗了的奴兒哈吃,凡是歌頌肯定奴兒哈就等於變相支持鼓勵葬毒和僵毒的辱漢反華分裂行為。不清楚的可以去搜索下文:中國東北原住漢民是怎麼消失的或者百度:看滿清的柳條邊和滿城,對中華鳩佔鵲巢的心虛。

另,那些沒睡醒卻愛亂蹦噠的新殭屍們建議先去買瓶護膚品洗洗臉清醒下在找部林正英道長的片子解解毒,你們值得擁有哦




漢風烈烈掃胡塵


沒有這種說法!拋開歷史環境說歷史事件,就是對歷史的褻瀆和無知。

努爾哈赤的歷史定位非常清晰,他是大明朝的建州都督,拿的是明朝的俸祿,吃的是明朝的皇糧。

在遼東都司李成梁的庇護下,努爾哈赤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統一,並將其他女真部落全部納入了自己的管轄之下。

等到李成梁兩眼一閉後,他轉身成為大明朝再也難以馴服的烈馬。

實力的暴增和無人能夠約束,讓努爾哈赤生出了割據一方、謀反叛亂的心思,最終在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以“七大恨”為旗幟,揭開了反叛中央王朝的不臣之戰。

薩爾滸一戰明軍大敗,努爾哈赤站穩了在東北的腳跟,才算是脫離了明王朝的中央統治。


但從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開始,一直到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死去,他的“大金國”充其量只是明朝的地方割據勢力,這也是明朝上下拒絕和後金議和的原因。

明朝對於努爾哈赤來說,依然是一個龐然大物,壓得他透不過氣來。

天啟帝師孫承宗擔任薊遼總督時,修築的關寧錦防線,是對努爾哈赤最大的威脅和挑戰。

客觀的說,如果不是明朝內鬥,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很有可能會在孫承宗的打擊下煙消雲散。

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是統一中國的開始,純屬吹牛不打草稿。


恐怕努爾哈赤在造反的那一刻,還在擔心一旦失敗該如何承受明朝皇帝的雷霆之怒吧。

這個時候說進入中原談何容易。

真正讓後金可以問鼎中原的時刻,是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松錦大戰後,洪承疇被俘,大明朝九邊精銳損失殆盡,關外城池只餘孤城寧遠。

從此,大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有效的軍事力量收復遼東。

後金軍(清軍)入關已成定局!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挺搞笑的說法。當時中國有正統政府,何來統一中國的開始?

換個字吧,是“努爾哈赤反叛中國的開始”

努爾哈赤部落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這片土地,從戰國開始已經逐步的被中華統治,努爾哈赤的父祖,乃至祖宗都是受明朝的官,聽明朝的令,吃明朝的飯,本就是明朝之人,所以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純屬以地方反叛中央的開始,打個比方,某深山老林裡的天生聰明的不知名人物,把附近的部落都打敗了,佔據了一個縣的地盤,你能說他是統一中國的開始嗎?

當然某些人會說,東北從來都不是中國所有的,是努爾哈赤部落和後來的大清帶給中國的,那麼這些人的意思就是努爾哈赤及其部落屬於外國,這就是典型的分裂份子了。

努爾哈赤在明朝的無視下,在李成梁的縱容下,收拾了周邊的小部落,頓覺自己是個人物了,就嚮明朝提要求,明朝沒搭理他,於是就自己搞了個後金國,這時候,所謂的後金國根本不具備一切統一中國的條件,包括努爾哈赤本人也根本就沒想過統一中國,甚至他的接班人皇太極也沒曾想過要統一中國。他們的主要目地就是打劫,打劫人口,打劫資源,擾亂明朝的統治而已。要說其有統治中國之野心,是沒人信的。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上位,他的策略也是圍著發展,壯大而開展的,後金雖然進入長城以內,其作為也不過是搶了就跑,並沒有任何統一中國,攻城掠地的打算,直到皇太極建立清朝也只是和明朝分庭抗禮,也就是所謂的成為對等夥伴,一直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滿清才第一次發現了自己有入住中國的機會,於是拼湊了十萬多兵馬,舉族上陣,這才是其統一中國的開始。





關河南望


努爾哈赤,被稱為清朝的奠基者。出生在遼寧,曾被李成梁收養,當了其麾下侍從。後起兵反明,提出“十大恨”(不知恨從何來),先是統一女真各部,在萬曆44年,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後來在打寧遠時,被袁崇煥大炮轟傷,幾個月後去世。

他死於1626年,之前一直叫後金,到1636年他兒子皇太極改稱“清”。1644年,崇禎死後,明亡,史學界才將這年看作是清朝的開始。

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要說是統一中國的開始,也可以這麼說,但說他是統一全國的皇帝,就挨不上了,就是他兒子皇太極也完成沒有統一全國,到了康熙時期才算是統一了全國。


紅黑聖西羅


我覺得這個問題並不是特別嚴謹。努爾哈齊是否要入主中原,這個問題我說不好,不過皇太極確實是鐵了心要要入主中原,並將後金政權從軍事貴族民主制改革為君主專制。如果套用康熙對努爾哈齊和皇太極的評價——太祖一戰而王基開,太宗一戰而帝業成——從下一點來看,努爾哈齊的成就是開創了清朝的基業,而清朝定鼎天下的基礎,是皇太極奠定的。



努爾哈齊、皇太極父子的成就

,不能一概而論

1644年,在多爾袞的主持下,清朝正式入關,經過差不多20年的努力,清朝平定了大陸上的各種反抗勢力,完成了統一大陸的事業。並且在康熙年間,施琅渡海平定竊據臺灣的鄭氏軍閥,消滅了最後一個強大的反清勢力,並正式將臺灣納入版圖。
大清入主中原,多爾袞功不可沒

而清朝之所以能夠開疆拓土,實際上是有點被動。清朝開疆拓土的戰爭,基本都是以國庫存銀作為支持,畢竟清朝的稅率一直比較低。所以清朝大規模開疆拓土,一直到了乾隆朝才基本結束。


而此時,清朝的實際控制疆域,已經達到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達到了農業文明之下的巔峰。而且大清放棄了狹隘的華夷觀念,雍正曾經明確的說:我朝肇基東海之濱,統一諸國,君臨天下,所承之統,堯舜以來中外一家之統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所行之政、禮儀徵伐。中外一家之政也。而且這也是對華夷之辨尖銳的批判。

總體來說,清朝一系列開疆拓土奠定了現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雛形,同時清末應對列強的衝擊,清朝及時調整政策,將帝國疆域升級為威斯伐利亞條約體系之下的主權領土,並將帝國的主權完整的移交給民國政府,對現代中國的締造功不可沒。


北洋海軍炮手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是奠定中國統一的基礎,雖然他志存高遠,由於他過早的離世,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他的願望在肅順當上大清皇帝后才得以實現的,以後經過康熙皇帝努力,大清王朝才鞏固興旺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