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教師一巴掌被索賠10萬,可學生耳膜本來就是穿孔的,你怎麼看待這樣的家長?

李師說數學


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時,總希望遇到一個嚴厲的老師。現在的老師,怎麼才能算嚴厲?苦口婆心顯然不行,最多算負責,在有些學生看來就是軟弱;不怒自威,需要實力,我見過所謂的“嚴厲”的老師,都是“打出來”的!

有個笑話,講的男的為什麼那麼聽老婆的話。

老婆有杆槍,蜜月時候騎馬,馬不聽話。

第一次,老婆說,一。

第二次,老婆說,二。

第三次,老婆沒說,一槍打死了馬。

男的替馬惋惜,責備了老婆兩句。

老婆說,一。

男的再不敢說話。

教育需要“戒尺”,打學生的老師,也不一定是“壞老師”,關鍵是人家會打,而你不會!

什麼叫會打?我聽一位有名的班主任說過兩點:

第一、打哪裡,很重要!你一巴掌打臉上,這就不純是教育,不是恨鐵不成鋼的問題了,很可能帶著“洩憤”的情緒,嚴重了,就如這位“倒黴”的老師一樣,打出個耳膜穿孔,家長鬧起來,不僅賠錢少不了,還可能成為反面教材。所以,不要說人家家長是不是“訛人”的問題,姑且不說耳膜是不是之前已經穿孔了,你帶人家臉,不穿孔,家長也可能不會放過你。

第二、安撫更重要!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蘿蔔。打完了,要做好安撫工作,決定不讓學生帶著情緒回教室、回宿舍、回家,這樣學生就會認可,你打他,是為了他好。

當然,我覺著,還需要分清什麼樣的學生能打,什麼樣的學生不能打。反正,打學生是走在“體罰”學生的邊緣,稍有不慎,會引火燒身。所以,這是一門技術活,不是誰都能掌握好的。

所以,現在的老師,尤其是老教師,變得越來越有佛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