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應屆生去大公司好還是去小公司好?

煢煢


這個要從多方面考慮,對於職業的選擇來說,單就“大、小”論斷,未免有些草率。

如果你是一所知名大學,熱門專業的應屆生,大公司給你5000元/月,小公司給你3000元+無盡的上升空間。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大公司。因為上升空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大公司領先的技術會讓你掌握行業第一手諮詢,成熟的學習培訓機制會迅速提升你的實踐經驗,廣闊的發展平臺會讓你有更高的臺階,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並且對你有益的。況且每個月還有2000元的收入差距。相信只要你不笨、不懶,在大公司裡好好幹,這種差距會越老越大。

如果你是一所平庸的大學裡,一個平常的專業畢業。進入大公司,也不過是可有可無的人物。相反,小公司反而可以給你更多的機會。那麼你就要考慮清楚,畢竟每個人的職業發展觀不同。有的人沒有野心,願意在一個崗位上兢兢業業一輩子。那麼一家穩定成熟的大公司肯定是你的首選,即便以後想要跳槽,你有大公司的工作經驗,在相同的而職業中也更具有優勢。有的人,充滿野心想要不斷進步最終獲得成功。那麼既然小公司給了你這樣的機會,不妨嘗試一下,小公司的好處,在於你可以接觸公司運作的方方面面,無論是銷售還是財務或者採購。你或者不精通於某一項,但是任何一項,你都瞭解並且掌握。今後無論是做職業經理人,還是自主創業,都是大有好處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應屆生必須去大公司!應屆生必須去大公司!!應屆生必須去大公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沒記住的後悔了,自己負責哦。

親身經歷

自己在國內快消品行業的頭部公司做銷售,每月需要出差二十天以上,每天住宿標準是240元,交通補貼30元,伙食補貼50元,車票費憑相關票據報銷,而且自己出差地基本都是地級市和縣城居多的,每天的住宿費根本用不了那麼多的。光這些每月自己就可以拿到幾千塊的差額,並且每天伙食還是不錯的。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公司都有培訓的。

而其他小型的快消品公司,每天住宿標準是80到120元不等,沒有交通補貼,伙食補貼基本都是10元每天,真的是住也住不好,吃也吃不好的,培訓還是有的,只不過是領導親自培訓,內容基本都是雞湯多幹貨少。

這就是大公司與小公司最明顯的區別,所以應屆生一定要去大公司的。

為什麼不能去小公司?

1、做事專業性差。

去小公司不要奢望能有更多的鍛鍊和學習的機會,老闆要的是結果,至於自己怎麼做不是他關心的重點,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的。

現在有很多小公司的老闆都是非專業人士,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方案做好了,老闆壓根不會給你任何建設性的反饋的,自己成長就會很慢的。

2、小公司利益難以保障。

自己就去過小公司的,大部分都是不滿一年的是沒有五險一金的,就算自己滿了一年,也有很多公司只給買五險,至於一金就別想了。而且很多小公司都是不給籤勞動合同的。

在小公司裡,你調休什麼的都需要和老闆照面的,雖然心裡不舒服,但是還是會答應你的,他們絕對不會說加班多久就調休多久,而是會說明天可以晚點來,但不要太晚了。

而在大公司,自己可以請半個月年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自己的工作領導會安排別人暫時代替,回來一切都是照舊的。

3、每天戰戰兢兢的。

我和很多朋友聊過,他們在小公司待過的,包括我在內,都一致認為過的戰戰兢兢的,特別是現在的創業公司,老闆自身經驗不足,掌控欲又很強,總要對下屬工作指導指導,可是對事態發展缺乏運籌帷幄,一旦事情向壞的方向發展,老闆情緒就會極其不穩定的,就會犯更大的錯,這時老闆就需要有人出來背鍋的,可能那個人就是自己哦。

在大公司這種情況也會有,但是非常少的。

4、小公司格局有限。

小公司掌握的資源不是最好的,所有的項目都是比較小的,上百萬項目基本沒有的。

就像現在送外賣的,大多都是小型的外包公司,想要成長開拓視野那也不可能的。

所以,小公司的大牛人物比較少,同事之間交流的更多是八卦的知識,對於整個行業和崗位的發展的空間或趨勢基本都是忽略的。

想要自己變得優秀就得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為什麼一定要去大公司?

1、分工明確,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考核制度,每天都要按照要求完成指定的人物,權責分明,基本不會出現扯皮現象。

2、收益高,而且各種小福利也多。不僅有客觀的底薪,還有績效獎金和年終獎金,並且還有精美豐富的下午茶,高大上的團建活動。

3、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很有利。大公司一般都會要求員工參與學習,有些公司甚至納入了績效考核中,在這樣的績效激勵下更會主動的學習。同時有行業頭部公司為自己背書,自己跳槽找個工作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4、平臺太,長見識。大公司之所以立於不敗之地,就是手裡掌握著大量的優質資源,特別是行業的最前沿的信息,所以自己會長期瞭解行業中最新消息的。

同時,大公司一個項目都是幾百萬或上千萬的,哪怕自己就負責其中一個環節,長期下去也會對整個項目有很深的認知的,自己的成長空間很大,見過大世面。

總之,職業的前期,拼的是平臺,有一個好平臺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會在很短時間內看到一個好的發展機會,因為自己一開始就已經站在了巨人肩膀上了。。。


馮少俠聊職場


其實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好並沒有統一的確切的答案,小編畢業後去過大公司也去過小公司,下面就和大家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吧。


小編畢業剛開始的時候找工作沒有想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的概念,就想著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只要喜歡就可以了。於是去了一個規模不是很大的地方,面試很容易就過了,然後就去上班了。



剛去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統一的培訓,人事帶著各個地方轉了一下,然後就把我交給了一個所謂的“師父”然後,就沒有人管了。第一天上班的時候不知所措,“師父”也只是簡單的象徵性的給安排了一點任務,完成了之後就沒有人管了。然後 一個人無聊的等著下班,第二天,第三天,雖然任務有所增加,但是總覺得什麼也學不到,幹著初中生都能幹的事情。就這樣,過了將近一個月,公司的融資出現了問題,公司裁員,於是,作為最後一批來這裡的員工,我和幾個小夥伴就這樣毫無徵兆的下崗了。



回想當時的那段時間,真的很無聊,我其實很感謝他們早點助我離開了那個地方,因為正是有了那段經歷,小編下一份工作進入了正軌。


後來,我進入了一家知名的房產公司,在這裡我找到了一群和我一樣志同道合的同伴,每天生活的很充實,當然,因為這份充實與努力,我在經濟上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獨立,一年的時間,我就從一個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蛻變成了一個獲得眾多同事領導以及客戶認可的職業人士。在那裡,我找到了歸屬感與認可感。雖然現在因為其他原因已經離職,但是,大公司很人的感受真的是很不一樣的,很值得去體驗。


南芳北馨


自己周圍幾個大學同學的真實案例:

A:畢業後先在國內某一線互聯網公司待了1年,後來跳槽去了國內另外一家一線互聯網公司,刷了2年簡歷之後,後來去了另外一家中小型的企業,目前主要負責其中一個項目組,目前買房買車【自己攢錢付的首付,買房沒有向家裡要錢】。當然薪資待遇相對來說還算不錯。

B:畢業之後,先在一家小的創業公司待了一年多,後來公司資金鍊斷了。被迫離職,後來重新開始找工作。第二次找工作的時候,薪資和待遇比那些跳槽的同事低了一大截。

C:畢業之後,在一家創業公司待了3年多,公司一開始十多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幾百人,而C作為早期的核心員工,當然也獲得了不少的期權,少說也有個幾百萬。


這幾個同學的能力都屬於比較強的,但是選擇不一樣,導致結果也不一樣。當然決定這些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運氣也佔了很大一部分。具體問題,要進行具體分析,我把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優劣勢整理出了腦圖畫了出來,大家可以參考下。

我自己的建議:

畢業後先去大公司待個三五年,把自己的簡歷刷一刷,這樣會給自己以後求職找工作,帶來很大的光壞。然後,此時,在去小公司,單獨做某一個項目的負責人。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你自己也得有能力,因為打鐵也得自身硬!

張李四


應屆生的就業問題,可以說是剛走出校園的應屆畢業生面臨的第一個重大選擇,畢業之後,自己再也不是稚嫩的校園學子了,為了承擔起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自己就得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明確的規劃,並且還要儘快決定去哪個城市發展和以什麼職業為生等等一系列問題。其中大多數應屆生都要面對的一個選擇困難就是要決定究竟去大公司還是去小公司,這兩個哪個更好一些?

其實在我看來應屆生畢業了還是選擇去大公司發展好一些。因為大的公司體制較小公司更加的全面,而且工作流程較規範,剛一畢業就去大公司裡面工作,既能開闊自己的視野,又能學到不少的東西,對自己個人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大公司裡面接觸的人更多一些,也能鍛鍊自己在職場當中為人處世的能力。

當然了,任何事都不可能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在大公司裡面,可謂是人才濟濟,那麼對於剛畢業的學生而言,一畢業就進入大公司工作,難免在自信心方面會有點受挫的感覺,而且大公司裡面人事比較複雜,一個初出茅廬的應屆生怕是很難應付得過來的。總而言之,一畢業就走進大公司工作,壓力難免有些大,這也就導致了有一部分應屆生選擇去小公司裡面工作,寧當雞頭不當鳳尾,這也不失為一種選擇嘛。先在小公司裡面積累工作經驗,然後以此為跳板再去大公司打拼,這種想法也沒有什麼不對的。所以到底是去大公司還是去小公司,都各有利弊。如何選擇還是得看個人的看法了。但是無論如何選擇,既然選擇了就勇往直前,萬不可畏首畏尾,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

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職場達人“這個饅頭有餡”。獲取更多職場實用技能,請點擊頁面頂端【關注】。


饅頭聊職場


大公司有規範的培訓和福利待遇,正規的管理模式和流程化管理,當然大公司也有缺點,大公司通常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可能會一直在一個崗位上一直幹下去,等到想跳出這個坑了卻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小公司則需要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對於小公司來說,沒有雄厚的資本,幾乎每天都掙扎在生死線上為活下去而奮鬥,這樣的壓力環境下想不進步都難,但是同樣小公司的弊端是管理不夠規範,得不到正規的培訓,非常累。

當然世事無絕對,但是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都會有以上的特性。

我認為剛步入社會,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大公司,大公司給你的職業生涯能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波叨吧叨


都知道大公司小公司都有其利弊,通過我十年的工作經驗,其中多年HR經驗,真誠的建議應屆生選擇大公司。

大公司的五大優點:

一是流程化管理系統化,崗位職責明確,能夠在一方面做精細。

二是規章制度完善,不會有小公司的老闆文化,制度是擺設,按照老闆個人喜好才是制度。比如薪酬福利制度,年終獎等。

三是培訓學習機會更多,跟著大牛可以學到東西。

四是除了專業能力,職場技能也可以學到一些。

五是名企出來的員工怎麼都有優勢一點,面試機會也會多一些,別看一些企業老闆,管理層都說著不看重名校名企背景,在挑簡歷的時候還是很誠實的優先選擇有名企或者有大項目經驗的人來面試。

那麼很多人認為大公司的缺點也在於分工太細,學的東西有限。而對於應屆生來說,前期就應該多學習本崗位的知識技能,快速提升能力,至於還有精力可以自學一些,但確實會少一點時間機會。

而事實上,很多人並不是不選大公司,是沒機會選大公司。如果選擇中小企業,一定要記住以下四點:

一是儘量不要選擇初創團隊,那種只有幾個人的小公司。雖然說著以後可以分股份,期權什麼的,也說老員工會優待什麼的,前提是公司能撐到那個時候嗎?到了那個時候老闆一定會兌現嗎?說不定哪天工資就發不上了!再怎麼不在意工資也要解決溫飽問題吧,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二是要學會選擇學會放棄。我從不勸說別人輕易離職,但很多人在自己已經沒有進步和發展空間的時候,仍然不願意離開,認為自己付出了青春,精力,感覺走了不划算。記住,那些付出都是過去,自己也有了一定的收穫,更重要的是未來,學會向前看。

三是做好企業背景調查。中小企業多是老闆文化,關係戶居多,所以如何在這種企業文化下生存,也是值得思考的。那麼,我們可以選擇B輪融資後的中小企業。一般來說B輪融資比天使輪會謹慎很多,資金也差距很大,說明這個公司的發展前景還是得到資本方認可,短期內資金也充足,所以相對而言,選擇這類公司更保險。而資本方的介入也必定引起管理改革,聘請職業經理人管理,以前不正統的文化也會被改革。

四是剛剛說到的名企大項目經驗,進不了名企可以去跟名企合作的中小企業,起碼在寫項目經驗時是可以加分的。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我在大公司小公司都工作過,甚至是在初創公司快速成長起來的,但是初創公司風險太高了,隨時可能倒閉。所以還是建議大家能去大公司就去大公司。

歡迎關注@江小玲人資專欄,一起交流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


職典江山


小公司好還是大公司好,一直都是眾說紛紜、難有定論,有人說小公司什麼都學不到,有人則反駁大公司才是螺絲釘。

無疑,大小公司都有它的利弊:

  • 大公司一般都歷經多年的發展,有著較為健全的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有規範的運營流程及培訓機制,能夠讓我們更快地適應職場;但它的缺點是,我們很可能是這個成熟運轉體系的一各螺絲釘,很難真正理解公司的整體運作機制,所瞭解和應用的知識也相對有限。

  • 小公司呢,多半處於起步或成長階段,靈活性比較強,有利於充分發揮你的才能,可以全方位地瞭解公司的運轉;但缺點在於,公司的專業化水平偏低,流程也不夠規範,管理決策和行為都比較隨意,甚至公司還都是朝不保夕。


以HR為例,“小公司HR”涉及模塊多、專業性差、隨機性強,但晉升空間廣、全面性強、靈活適應性好;“大公司HR”接觸模塊少、跨模塊難、靈活適應性差,但模塊做得深入、專業性強、規範性好。所以,經常大小公司都變成了圍城,“小公司HR”想轉型到大公司,學習規範化、專業化;“大公司HR”想轉型到小公司,尋求更多的發展空間與HR的全面接觸。

真是個艱難的抉擇啊,怎麼辦呢?

一般情況下,對於涉世不深,以及剛入職場的年輕人,我還是建議選擇一個大點的公司。除非你遇到特別好的老闆,否則,小公司能夠收穫的太少,因為很少有專業級的人才,也無法開展一些需要很強資源才能完成的工作,整個眼界和視野都可能受限,不利於後期跳槽或進一步發展。

最好還是在大公司完成基本的職業訓練和素養提升,並且具備一定的專長之後,可以跑到一些成長髮展中卻需要規範的規模稍小的公司去。

但是,一定要注意儘可能避免進入大公司的邊緣化部門或崗位,因為這樣一來,很可能真的就成了“打雜的”或者“螺絲釘”。

另外,假設你是那少數的有衝勁、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如果有好的機會,進入小公司其實也未嘗不可。

但是,小公司應當是滿足以下條件的:

  • 在一個有前景且較依賴於技術或能力的行業,否則如果沒關係、沒背景可能會有各種障礙和限制;

  • 有個很好的boss,自己能獨當一面且知人善任;

  • 有一個優秀的團隊,一群人做有趣的、有價值的事。


馮起升


大公司

組織結構明確,定崗定薪清晰,一個蘿蔔一個坑,工作內容循規蹈矩,新人難以獲得機會。但不可否認,大公司更加正規,福利待遇更好,各方面更加規範,況且大公司確實是職業鍍金的好選擇。

倘若自身條件一般(像學歷等硬指標),工作經驗較少,恐怕很難混進大公司。

小公司

剛剛起步,百廢待興,各方面條件都會非常艱苦,不管是工作環境還是員工薪酬,方方面面的管理也不太可能非常正規,甚至存在沒多久就掛掉的可能性。好處是,因為人少所以往往一人要身兼多職,可以接觸的工作內容廣泛,新人較容易獲得機會。

選擇時最重要的考量點不是公司大小,最重要的選擇依據:是否利於自己的成長。

重要的是,你的工作內容是什麼,打雜肯定沒有意義,最好這份工作能讓你學到很多東西,得到很多鍛鍊。

重要的是,團隊有沒有牛人,你是否可以跟隨和學習。

重要的是,公司發展前景如何,公司有發展你才可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剛創業的小公司,工作苦點累點,恐怕是必然的,但關鍵在於,你會不會快速的成長。

無論在什麼公司,你都要認真工作,公司不是自己的,但是你學到的知識是自己的。

專注於技能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成長,會是以後十倍百倍回報你的東西。

我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家小公司,不到20人,試用期只有1200元,但是工作對我的提升速度非常快,這份工作讓我完成了技術的原始積累,兩年以後我的薪資就翻了十倍。


明哥聊求職


大公司和小公司,對裡面的人都是“圍城”。如果人有前後眼該多好,人可以穿越該多好?從十年後穿越回到當初的選擇該多好?但是即使能穿越,人生也不可能複製。如果你喜歡穩健的職業發展之路,你要優選大公司;如果你喜歡你折騰本身就是不安分的人,你可以選小公司。如果你有選擇權,你可以先選大公司,翅膀硬了,再跳到小公司。

看了很多答案,什麼做人做事的區別,都是扯淡。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要做人做事,做人永遠排在做事前面。剛才說了,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要看你的性格(穩健與冒險)。大公司的好處比小公司的多,但對許多人來說,大公司的門檻更高,不像題主有選擇權。

有人說,到大公司就是一個螺絲釘。好吧,即使是螺絲釘,也比小公司的螺絲釘大。再說,誰說你非要當一個螺絲釘了?你為什麼不主動學習?為什麼不主動要求輪崗?就看你有沒有那份心了。大公司輪崗和培訓的機會很多,你為什麼不主動去學習?只要你有一顆想幹事業的心,在大公司更容易找到機會。舉例說明吧:

我畢業就去了巨型公司,不好意思,直接去了最基層。大公司都會安排輪崗,我在許多崗位上都做過,熟悉了基層的各種業務流程。然後一級一級升到公司總部。後來,來到一箇中型公司,擔任了部門負責人,用了三分功力就可以運轉正常了。之所以可以這樣輕鬆,就是因為在大公司得到了鍛鍊成長。其實,我們許多同事也跳槽到了民企小企業,都是高薪挖走的。

大公司流程雖然多,但沒有阻擋你悄悄學習啊,你學習其他崗位知識,大公司是鼓勵的。我們公司叫雙向融入學習。比如,鼓勵業務人員學習財務知識,鼓勵財務人員學習業務知識,技術人員學習生產知識,生產人員學習技術知識,這樣才可以互相融合促進。只要你想學習想融合,是有許多機會的。只要你有一顆想鍛鍊自己全面能力的意識,大公司可以滿足你,並不像人們說的螺絲釘。

大公司層次高,你在大公司可能只是一個小人物,但可能負責大項目。比如,大公司一個主管,可能管理一個上億的項目。小公司一年所有項目也沒有一個億。比如,大公司會有比較尖端的技術和實踐機會。小公司往往做輔助工程,為大工程提供輔助服務。

最後說一點,大公司大平臺,你再向小公司跳槽,就有了鍍金效應。從我們同事跳槽的現象分析,許多同事也就是一個大公司的中層,但是他們經手過大項目,經歷過很尖端的技術鍛鍊,小公司想做大項目,往往希望挖到大公司的項目負責人或技術專家,來駕馭小公司接到的大項目。往往都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提職加薪的機會。反之小公司的中層想跳到大公司還是比較難的,除非你在行業裡有名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