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車和沒車的生活有多大差別?

盧廣奎


現在汽車已經步入了千家萬戶,有車和沒車的生活到底有什麼差距呢?這也是因人而異的,

比如說,對於我而言,當我買了我第一輛車的時候,確實給我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之處。

首先就是上下班方便多了,有了車以後就不用上下班高峰期擠公交車了。剛買車的那段時間,因為對車的駕駛和路段不熟悉,我每次都提前半個小時出門。下班的時候,也會選擇一條車比較少的路回家。不過也多了份擔憂。畢竟開車還是要比較小心的。

以前出去玩都是借朋友的車,還得早早就跟朋友打好招呼。自己買車之後想出去玩的話,就可以開自己的車出去,也不用擔心把朋友的車弄髒或者是剮蹭了,自己心裡也舒服多了。

有了車以後還可以幫忙接送家人朋友。前幾天我爸有事要去外地一趟,因為買的早晨的票,值機還要提前2個小時,所以我凌晨4點開車把他送到機場,以前沒車的時候,去機場叫車都不方便。

我的一些朋友都非常喜歡自駕遊,週末帶上自己的朋友們,一起去山上玩,野餐,這樣的生活也是十分悠閒的。

當然買車之後也有一些額外的開支,有些人可能是全款買的車,但還有很多人是貸款買車的。如果貸款買車,每個月要還車貸,每年要買保險,還要給車做保養,油錢也是越來越貴了。

這樣以來生活壓力自然也大了一些。沒有以前那麼自在了。

有了車以後,我覺得像多了個朋友。雖然也多了筆開銷,但他可以把你載到你要去的地方,它讓你不再有一個人走夜路的驚慌,他它讓你不管在哪裡離家多遠,一上車,就會有安全感,

冬天擼串覺得冷,上車吃啊,夏天出門覺得熱,車上有空調啊。而且開車了以後就不能喝酒,它還能幫你推脫掉幾個你不想喝的局。在我看來,有了一輛車之後,生活真的方便了不少,而且生活質量也提高了。

——END——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這樣的情況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這個問題很有感觸。

沒車,我記憶最深刻的事:

一、那時我還在上大學。我媽心疼我一個人出門求學,就給我的準備了她所能想到的所有(就算有些東西我可以在學校那邊買到)。我記得大一下學期剛好是春節過完。我媽就給我準備很多可以攜帶的年貨,說叫我拿去宿舍給室友嚐嚐。給我裝了整整的一個行李箱。我去學校的行當就是背上背個包、一個手裡提個包、另一個手拉個行李箱。我轉了五趟車。在最後到學校的時候,我的行李箱拉桿斷了。不能拉著走。由於我那時買的不是萬向輪,行李箱我只能手提著走。真的是太重了。最後手都磨出了三個血泡。唉,我當時好想有個車,直接把我送到就好了,那時候心裡就默默的埋下要買車的種子。

二、我結婚後,去老公的老家。婆婆對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很好。過完年要回上班的時候,她給我們和老公弟弟都準備了很多的臘肉、香腸、土雞、雞蛋、還有當地的特色土菜。整整的一大口袋。當時老公看了說,裝這麼多拿不走。後婆婆說,你們不要就給你弟弟(他弟弟當時有車)。當時我的感覺就是,1、婆婆以為我們瞧不起,嫌棄。2、這樣好了他弟弟。這個時候我買車的決心更大了。

有車,我記憶最深刻的事:

一、一直都想帶著父母、老公、孩子出去外面遊玩。苦於當時沒有自己的車。有車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帶他們出去看看,看著他們臉上喜悅的笑容,真的感到幸福。

二、婆婆要帶寶寶回老家處理事情。雖然我的內心有千萬的不捨,但無人照看寶寶,我也只能順從婆婆的心意。以前自己沒有車回家要六個小時。現在有車,回家也就二個半小時。在我想看和陪伴寶寶的時候,我可以很快的到達他的身邊。這讓我感到很暖心知足。


數數時光本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有車和沒車的區別,我覺得從現實的幾個方面分析:

這個是臺灣同胞返鄉謁祖時,我隨手拍的車隊照片


首先,我家是在農村,目前家裡住在一個小縣城裡,已婚,育有一娃。公司距縣裡近20公里的工業區,老家距縣城60公里,公交和班車時間室友,經常會等得吐血。如果沒有買車,上班騎著摩托車上班,不論國道車來車往的,遇到颳風下雨的,從旁邊經過一輛車時,心裡就不是滋味了。


2016年,提了一輛2017款大眾捷達,雖然只是代步車,再也不用怕冷畏雨受熱了。


其次,都說買車容易養車難,有了車自然要承擔車的費用。我每個月工資領到手4-5千,車的保險、保養、加油、日常維護等,光車的費用平均一個月就得支出一千多,相對來說是少的,跟家裡養個小孩的費用差不多。


當然,我身邊的同事每天往返縣城與公司的也沒有買車的,天天騎著電動車或者摩托車,從風裡來雨裡去,對於上班族來說,一年能省下一大筆費用。


5000-8000公里,必保養一次,為了節省費用我都在網上買機油和機濾,一次保養費用在200-300之間。


買車還是根據自己有沒有這一個需求而定,結合自己的經濟實力購車,如果是為了打腫臉,撐面子而不是從實際出發,有車也是一種負擔。


立早富隨手拍


我的親身經歷。。。。父母農民,高中時候放寒假,冬天挺冷的了,很多行李,被褥 衣服 書很多很多。。我家離學校20公里左右吧,父親騎著摩托車去接我,(其實家裡情況吧,不說買什麼好車,買輛普通的車也挺容易的)別的同學都是有車來接,行李什麼的很容易就放車裡。我的所有的東西,父親和我一件一件的往摩托車上放,幾乎就拿不了。好幾個同班同學在我們邊上看著,雖然沒有嘲笑沒有說話什麼的,但是我心裡也是特別難受。我從來也沒和父親說過。後來大二的時候,寒假裡過完年去走親戚,那天風挺大,我半開玩笑似的說,唉,買輛車多好,多方便!父親把我訓了一頓,買車幹什麼!?!又不經常開,光車保養 保險 油錢一年得多少錢,你算過嗎!!不能就因為過年走親戚就買車啊!!那時候我心裡還嘀咕,摳,父親就是摳。大三,談了個對象,又是寒假,那天晚上父親跟我聊,給你買房子吧,買了房子看看,再買輛車(我們這幾乎三線城市都算不上,放假4000左右。)我說,慌啥,不用買,等畢業再說吧。大四還沒畢業,我回家鄉這實習,放假開始漲價,父母開始著急買房了,這裡看,那裡看,終於買了107平的一套房子,這個時候房價就漲到6900了!!!父親也沒怎麼猶豫,把家裡錢湊了湊,交了首付,30多w。。父親還想買車,但錢不大夠了,他說要不去借點,買車吧,你這也該有輛車了,找個對象也有面子。我說不了吧,家裡沒錢了,等我工作攢點錢,你再幫我一點,再買車。。。到現在工作1年多了,攢了點錢。父親想現在就買車,說,你要買輛一般的車,我就給你買了,你如果想買好一點的,那就用你的工資,我再給你加一點。。。這就是我那 摳門 的父親。


我去這也被註冊了


人和人的情況不一樣,生活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生活離了車真不行,有的人生活,有沒有車真的是無所謂,我就屬於後者。

說一下本人的情況吧。

我目前結婚,有孩子。我當地人,媳婦兒當地人,孩子當地人,我媽當地人,我丈母孃和老丈人也是當地人,我們兩家大多數的親戚都和我們在一個城市住,沒有哪位親戚家是我們坐公交車到不了的,如果到不了就坐地鐵。

工作上,我和媳婦兒都在當地工作,我的工作單位離我家步行55分鐘,坐車40分鐘;我媳婦兒的工作單位距她家步行50分鐘,坐車20分鐘。即使是工作,我倆沒車也沒關係,不影響什麼。

還剩什麼需要汽車?我孩子上學?目前我孩子上幼兒園,幼兒園離家更近,步行不超過10分鐘,還需要汽車麼?小學回我那裡上,從我家到小學步行20分鐘,也不遠;初中就更近了,距我家步行大約13分鐘,都不用過馬路。即使我孩子上學,對汽車也近乎沒什麼需求。

還剩什麼?業餘生活麼?嗯,是啊。我的業餘生活比較豐富,但是,也會被加班佔據。每個月要加班兩次,一週有時能休兩天,有時能休一天,業餘時間並不算太寬裕。不過,本人交際比較廣,業餘時間也會去參加英語角,攝影活動,去圖書館聽課,去踢踢球等等,這些活動的地方沒有公交車到不了的。當然了,有時踢球的地方比較偏僻,公交車到不了,不過,我們球隊總會有人開車載著我去,因為,我是門將,位置太重要了。當然了,如果怕去晚了,無非就是打車唄。我媳婦兒和我經常休不到一起去,導致我倆經常是她帶著孩子出去溜達,沒有我。我帶著孩子出去溜達見不到她。

那麼,還剩什麼?無非就是緊急情況麼?嗯,可以告訴大家,我面臨過緊急情況,沒發現打不到車的。我媳婦兒生孩子前,凌晨1點多羊水破了,出門沒多久就打到車了,反正到了醫院隔了10多個小時之後才生下我孩子。人和人真的不一樣,不是所有孕婦羊水破了馬上就生了,有的孕婦生個孩子折騰了很長時間。

我孩子有一次凌晨1點多嘔吐,我們在家穿戴好後就帶她去了醫院,剛出門不長時間就打到車了,沒我想象得那麼困難。

再有緊急的時刻,我覺得就不是車能解決的了,而是要學會鎮靜,在緊急時刻化險為夷的能力。所以,本人的思想是:買車不如多學學應急知識。

本人學過心肺復甦術,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我的家人真的有心臟病突發的情況,我絕對不會慌張,第一時間就知道如何搶救。還有氣管異物,我也明白“海姆立克急救法”該如何使用,同時,作為一名父親,我也經常關注一些急救方面的知識,如燒燙傷,骨折等。請問,緊急的時刻還有什麼?無非就是這些了吧?我倒是覺得學了急救知識比有車更能應對危機。

除了上面這些情況外,我和我媳婦兒目前體重均超標,都應該減肥了,如果買車,無疑對我們減肥很不利。

所以,對我本人來說,買車真的沒什麼用啊!


各位,不服來辯,大家覺得我這種情況,買車有用麼?


大連的雜家


說實話我考駕照和買車都是被老婆逼的,2013年考的駕照,2016才買車慚愧。買車並不是為了裝逼,主要是圖個方便,特別在農村出行去一趟城裡要等一個多小時車來了有時看你路程短還不讓上車真的讓人氣憤,有車了自己想什麼時候走都可以,再也不怕風吹雨淋了,還有去丈母孃家再也不用排隊買票擠火車了,還有鄰居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因為那時候家裡特窮哥娶了媳婦後以為我要打光棍了所以鄰居都瞧不起這種滋味一般人是體會不到的),但我個人認為並沒有什麼優越感只不過是個代步工具而已,能有今天我必須感謝我的媳婦。不過有車之後開支也多了一筆:保養,保險呀,油費呀反正有利有弊!加油



紫氣東來83681


那我就說說我的觀點吧。


沒車的時候,出行感覺上不方便的很,本人在小縣城。

交通網絡,並沒有多發達,公交車相對慢,路程比較繞,而且,有時候擁擠的很。

後來滴滴打車火爆起來後,打個滴滴變得方便起來。

很多時候懶得搭公交了,基本都是選擇滴滴,而且滴滴司機大晚上也有在崗,覺得出門再晚也有辦法回去。


有了車之後,出行真的便利了很多。

可是,一到城市裡,就因為停車的事情煩惱。去辦個事,車停的大老遠,來回走路累,打車感覺浪費,等公交也麻煩。

除非有載熟人一起,不然一個人去那種不好停車的地方,我甚至更願意打車或者搭公交。

車有便宜和貴,

像我這種買便宜代步車的,

生活上,變化不會太大,局勢偶爾借車,或者順路載人

買豪車的就不一樣了,展現了實力。

平時沒有太多關注的人,或者有些看不起的人,

重新認識了你的實力

也算是一件爽事。


情感看單


有車和沒車區別還是挺大的。現在小車已經非常的普及,可以說平均每個家庭都有一輛車吧,雖然我沒有。。。作為九零後,已經工作兩年,第一份工作離家挺遠的,早上要開一個小時的電車去上班,剛開始不覺得有什麼,但是時間久了,感覺每天都得早起,尤其是冬天,手腳冰冷,還要挺著寒風開一個小時的電車去上班,現在想想還覺得冷(現在依然沒車,不過上班地點近多了)。夏天,開個小電驢很爽很拉風,但是很容易曬黑,而且還很熱,注意保養皮膚的人估計就不幹了,雖然比較靈活不怕堵車,但是沒有空調真的難受;冬天,更不用說了,開電動車就是受罪,戴手套手還是很冷,而且不管你怎麼保暖身上總會有幾個地方漏風(冷冷冷),如果碰到下雨天,那簡直是雪上加霜啊老鐵,披件冰冷的雨衣,被雨淋得模糊的後視鏡,一個小時的車程這時候估計已經變成兩個小時了,有時候路還很滑,一不小心連人帶車能摔出幾米遠(親眼見過),真的很扎心,冬天下班回到家基本上已經八九點,這是不加班的情況下,如果加班的話那就明天見吧。。。


沒車除了上下班不方便,還有就是平時逢年過節回家,相信很多人都是深有體會,特別是需要經常轉車的小夥伴們有感觸,其實家不遠,就是要轉好幾趟車才折騰到家,如果自己有一輛小車,省錢又省力,還有就是參加一些聚會婚禮吧,也是挺方便的,先不說面子問題,自己有車可以日夜趕路,沒車你有錢估計也不一定有車坐吧。當然,上面說的是有車的好處,有車也有煩心的地方,有車的人都知道,車是需要保養的,而且油價也在不斷飆升,這就有點煩人,有錢倒沒事,對於收入不穩定的人來說真的揪心,我一哥們買車好幾年了,每次聽他抱怨的最多就是保養油價之類的問題,還有就是停車問題,一不小心就被罰款扣分,現在車子太多了,去人多點的地方真的很難找個停車位,不過總的來說有車還是很好的,出行方便,冬不怕冷夏不怕熱,偶爾還能帶帶家人去玩,很不錯,現在的車子也不算貴,二手車更加便宜,最重要的是實用吧。好啦,以上都是個人對有車沒車最真實的體會,現在也打算要買一輛車了,準備讓我的小電驢退休,大家有什麼好車推薦一下吧(圖片無關)


型男衣學社


之前每天開個破自行車瞎逛,每天就是一直喝了睡睡了吃,要不然就是打遊戲!工作沒有壓力沒有目標賺的也少,考個駕照更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甚至父母多說兩句我都不耐煩。但是自從父母給了錢買了車之後,我發現靠我自己根本就養不起!我開始學會計算每天的收入,開始計算每天的花銷,開始反思之前的插科打諢工作是否適合我了。每天再這樣下去愛車可能會變成廢車,我本就是年輕,為什麼我不能再獨特下去呢?我本身就比身邊的同齡人有些優勢當然也有缺點,所以我換了一份能挑戰自我的工作。為的是負的起這份責任,改變之前的心境。




能把直的掰彎


我九六、去年八月份提的傑德,全款、我一半、家裡一半,因為哪時候我朋友和我說業餘時間做下滴滴還可以、然後我就回去和我爸媽說、他們很支持我,看車看了兩個月,然後車是在長沙提的,我是瀏陽的,我在廣東工作,女朋友梅州的,提車剛好帶女朋友回家了、別提哪時候多激動了,哈哈😄。家裡是農村的,帶女朋友回家騎摩托車多不好,她說她都不敢做摩托車🏍️,提了車哪時候都晚上了、車是叫我老表幫我弄的、牌都上好了,然後當天晚上就從長沙趕回家裡了,因為我女朋友說在外面住要花差不多200、那不如來拿加油、然後就聽她的、連夜趕回去了。回到一敲門給了我爸媽一個驚喜。我爸媽、姐姐、奶奶都給了我女朋友紅包、這是我們那邊的風俗習慣、第一次上門要給、一共給了4000。然後我們沖涼睡覺💤。結果第二天早上就聽到鞭炮噼裡啪啦響、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