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說動畫版《后街女孩》的演出作畫平庸,全靠原作劇情,你怎麼看?

元氣漫叔


說平庸都是客氣的了吧,這簡直就是敷衍啊,哈哈哈哈


不過我倒覺得這沒什麼。形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夠帶給你觀看的樂趣,無論它是通過劇情、人設、作畫還是其他什麼。


我覺得這牽涉到個人的觀劇的廣度和喜好問題了。那我也說一下自己在這方面的感受吧。


作為搭上90後第一班車的人,在小時候還是可以看到日本的動畫,最初的喜好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培養起來的。那時候喜歡的是美型類的人設,就是大眼睛,錐子臉。帥、酷、美。


所以很排斥非此類人設的動畫。歐美的動畫是接受不能的,南方公園什麼的,絕對不看。即使連宮崎駿的作畫風格也是不太能接受的。裡面的人物是不夠帥,不夠美的。更不要說我現在很喜歡的湯淺政明瞭(那時候給我看獸爪和乒乓我肯定一集都看不下去,不,連OP都看不下去。)


後來,看的東西多了(其實也不太多,眼界擴大了一點點吧),一種類型已經不能滿足了,你會自然而然想追求一點新的東西,無論是人設上的,劇情上的還是其他,要能夠刺激自己的(呵,男人。)


看得多了,接受度就自然而然會高一點。


這個階段,我已經對人物的造型沒有追求了,更喜歡的恰恰是在劇情上能夠吸引自己的。歐美的那些醜爆的人物造型是不在意的,那些簡單的背景和人物造型反而能讓人更加註重其他方面的東西。宮崎駿和今 敏已經成了自己心中無可替代的存在。湯淺政明也是自己新的心頭好。


再說回到《后街女孩》,惡搞類的搞笑動畫(我沒有看原著,只就現階段的動畫而言),本就不需要華麗麗的分鏡或者作畫什麼的,光是靠劇情和對話已經能夠支撐起它主要的賣點。


但是,其實它現在做的真的非常······敷衍?感覺就像是沒錢了,就放PPT一樣的畫面然後配上對白。這讓我想到今年的一部國產動畫電影——《大世界》。連貫的動作幾乎沒有,當時也有人說這是PPT配上對白。


然而對我來說,這是不影響的。


那部幾乎以一己之力完成的動畫電影在“動”之外所表達的東西要深刻得多,我是能夠接受的。


同樣的,我現在也是能夠接受《后街女孩》這樣的“演出作畫平庸,全靠原作劇情的動畫”。黑道大哥變形成女偶像這種設定,非常讓人期待。這裡面還涉及到自我身份的認知問題,外在形象和內在自我的認知偏差和矛盾。現在,動畫就是以此為笑點,其實這是一個可以深入探討的很嚴肅的議題,我希望在後續的動畫中可以看到這方面的內容。這也是我看下去的原因之一。


當然,最主要的是,好笑。


熊貓沒有黑眼圈


但是,幸運的是,這是一部搞笑作品,他更加看重的是故事內容本身而非是畫面,雖然為幾位主人公配音的妹子都是新人,但是從故事表現來看她們真的很努力了,效果也比較讓人滿意。

因為有他們的演繹,所以這部作品感覺是有血有肉,非常有看頭的,而製作組也是不負眾望的,在雖然人手有限,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盡他們的所能,選擇了一種最能展現出作品魅力的表現方式,就憑這一點,我覺得就是足夠值得大家尊敬的。

《后街女孩》是一部優秀的動畫片,他的原作非常好看,他的動畫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還能做出這樣的效果,毫無疑問,所有參與者都是值得尊敬的。


橙心社


在之前《后街女孩》這部動畫的製作人和監督的採訪中,提到了一點就是《后街女孩》的動畫絕對不是所謂的「廉價動畫」,這部動畫的製作預算並不低,而採用了近似「有聲漫畫」的表現形式,按照動畫監督今千秋和製作人的說法,是儘可能的卻還原漫畫原作的風格做成動畫,因為做漫畫改編動畫,為了讓畫面和角色動起來無論如何都要做一定程度上的改編,但是這種改編不一定就能夠與原本的作品相符,總會多多少少破壞掉原作的風味,這次的《后街女孩》就是想挑戰製作出一部完整保留原作漫畫風味神韻的動畫作品。

雖然這番話有點給自己找藉口的嫌疑,但倒也未必是給自己找藉口,實際上雖然做的被吐槽是個 PPT,但是《后街女孩》的動畫笑果非常好,當原作漫畫風味的動畫畫面配上聲優們出色的精分配音後,就會真的讓人覺得「哥仨不紅天理難容」,監督今千秋也承認自己覺得《后街女孩》這動畫有意思,是在聲優為這動畫配音之後,聲優的演技讓后街女孩三人組的心理活動得到了充分的描寫,才讓動畫變得真正好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