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堪察加棕熊(Ursus arctos piscator)生活在俄羅斯東北部的勘察加半島上,號稱是歐亞大陸體型最大的棕熊。這種棕熊一直是俄羅斯戰利品狩獵的對象(動物志注:戰利品狩獵是指以獲取獵物戰利品價值如頭骨、皮草或整個身體為目的的狩獵,區別於土著居民為獲取食物的狩獵),特別是大個體棕熊在狩獵市場很受歡迎。堪察加野生動物管理局每年簽發500張堪察加棕熊狩獵許可證,獵人需要為每張許可證支付一萬美元,這為當地政府和居民帶來了豐厚收入。那麼,巨大的堪察加棕熊體型到底有多大呢?俄國熊類專家伊萬•塞里奧金教授(Ivan V. Seryodkin)這兩年公佈了一些數據,動物志現在為大家整理一下,並與其他地方的棕熊做一下對比。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動物學家們為了解堪察加棕熊的體型,麻醉捕捉了58只熊,其中南堪察加野生動物保護區30只,克羅諾基自然保護區28只。捕到最老的熊有21歲。動物學家在夏季對這些熊進行了稱重,然後分性別、年齡段進行統計,結果如下: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南堪察加棕熊測量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中堪察加棕熊測量

南堪察加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棕熊雄性重313.7千克,雌性重185.8千克;位於中堪察加的克羅諾基自然保護區的棕熊則是雄性237.2千克,雌性135千克。兩個地區的棕熊體重均存在性二型,公熊比母熊重約70%。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兩個地區的堪察加棕熊體型存在明顯差異,南堪察加的熊比中堪察加重35%。棕熊體重與食物資源密切相關,南堪察加比中堪察加更靠近海洋,這裡的棕熊能獲取到更多鮭魚資源,動物志推測,這可能是它們能長得更大的秘訣。其他亞種也存在類似的亞種內變異,例如,生活在阿拉斯加半島的半島棕熊(Ursus arctos gyas),半島北部的種群體型就比半島南部的小一號。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動物學家給這些堪察加棕熊稱重是在夏季,這個季節棕熊“抓秋膘”才剛剛開始。到晚秋棕熊臨近冬眠前夕,體重還要增長20-30%。此外,動物學家發現,這些公熊直到10歲還沒有停止生長,僅靠這些樣本還遠遠不足以反映出公熊的生長潛力。俄國動物學家在西伯利亞的研究證實了棕熊尤其是公棕熊終生都在生長。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最大的堪察加棕熊究竟有多大呢?

動物學家這次在南堪察加捕獲的最大棕熊重410千克,捕獲於6月初;這隻熊到晚秋保守估計也要到450千克以上。稱重季節、稱重個體的年齡不同,體重可能有很大差異,1937-1946年在克羅諾基自然保護區捕獲的70多隻熊,最重的一隻285千克。1969-1976年的調查顯示,7-9歲的公熊147-187千克;最大的公熊捕自5月,18歲,重383千克。在20世紀初,最大的堪察加棕熊可達655千克。1966年秋,一具堪察加棕熊屍體被送到一家國營工廠,這具屍體不包括內臟、皮和頭就重500千克;根據專家計算,這隻熊生前可能重達685千克。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與其他亞種的比較:雄冠歐亞

動物志將幾個地區的棕熊體型歸納總結了一下,製作了一個柱形圖。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各地成年棕熊的平均體重(春、夏稱重)

可見堪察加棕熊尤其是南堪察加的棕熊,在歐亞大陸上體型首屈一指。在全世界也僅次於阿拉斯加南部的半島棕熊和科迪亞克棕熊(Ursus arctos middendorffi);南堪察加的堪察加棕熊體型甚至超過了北阿拉斯加半島的半島棕熊。

在歐亞,可能只有生活在俄羅斯遠東南部和中國東北的烏蘇裡棕熊能與堪察加棕熊一較高下。前蘇聯動物學家布羅姆利測量的最大烏蘇裡棕熊重達307千克。今天,伊萬•塞里奧金教授稱,他們已經在錫霍特-阿林保護區捕獲到了比這個更大的熊;不久將向大家公佈。錫霍特-阿林保護區現在是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的主要棲息地,體型巨大的烏蘇裡棕熊也是東北虎的勁敵。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雄冠歐亞的堪察加棕熊到底有多大?

堪察加棕熊戰利品狩獵給當地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希望和民眾能夠正確利用這筆收入,保護好龐大的堪察加棕熊,讓它們能永遠棲身於荒無人煙的堪察加半島。


參考文獻

1. Seryodkin I.V., Paczkowski J., Leacock W.B., Zhakov V.V., Nikanorov A.P., Lisitsyn D.V., 2017. Main morp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brown bears in Kamchatka and Sakhalin.

2. Seryodkin I.V., Zhakov V.V., Pachkovskiy J.,2016.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of brown bears captured for research in Kamchatka.

3. Glenn L.P., 1980. Morp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Brown Bears on the Central Alaska Peninsula.

4. Troyer W.A., and Hensel R.J., 1969. The brown bear of Kodiak Island.

5. Blanchard B.M., 1987. Size and growth patterns of the Yellowstone grizzly bea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