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書外捕春光,書中剪秀色

行香子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遠遠圍牆,隱隱茅堂。颺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書外捕春光,書中剪秀色


陽春三月天, 書外捕春光,書中剪秀色。徜徉在宋詞的百花苑裡,那些以春為題材填寫的宋詞,為我們創設了清新雋永、清純爽朗的意境。“侯館梅殘,溪橋柳細。”梅花嚴寒獨自開,是春天的信使,傳遞了春天的福音。梅花凋謝,春柳吐綠,草色遙看近卻無。乍暖還寒,初春裡還留存著冬天的影子。

“春猶淺,柳初芽,杏初花。楊柳杏花交影處,有人家。”綠柳、紅杏、粉牆黛瓦,相映成趣。詞人用白描的手法,以淡墨勾勒出耐人尋味的山村春景。

書外捕春光,書中剪秀色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滿江南。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歌樓酒旆,故故招人,權典青衫。”在這鶯歌燕舞、春暖花開時節,典當青衫換取了美酒,許是與春同醉。

“不惜貂裘換釣篷,嗟時人,誰識放翁。”陸放翁也不惜用貂皮襖,換了條漁船,一頭划進了春天的湖泊。釣翁之意不在魚,而在於山水之樂。這湖光山色真讓詞人迷戀?“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溶溶春水浸春雲,人在舟中便是仙。湖光山色千般好,山村幽壑也不差。“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春風和煦,細雨纏綿。此處,百花爭芳鬥豔,春山翠綠相迎,山鳥枝頭婉轉,這清幽的境地,怎不令人駐足觀望,吟詩填詞!

書外捕春光,書中剪秀色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紅、白、黃、綠,色澤鮮亮,濃墨重彩,潑就了一幅田園仲春畫卷。“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鶯歌燕舞,彩蝶翩躚,增添了畫面的靈動。難怪有人“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醉臥在紫藤蘿瀑布的花陰下,對酒當歌,酒不醉人,春醉人心。

桃紅柳綠,春意正濃。婉約派詞人李清照,難道她還處在《聲聲慢》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苦悶心境中嗎?她雖懷疑小舟載不動許多憂愁,但“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三杯兩盞淡酒,是不能抵禦晚來急風的,哪怕再多的酒,也只能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在這春光爛漫時節,走出茅舍,去踏青散心。春水漾漾,山雀啾啾,花香入心,也許心中的那些憂愁,會與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美好的,卻是短暫的,稍不注意,就會擦肩而過,要不怎麼會春宵一刻值千金呢?

讀宋詞不能蜻蜓點水,好詞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細細品賞,你會品出一個絢爛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