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人類目前發現已知質量最大和最小的恆星,兩者質量相差高達3271倍

恆星是宇宙中的一類天體,是能夠依靠自身的核聚變反應發光發熱,源源不斷的向宇宙空間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能量,可以看成是一個球狀等離子體。在夜晚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滿天的繁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的恆星,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恆星,太陽內部源源不斷的在發生著氫核聚變反應,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人類目前發現已知質量最大和最小的恆星,兩者質量相差高達3271倍

質量最大和最小恆星

所以,一顆天體能不能成為恆星,關鍵是內部能不能發生“核聚變反應”,當然首先需要是一顆氣態天體,向地球那樣的固態天體是不可能成為恆星的。氣態天體要發生核聚變反應,那就需要一定的體積和質量,關鍵是質量,當達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在天體內部的氣體會由於巨大的壓力和溫度,從而發生核聚變反應。

人類目前發現已知質量最大和最小的恆星,兩者質量相差高達3271倍

仰望星空

太陽的質量是1.989乘以10的30次方千克,是我們地球質量的33萬倍,這樣的質量足以使太陽內部發生核聚變反應,從而發光發熱使得太陽稱為恆星中的一顆黃矮星。當然,在宇宙中太陽的質量並不突出,還有很多的恆星質量都比太陽要大,一般來說我們把質量比太陽大8倍以上的恆星,稱為大質量恆星,比如恆星天鵝座KY是25倍太陽質量,恆星海山二是150倍太陽質量。

人類目前發現已知質量最大和最小的恆星,兩者質量相差高達3271倍

R136a1恆星

那麼,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恆星有多大呢?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顆位於大麥哲倫星系的蜘蛛星雲中的恆星,屬於R136超星團,這顆恆星被命名為R136a1恆星,據推算該恆星的質量為太陽質量的265倍,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恆星當中質量最大的恆星。不僅如此,R136a1恆星還是目前已知的恆星當中已知最明亮的恆星,是太陽光度的870萬倍,它在5秒鐘時間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一年釋放的能量。

人類目前發現已知質量最大和最小的恆星,兩者質量相差高達3271倍

大麥哲倫星系

R136a1恆星是目前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那麼質量最小的恆星有多小呢?我們知道,恆星不可能質量無限小,因為必須要有一定的質量,才能維持體內的核聚變反應,這個極限質量大約是要達到太陽質量的0.07倍。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迄今為止質量最小的恆星,命名為EBLM J0555-57Ab恆星,這顆恆星的質量大約只有太陽質量的0.081倍,是一顆紅矮星,剛剛大於極限質量,如果這顆恆星在小一點,就可能會熄滅了。

人類目前發現已知質量最大和最小的恆星,兩者質量相差高達3271倍

最小恆星EBLM J0555-57Ab和木星對比

質量最大恆星R136a1大約是質量最小恆星EBLM J0555-57Ab的3271倍,兩者的差距真是巨大呀。那麼是不是質量最大恆星各方面都比質量最小恆星優越呢?其實不然,起碼在“生命長度”方面,最小恆星要長的多,如果我們把天體也看成是有生命的,那麼在宇宙中有一條定律:“質量越大壽命越短,質量越小壽命約長”,恆星R136a1由於釋放的能量巨大,所以也在快速的損失自身質量,可能只有幾百萬年生命,而最小恆星可能可以和宇宙的生命一樣長。

人類目前發現已知質量最大和最小的恆星,兩者質量相差高達3271倍

紅矮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