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靜,是一個人最深的歷練

靜,是一個人最深的歷練

靜,是一個人最深的歷練

文 | 十點君 · 主播 | 毛欣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女神俞飛鴻又上了一次熱門話題。

這兩天,她前幾年參加竇文濤《鏘鏘三人行》的訪談被人重新翻了出來,引發了爭議。

節目裡,她和兩位男性文人竇文濤和馮唐,討論婚姻、年齡等話題,其中不乏金句。

自始至終,俞飛鴻都端坐在那,說話也輕聲細語。但就是這樣表面上的文文靜靜,卻有種不動聲色的力量。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十點君很喜歡一句話,每臨大事有靜氣。

這樣的人面對紛繁的世界,能夠始終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從容做自己;情雖多,但心不亂,始終認清人生的方向。

我們如何能夠獲得這種從容寧靜的力量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閱讀人物故事。

在被成名弄得心浮躁,不知該如何選擇未來時,俞飛鴻回家看書,看各種各樣的人物傳記。

一個人看了越多別人的生活,對於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會越清晰。對於世情世態,人生選擇,就會更有見識。

其實,十點君也特別喜歡讀人物傳記。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無法在生活中與各類智者打交道。但在書裡,我可以與未曾謀面的他們交流。

今天給各位推薦一個公眾號——十點人物誌,專注記錄有趣、有智慧、有閱歷的人物故事。

每天一個人物故事

10天讀一本人物傳記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俞飛鴻:安靜,是一種力量

有人覺得,靜是一種軟弱,殊不知靜水潛流,以靜制動,最偉岸的力量,往往就蘊含在平靜無瀾之下。

俞飛鴻就是這樣一個平靜外表下,蘊藏著深厚功力的女子。

她是杭州人,出身好,爸爸是清華大學高材生,媽媽畢業於浙江工業大學。從小就是標緻的江南女子,長得漂亮,街坊鄰居眼裡的洋娃娃。

在很多時候,俞飛鴻其實大可用美麗的特權,讓自己的路走得更加輕鬆。但她卻牢牢記住了父親的一句忠告:“你一定要讓內在變得飽滿,切勿做一個繡花枕頭稻草包。”

這句話,足足影響了俞飛鴻一生。不要毫無靈魂的文靜,要平靜而有力。

於是她嘗試生命的各種可能性,不斷拓寬人生的邊界,在不同經歷中增強自己的底蘊。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因為優秀的英語和出眾的表演素養,大學還沒畢業,就被邀請去美國好萊塢參演電影《喜福會》,本該星途璀璨,卻出人意料,畢業後留校當起了老師。

拿了鐵飯碗也不“安分”,後來又去美國留學。她總擔心,優渥的家境和良好的教育,更有美貌加持,一路走得太順了。她要把自己完全拋向陌生的環境,沒有任何人的幫助,去獨自成長。

我如果一直留在學校裡,什麼風浪也沒有經歷過,只是學會了照本宣科,那我又如何去教別人呢?

回國後演了電視劇《牽手》,讓俞飛鴻在90年代末就紅遍了全國。那時候中國電視劇剛剛市場化,演員的錢太好賺了。

但面對潮流,她主動把自己置身局外,只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清醒而警覺。她開始經營內心,琢磨著什麼樣的日子,什麼樣的狀態,才是真正喜歡的。

俞飛鴻退掉片約,回家看書,看各種各樣的人物傳記,每天靜下心來聆聽心裡真實的想法。在歷史、哲學裡,去探究別樣的道理。

此後十多年,她都是間歇式地出現在觀眾面前,接戲有一搭沒一搭,刻意與大家保持一定的距離。有人提醒她說:“你這樣遲早會被觀眾遺忘的。”

她卻說:“沒人需要一輩子被人記住。”

大浪淘沙,留下來的才是真金。

如今,許多同時代的女星早已淡出視野,但就是這個被人說“遲早被遺忘”的俞飛鴻,卻還能和許知遠、竇文濤這類知識分子坐而論道,見識和涵養一點都不落下風。

就這樣靜靜的,散發著無聲的力量,高貴而優雅,使俞飛鴻成為這個年代中令人欽羨的不老女神。

長按下方識別二維碼

解密俞飛鴻的女神進化史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李健:堅定從容,是一個人最好的狀態

如果說俞飛鴻是一開始就與喧囂保持距離,那麼李健的厲害之處在於,在喧囂中走一遭,仍能獨善其身。

爆紅後的李健,做的第一件事,是消失。

《我是歌手》結束之後,是收穫名利的黃金期,別人都趁熱打鐵,他卻趁著別的工作機會,出國度假了。

在外面待了一個月才回來,然後就悶頭做唱片,平時就在家喝茶、聽歌、看書,拒絕了大部分活動和採訪。

少有的採訪,他也希望每個訪問都有質量和意義,如果大家都問同樣的問題,他會反問“為什麼”。

為什麼?像在問別人,也是在審問自己的內心。

靜下心來聽心聲,不是被喧囂和慾望驅趕著跑。這是理智,也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李健的靜,是一種因理智而來的大智慧。他從不自詡為明星,自始至終,他都是一個創作者。而一個創作者,就應該讓自己遠離熱鬧中心,主動地“被邊緣化”。

在他眼中,學會拒絕是一種幸運。因為人一旦成名,屬於自己的時間會越來越少。但創作者只有長時間地在自我世界中思索,才能形成自己的藝術思考力,作品才真正經得起他人和時間的推敲。

李健處變不驚,名利未來時,他不慌,名利來時,他平靜。

他也曾經歷過漫長的蟄伏期。從“水木年華”組合離開之後,他沉寂了整整八年,28歲到36歲,這段人生的黃金時期,他一直不溫不火,換作他人或許早熬不住了。

一次馬東問他,那段時間就不焦慮嗎?

答曰:“完全沒有,每當我有創作靈感,這些煩惱就都忘了。而且,在所謂最不行的時候,我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

他總是維持清醒的理智:“別覺得自己那麼渺小,也別覺得自己那麼偉大。”

理智平和、心靜篤定的人,人生總是走得更踏實而堅定。

長按下方識別二維碼

品味李健的生活智慧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葉嘉瑩:把一件事做了一輩子

94歲,葉嘉瑩把畢生1857萬元財產,全部捐給了南開大學,用於設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

94歲,葉嘉瑩的一生,就只做了一件事:把中國古典詩歌傳承下去。

她是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曾在臺灣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名校任教,著有《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唐宋詞名家論稿》《迦陵論詞叢稿》等著作。

作為詩詞研究泰斗,葉先生默默耕耘70餘年,從未間斷,傾心盡力,桃李滿天下,將中國古典詩詞和文化的火種播佈於世。

一生只做一件事,這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必須是心極為靜的人,才有這個耐性,甘願沉得下心來。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她17歲考入輔仁大學,追隨詩詞名家顧隨學習古典詩詞。每次上課“心追手寫,希望能把先生所說的話一字不漏地記載下來”,積成八大本筆記和十餘冊活頁記錄。

後來,這些筆記跟隨葉嘉瑩輾轉幾十年,從大陸到臺灣再到北美,即使在最危難的時候,筆記本也隨身攜帶。

教書間隙,她編寫《杜甫秋興八首集說》,當時沒有複印機、打印機,葉嘉瑩就在大熱天,每天擠公交去找書,一個圖書館接著一個圖書館地跑,找到那些版本較好的書,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摘抄下來。

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高溫難耐的臺灣夏天,她就這樣整整跑了幾個暑假。所謂“心靜自然涼”,沒有靜心和耐心,怎麼可能堅持得下來?

因為在臺灣大學教學出色,她被派去美國交流,教外國人學中國古典詩詞。到了美國,對方要求必須用英文講課。

用英語講中國古典詩詞,這實在太艱難了。葉嘉瑩寄居在同事的地下室,一字一句查英文字典,備課到深夜兩點。第二天,就用蹩腳的英語去給學生講詩詞。

漸漸地,選中國古典詩詞的外國學生,從原來的十幾人,增長到了後來的六七十人。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在海外教書多年,有一天,葉嘉瑩讀到杜甫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時,突然沉默,然後做出了一個決定:“我要回國,我要把自己一生交給詩詞。”

1979年,當她坐上返回大陸的飛機,已經54歲了。隨後幾十年裡,她把家安在了南開大學,每年一半時間在中國教書、開講座,一半時間在加拿大做研究。

九十多歲高齡,本該在家含飴弄孫。而葉嘉瑩卻隻身一人,八方皆講堂。只要她站上講臺,總是精神奕奕。

教書七十餘年,葉嘉瑩每天凌晨2點半上床睡覺,6點半準時起床看書。很多人都說她應該歇一歇安度晚年,她只說了一句:

中國古典詩詞,這麼好的東西不講,我上對不起古人,下對不起青年。

她的女兒趙言慧說:“我母親一輩子都在和古詩詞談戀愛。”

葉嘉瑩一生,見證了中國過去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也因此多遭坎坷,但任憑身世浮沉,惟有詩詞這件事,能讓她靜下心、耐下性子,仔細研磨,就這樣做了一輩子。

由耐心中取靜,才能做到了不起的事。

長按下方識別二維碼

品味葉嘉瑩的詩詞人生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看完這三個人物故事,十點君深深覺得,那些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是靜而不爭,篤定從容的。

如此,才能在浮躁紛繁的社會,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我們常常能從名人身上得到很多啟發,因此十點君創建了一個專門“讀人”的公眾號——十點人物誌

。專注記錄有趣、有智慧、有閱歷的人物故事。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背景音樂-

Robin Spielberg 《Send Me a Letter》

-主播-

毛欣,十點讀書籤約主播。寧波交通廣播文化節目主持人,剛剛起步的簡書作者。神奇的人生總有驚喜。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静,是一个人最深的历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