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文丨君君

坦白说,刚开始看美剧《我们这一天》的时候,我的感受同网上之于其如潮的好评是有出入的。

这部剧最近真的火,很多人说它不仅是碗人人都愿意喝下的美味鸡汤,而且“很有现实的味道”。但我开始在那部剧里看到的是:主角们中,父亲爱妻顾家、母亲漂亮贤惠,孩子们相亲相爱、连半路杀出来的一位胖绅士,都是乐观大方,强大无比。剧里的爱情永远都真诚靠谱、夫妻们永远相敬如宾、亲子关系永远智慧和谐。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总之,十二分的满足着鸡汤该有的人设。它或许也真的感人,但论“贴近现实”,我不敢苟同——起码在看头几集的时候。

人一生几乎大半的苦难纠结都来自于和身边人或深或浅的摩擦和碰撞。怎么可能都那么“充满爱”?

直到第一季最后一集,完全出乎人意料的大反转全数上演,我才有点真正领悟到这部2016年刚上映之初,就为NBC创造了十年以来周二晚的最高收视纪录、豆瓣五万人参与评价,评分高达9.5的生活剧之高级灵魂。

1

那位“完美”的丈夫和父亲杰克,不是真的如此完美,他也有原生家庭种在他身上的困扰,他也有赌博甚至试图盗窃的黑历史,他也有过火的嫉妒心和控制欲,而最糟糕的,莫过于他无法停止酗酒;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母亲瑞贝卡爱丈夫,也爱为她制造出成吨麻烦的三个孩子,但其实之前她也恐惧孩子的到来,甚至一直憎恶着家庭主妇的身份,她对兰德隐瞒他生父的情况,整整36年;

被领养的黑人弟弟兰德,受困于黑人和被领养的复杂身份,中年危机引发自我认知失调,工作不顺、家庭的责任还有终于相见却濒临死亡的亲生父亲带来的压力,都将苛求完美的自己搞到崩溃搞到失明。

剧里的爱情,也不是永远贴心且真诚,它们也是一半火一半冰,一段甜一段咸。温馨甜腻里夹杂着锋芒和危机。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剧里的人物的确是跟我们一样,不论最终活成什么样,那个过程都不舒坦。

比如光鲜亮丽的弟弟凯文,被冷落的孤独感甚至令他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剧里那位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弟弟凯文,有漂亮至极的外表、完美的身材,以及演员职业。常常两三年美女在怀,对着朝阳的落地窗,从大白软床上惬意地醒来。

他是三个孩子里最最爱父亲的那一个,但却是三个里最不被关注的一个。

小时候在游泳池里差点溺死,小小的他挥舞着手臂,希望父母能来救他,然而终究是什么也没有,只能挣扎着拼命自救。当他终于从水中爬起,惊魂未定,看着周遭的世界,父亲在安慰因为胖而被其他女孩嘲笑的凯特,母亲在向其他黑人妈妈了解怎么照顾兰德,没有人注意到他,刚才那窒息的一刻开始在他的脑海里变得有些梦幻,只是他的呼吸还在喘,只是他的心跳还快得不行。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再比如妹妹凯特因为太胖被边缘化的自卑感。追求凯特的男人真正就是众少女千呼万唤始不来的“好男人”,乐观、幽默、聪明、以及挚爱凯特,人家在“发现女友的美,并全力以赴棒她展现美”这一道路上,走的花样百出真诚感人,连求婚都没落俗套。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但凯特,爱着这男人又迟迟不愿意回应他的爱。凯特前半生都没有瘦过,从小胖到大,从小被人笑到大。健身房里,自己的跑步机旁,永远有那些腰围60的翘臀姑娘走来走去,那是胖子们看一眼都觉得撕心裂肺的痛苦感受,那么完美的身体,近在眼前,却永远长不到自己身上;减肥班里,听着105磅的姑娘声泪俱下地哭诉着镜子前的自己腰上那圈惨不忍睹的肉,压在嗓子里的怒气简直能把那“作女”撕成渣。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我们看剧,哭也要笑也好,之所以感触,是因为共鸣,之所以共鸣,是因为我们这一天,过得滋味都一样。

2

似乎总是这样的,总是有点啥,又总是缺点啥。之前不论夏热冬冷,早晨七点都要准时爬起挤地铁上班,那个时候老梦想不用只苦等周末,早上都可以睡到自然醒,也不怕被失业。谁知道后来真过起了不坐班的日子,有了自然醒的自由,但估错了自然醒的时间,早上仍旧是七八点起床,在家里一天坐就是六七天,除了开门拿外卖,好像外头的空气都闻不见一口。

从之前的厌烦和人打交道,到现在的只想和人打交道。

从之前的疲劳焦虑,到现在的沉闷抑郁。日子倒是过成了以前期盼的样子,就是缺了以为好的幸福感和乐趣。

索幸这种“怎么活都不舒坦”的病,不是单之于我或你,又或是剧本里的几个戏剧性人物,我们都是这样的,人都是这样的,二十七八恨嫁,三十五六悔嫁;穷的时候愁钱,富的时候想快乐......

3

剧里凯文有次用一幅画给兰德的两个小女儿讲人生:“我们都是一体的。就算一个人死了,不代表画中没有他们的位置。没有死亡,没有单独的你或我,或者他们,我们都是一体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这幅画,这就是我们。”

每个人都沾染了其他人的颜色。

扮演兰德的Sterling K Brown说:“这个剧告诉每个人,有一些事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也有些事是我们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当你发现你不是一个人的时候,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安慰。”

不懂享受生活,看不到生活的闪光之处,不懂享受生活的人本身就是可怜的,不论是条件环境,焦虑和抑郁一直才是最折磨人的核心,生活很苦这个道理确实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但所幸,这世界从来不是谁一个人的世界,生活也从来不是谁一个人的生活,人跟人之间有无数的纽带和链接,共幸福,共悲情,只不过时间阶段上稍有差池罢了。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里》说:一旦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肤浅和空洞的本质、他人观点的狭隘性、他人感情的琐碎无聊、他人想法的荒缪乖张,以及他人错误的防不胜防,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大脑中进行的一切活动变得漠不关心。

而之于别人,我们也是“他人”,其实只要想明白大家过的都不百分如意,就能鼓起勇气再与生活斗一波吧。

美国现实家庭伦理剧——我们这一天, 怎么活都不舒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