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棒!2018年上半年武江區徵拆交地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棒!2018年上半年武江區徵拆交地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保利綜合體項目已全面完成徵拆交地

北江航道“5改3”項目

一期用地交地全面完成

韶州文化廣場項目交地396畝

行政服務中心周邊完成交地200畝

……

2018年上半年

武江區徵拆交地工作

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棒!2018年上半年武江区征拆交地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徵拆工作素有“天下第一難事”之稱。隨著芙蓉新城建設的提速,武江區的徵拆任務越來越緊迫,壓力越來越大。經過反覆摸索和總結,武江區委、區政府決定成立區、鎮、村三級聯合的徵拆小組,並在徵拆小組中建立臨時黨支部,在今年3月16日啟動的“徵拆”大會戰中高舉黨建旗幟,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帶頭示範作用,攻堅克難、化短板為優勢,使徵拆問題迎刃而解。

攻堅克難: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

“村組織是黨的政策、方針的最終貫徹者與執行者,因而村級黨組織是否堅強有力尤為關鍵。”下胡村支部書記胡愛元對此頗有心得。

據悉,下胡村以前的黨支部組織渙散,黨員幹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強。隨著徵拆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各種矛盾糾紛逐步顯現......這一切讓徵拆工作陷入重重困難之中。

棒!2018年上半年武江区征拆交地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工作人員一線瞭解實際情況,商議推進徵拆工作。林卓偉 攝

為促進徵拆交地工作,加快推進芙蓉新城建設步伐,2018年春節過後,芙蓉新區管委會和武江區迅速組織開展芙蓉新城徵拆“大會戰”,成立了“大會戰”指揮部,指揮部下設攻堅組,統籌安排、協調推進,全力推進徵拆交地工作。

與此同時,他們成立芙蓉新區徵拆攻堅臨時黨總支部,黨總支部下設芙蓉村攻堅組、西聯村攻堅組、車頭(赤水)村攻堅組、下胡村攻堅組等四個臨時黨支部,並由掛點區領導兼任所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臨時黨(總)支部成立以來,有效增強了徵拆隊伍的向心力、執行力和戰鬥力,切實引導黨員徵拆戶示範帶動,有效發揮了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

下胡村在加強黨支部建設後,工作面貌煥然一新。在徵拆交地“大會戰”中,黨支部團結帶領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斷推進徵拆工作深入發展。“支委是前沿陣地上的指揮所,每個黨員就是戰鬥在徵地拆遷中的戰士。”胡愛元說道。在工作中,有些村民對安置政策持懷疑態度,始終不肯同意徵拆。徵拆工作黨支部便輪番做思想工作、耐心細緻地解釋政策,直到村民理解、同意為止。

模範帶頭: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站在車頭村村委大門口,只見四周都是開闊地。“北江航道‘5改3’項目一期用地交地已經全面完成,原來這周圍可都是密密麻麻的住宅區。”車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興昌自豪地說。

劉興昌告訴記者,在今年的徵拆交地“大會戰”中,基層黨員和村委幹部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印象最深的就是何告化這個老黨員。何告化已經80多歲了,出於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他聽聞芙蓉新城建設需要徵拆後,二話不說就簽字同意了。“建設芙蓉新城是我市的大事,也是有利於百姓的好事,作為一名黨員應該支持。”對於賠償要求,他只說按政策辦就行。

棒!2018年上半年武江区征拆交地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北江航道“5改3”拆違現場。張偉傑 攝

據介紹,車頭村成立了黨員攻堅小組,黨員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人人爭當徵拆排頭兵。黨員的帶頭作用體現在“一管三帶”。“一管”即黨員管好自己,要帶頭宣傳政策,帶頭丈量房子,帶頭拆房子,帶頭搬進新居。“三帶”即帶好自己家庭,帶好親友,帶好鄰居,還要普及群眾,全面做通工作,告訴村民們為什麼要做徵拆,徵拆好處是什麼,要宣傳到每家每戶,做到家喻戶曉。

棒!2018年上半年武江区征拆交地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北江航道“5改3”項目建設現場。

徵拆工作開啟以後,基層黨員發揮連續作戰的精神,積極投身於徵拆工作中,全面開啟“白+黑”“5+2”工作模式,力爭早日完成徵拆任務。

漂亮答卷:是成績更是鼓勵和鞭策

在武廣高鐵韶關站旁,有一排排充滿嶺南風情的連棟“別墅”特別引人注目。頗為氣派的大門門楣上3個鎦金“赤水村”顯示,這是武江區西聯鎮的赤水村。

棒!2018年上半年武江区征拆交地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芙蓉安置新村。

今年3至6月,芙蓉新城重點項目徵拆交地取得重大突破:保利綜合體項目面積104畝,5月3日上午,西聯攻堅組對項目範圍最後兩座村民房屋進行拆除,保利綜合體項目已全面完成徵拆交地;北江航道“5改3”項目全面交地,共完成房屋拆遷約5.5萬平方米,交地面積619畝;韶州文化廣場項目用地總面積396畝,涉及下胡村89戶村民房屋急需拆遷,下胡攻堅組僅用時3個多月就全面完成89戶村民的拆遷協議簽訂工作,拆除房屋面積7萬平方米;行政服務中心周邊完成交地200畝,拆除房屋7000平方米,墳墓遷移近300座,目前地塊綠化提升正在施工;芙蓉舊村整體拆遷如期推進,現已基本完成東衝村小組、石灰窯頭村小組、鄺屋村小組等三個村小組整體拆遷;赤水舊村莊全部完成拆除,周邊地塊已完成清表,除赤水村委辦公樓外,共拆除房屋6.1萬平方米。另外公園綠地、市政道路等項目徵拆交地工作也有不同程度的進展,上半年的徵拆任務已經如期完成。

保障利益:讓百姓生活與新城發展同步

黨員幹部以身作則衝在徵拆的第一線,既確保了徵拆的進度,同時也讓村民看到了推進徵拆、加快新城建設的決心。

劉興昌告訴記者,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黨員幹部作風雷厲風行,工作認真細緻,在推進徵拆工作的過程中始終維護好村民的合法權益。對於徵地賠償,劉興昌表示一定要公平、公正地對待,該享受的政策,條件符合的村民都能享受到,不能讓老實人吃虧。

為了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下胡村將徵拆的補償標準定期公佈,在做到和諧徵拆的基礎上實現陽光徵拆。

當村民有現實問題造成賠償不公時,徵拆工作組也會據實為村民爭取利益,村民駱亞祥就是這種情況。該村民四兄弟十幾口人都居住在一幢樓房裡,頂樓也搭建了鐵皮房作為居住的房間。按要求,這樣的簡陋房間不能算進安置補償的面積中。駱亞祥一家因而不同意徵拆。徵拆工作組調查瞭解情況後,徵拆工作組同意把鐵皮房面積的一半折算進補償安置房面積中,緩解了該村民住房不足的實際困難,使徵拆工作順利推進。

西聯村村民王瑜瓊告訴記者,徵地拆遷後村民變成了市民,鄉村變成了城區,雖然對一些年紀較大的人來說,有點不太適應,但對大多數人來說,生活正在越變越好。村裡有些集體收入,可以為村民提供更好的福利。此外,掙錢的機會也更多,開個商店,擺個攤檔,都比原來在家耕幾畝田要好得多。

黨員幹部徵拆是為新城發展,是為百姓謀福!目前,這種看法已經成為芙蓉新城所在村村民的一種共識。正是這種共識,建立起了村民對政府的充分信任。

“現在自願徵拆的村民越來越多,徵拆推進也更快了。我們村的安置房雖然還沒有完全建起來,村民徵拆後需要先搬到其它地方居住,安置房建好後才能遷入新居,以後還面臨著二次搬遷的問題,但是很多村民還是選擇支持徵拆工作,為新城建設騰地。”下胡村支部書記胡愛元說。

棒!2018年上半年武江区征拆交地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作者:韶關日報記者 王建喜 袁少華 特約記者 林卓偉

照片由韶關日報社提供(除署名外)

棒!2018年上半年武江区征拆交地向全市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