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乙肝抗病毒治療,多久可以停藥?

乙肝抗病毒治療停藥,可以從兩個藥物來回答。一類是核苷和核苷酸類藥物,一類是干擾素。

核苷、核苷酸類藥物和干擾素各有優缺點,各有自己的特點。

1、核苷類藥物

核苷類藥物服用比較方便,口服,而且副作用相對來說比較少,病人的接受度比較高。基本上都是一天一片,服用比較方便。但是核苷類藥物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長期服用。有些病人自行停藥,會引起一些病情的反覆,甚至導致病情加重。病人千萬不能自己自行停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來服用藥物。

核苷類藥物的停藥的時間,現在國內和國外的指南有一些相應的推薦意見,要分成不同的情況。

一般的情況下,可能至少要達到一些肝功的正常,出現DNA病毒學檢測不到,有些會出現e抗原的轉陰等等,甚至有一些需要表面抗原的陰轉。停藥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內容,最好還是要徵求專科醫生的意見。

但是總的療程來說的話,可能相對來說要長一些,一般都需要幾年以上。對於e抗原陽性的病人,可能一般要4年以上,甚至更長的時間,而且出現了e抗原的血清學轉換;e抗原陰性的病人可能需要的時間更長一些。但是不管怎麼說,可能就是即使達到這些標準,目前的建議也是要延長療程能夠減少復發。就是說雖然達到這個療程,還是要儘可能的延長治療時間。這樣才能夠減少病情的反跳,或者出現病情的反覆。

總的來說,一定要在有經驗的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來服用核苷或者核苷酸類藥物。治療時間的話,至少一般需要3-5年的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比如e抗原陽性的病人,大三陽變成小三陽,肝功也正常,病毒也檢測不到,療程達到3-5年的時間,可以在有經驗的醫生的指導下停藥,但是也要注意,停藥以後也要注意密切的觀察。

乙肝抗病毒治療,多久可以停藥?

2、干擾素

干擾素副作用要大一點,它不是口服,它是肌注,使用起來要麻煩一點,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副作用要多一些。可能有些病人會有發熱、體重下降、骨髓抑制、白細胞下降、血小板下降,還有一些出現精神的症狀,脫髮等等,副作用比較多。一般的話就是在頭一兩個月可能副反應比較多一些。有的病人對於發熱,慢慢就耐受了,(反應)可能會小一些,但是後期也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症狀,一些其他的也要去複查。所以干擾素治療的複查的間隔可能也要更短一些,不像核苷類藥物。干擾素治療期間可能每個月都需要來進行復查。

干擾素的治療時間也不是固定的。我們一般要一邊治療,一邊評估,比如說治療三個月或者半年,評估一下,看看有沒有出現e抗原的下降,或者e抗原的轉換,或者表面抗原定量的下降,包括他DNA的下降的程度,還有轉氨酶、膽紅素變化的情況。所以要3-6個月要評估一下,看看是不是還需要繼續進行治療。

如果治療有效,可以接著治療到1年,有些病人,一般的我們說治療48周,就是一年的時間。但有些病人根據情況,表面抗原繼續下降的話,還可以甚至延長到一年半,甚至更長的時間。

所以,干擾素不是長期來應用,它有一個固定的療程。療程的話,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可能有不同的時間。

更多肝膽資訊,免費諮詢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公益行動”微信公眾號!

乙肝抗病毒治療,多久可以停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