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 關注秦朔朋友圈
  •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063篇原創首發文章

沸沸揚揚的中興通訊被禁事件反反覆覆,至今還是沒有最終結局。

6月12日,美國商務部網站掛出了中興解禁協議的具體內容:包括支付10億美金罰款和4億美金保證金,在30天內更換全部董事會成員以及聘請美國商務部挑選的合規團隊對企業進行為期10年監督等。對於中興來說:和解方案的14億美金,加上去年支付的8.92億美元罰金,光是罰款就有22.92億美金,接近中興通訊2017年淨利潤的3倍。兩個多月來,中興通訊大部分生產線停產的損失、股票跌停帶來的市值蒸發,以及接下來管理層更換、商譽受損等所帶來的發展的不確定性,中興通訊真的是代價慘痛。更可怕的是,這次和解僅僅只是之前處罰的暫停,未來10年美國隨時有權利重新激活禁令。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我們心痛的不僅僅是這麼一家曾經非常優秀企業正面臨著災難卻束手無策,更擔憂的是它反映出來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危機。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原來落後真的要捱打

禁令一公佈,中興離開美國零部件的供應只能停產。無論是網絡設備還是智能手機,其中最為核心的零部件都依賴於美國供應商,而且國內沒有可替代的產品。

我們有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但缺乏“核芯”產品設計、製造和生產的能力。Gartner發佈的2017年全球半導體排行榜前十名的企業中,沒有一家是中國公司。我們做的較好的領域,比如說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全球排名第五,但其全年營業收入僅是臺積電的十分之一;在技術上臺積電已經掌握了7nm工藝,而中芯國際還在苦苦提升28nm工藝的良率,距離突破14nm工藝還需要一些時間。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華為海思在國際上一展頭角,但僅能實現華為製造的自給自足。在存儲芯片、服務器、個人電腦、可編程邏輯設備等領域,我們國產芯片自給率幾乎為0。

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市場,國產芯片供給率不到10%,對進口芯片依賴之大不言而喻。中興通訊的現實告訴我們,落後導致依賴,依賴就可能捱打。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 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芯片佔有率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被禁是偶然,或許也是必然

也許有人會說中興被打是偶然。如果不是中興違規突破了美國的法律,也不至於有如此慘淡的結局。但是翻看下美國的歷史,為了縮小巨大貿易逆差以及保護高技術產業、知識產權等美國利益,貿易戰一直是它的重要手段。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是美國對抗蘇聯的重要盟友,結果其快速增長的經濟實力給美國帶來了壓力。當時的美國政府以美日巨大貿易逆差為由,對日本開展了超級301調查,最後逼迫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同意日元兌美元大幅升值,後續的連鎖反應給日本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

今天的中美貿易狀況與當年的美日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都與美國有著鉅額貿易逆差,對美國有明顯依賴,且經濟總量和發展勢頭直逼美國。

我們的芯片進口對美國高度依賴,以芯片為基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又是被美國列為主要競爭防備對象。類中興事件可能還會出現。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集成電路保衛戰戰況如何?

中興事件激起了全國加速發展集成電路的決心。如果說2018年以前,集成電路產業投資是國家的事兒的話,今年以來,特別是近期,包括互聯網巨頭、家電巨頭、風險投資在內的各路資本紛紛加大了對國內芯片產業的投資力度。一方面,投資集成電路似乎變成了一種愛國行為;另一方面,很多企業都是芯片使用大戶,中興事件讓他們看到了巨大的危機。

“前幾年我們去看芯片項目時,很少有人問津,甚至經常有投資人‘跳票’。這兩年,特別是今年以來,大家開始瘋搶芯片項目,比如現在很熱的AI芯片領域,商湯科技、寒武紀等AI芯片公司今年以來已經進行了多輪融資,而且估值很高。”

原來普遍認為集成電路產業投資高、研發長、見效慢,社會資本不願涉足。現在看,國內電子產業發展如手機等對集成電路產品需求成倍增長,國家大基金帶動下產業生態在不斷完善。中興事件猶如一個引爆點,激起了各路資本投資集成電路的熱情和希望。幾乎每隔幾天就有集成電路產業投資的大新聞。

可以說國家引導、社會各路資本參與的集成電路投資處處開花。一場集成電路保衛戰的擂鼓在中興事件的催動下已經敲響。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與供需情況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期待勝利的集結號響起

要打勝仗,策略和糧草一個都不能少。

從策略上看,主要是要明確主攻方向。目前美國在集成電路產業上幾乎是處於全方位領先,特別是擁有眾多的專利和行業標準。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部分歐洲國家等領先優勢也較為明顯。儘管有人認為摩爾定律接近物理界限,集成電路技術整體進步速度放緩,但對於落後較多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來說,要全面趕超發達水平還是一個短期內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必須要找到主攻方向並集中力量突破,從而在局部取得優勢、換取對話權。

筆者認為兩個方向或是可以考慮的。一個是解決卡脖子問題,一個是解決通用高端產品短缺問題。

所謂卡脖子問題就是對外依賴度極高,對產業發展約束大的問題。比如說高純的拋光漿料以及光刻機、拋光機等材料和設備。這些材料和設備是晶圓製造中最為重要的條件之一,目前基本靠進口且耗資巨大。

所謂通用高端產品短缺問題指的是大規模、大批量產品都需要用到的高端芯片國內空白問題。比如說智能手機芯片以及未來可能大批量使用的人工智能、物聯網芯片等。與產品和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的研發和生產才能更快地實現突破和產業化。《中國製造2025》報告提出:到2020年中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這也客觀要求了我們的集成電路突破方向要面向大市場,大需求。

從糧草看,主要是資金人才

資金不僅要充足還要有效率。2014年國家成立大基金後,截至2017年底,共投資49家企業,累計有效決策投資67個項目,累計項目實際出資818億元。根據IC Insights的研究報告,2017年全球半導體公司研發投入連續兩年都在前十的公司有英特爾、高通、海力士等。其中英特爾投入最多,2017年研發費用達130億美金,排名第十的海力士也有17億美金。這麼看,我們資金投入體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效率主要指資金投入對產出的貢獻。儘管我們的擂鼓已響,集成電路投資熱度不斷提升,但是行業特性決定了集成電路投資不僅要有“長久戰”的準備,而且要有規模化和專業化。近幾年,各地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紛紛建起自己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其中不乏重複建設、低端投資、小而散等問題。據統計,2017年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有1380多家,數量還在繼續增長。還有太多的企業在研發過程中因為得不到持續投入而失敗。

為了能讓資金更充足且有效率,國家要在投資方向和准入門檻上要有規範,讓市場發揮更多作用,讓更多的專業人士共同參與。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人才是關鍵。人才對集成電路產業保衛戰有多重要,我們看看國內領先企業就能一目瞭然。中星微、展訊通信、瀾起科技等都是海外技術人才回國創辦的企業。中芯國際、紫光集團的發展也離不開技術專家的作用。但現狀是,無論是初級人才還是高端人才我們都處於嚴重缺乏狀態。

一方面是人才總量嚴重不足。《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6-2017)》顯示,目前我國集成電路從業人員總數不足30萬人。按總產值計算,人才培養總量嚴重不足,有40萬的人才缺口急需補上。和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們的集成電路企業擁有1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人員更少。

另一方面是受薪酬低等因素影響,集成電路人才轉行多。《白皮書》顯示,集成電路企業的研發崗專業人才年薪近30萬元,生產製造專業人才近20萬元。有人說,“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的薪酬競爭力不強是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人才不是沒有,但清華、北大等一流大學的微電子專業畢業生大都加入人工智能、金融和互聯網等更有競爭力的行業了。”

人才培養需要時間。當下為了解決問題,需要大力引入海外高端人才,讓企業在管理和技術上更快向世界領先企業靠近;同時要激活國內集成電路人才從業的激情。最近,廈門、無錫、蕪湖等多個地方都出臺了集成電路專業人員的具體引進辦法和初步規劃等,在提高人才待遇方面做出了努力。長期看,還是要加快本土集成電路人才培養步伐。在高校、科研院所的課程設置、研究方向上,結合集成電路實際需要,培養更多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複合型人才。

看來,我們集成電路保衛戰還需要更多的頂層設計和糧草,需要“計劃加市場,引進加自主,政府加企業”三輪推動前行,才能期待勝利的集結號早日響起。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 作者: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熱衷新興事物,喜歡探求數海規律,長期從事區域和產業研究。
  • 貿易摩擦,汽車製造業影響幾何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集成電路保衛戰,如何突破芯片自給率不到10%,人才缺口4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