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貴陽棚戶區改造,哪些問題值得關注?

下課站住別跑歪


到過的很多個城市,都有棚戶區改造,而且大多數都是在老城區,或者新老結合的城鄉結合地帶,棚改很常見,也容易創造出人們口中經常提到的“暴富”的拆二代,這可以算是棚改的一個副產品。


建新城優於改老城

對於貴陽而言,老城區面積有限,而很多公共服務資源,逐漸向觀山湖區新城區、花果園等新建的社區開始轉移,老城區的人口也逐漸從老城區疏解出來,分散到各個新建的城區,這就帶來一個問題:

涉及到行政上的效率優先理念,以及比例原則,所採取的行為、決策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也就是說,對老城區進行棚改,大手筆的投入,其回報產出比如何?

△某棚戶區

我們說,有限的資源要集中使用效率才高,分散會導致資源攤薄,形成浪費,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目前的貴陽,是在“疏老城、建新城”的戰略佈局下,進行城市建設,我認為,在這裡,疏老城是手段,而建新城才是目的。

如果把過多的寶貴資源,無論是財力,還是人力,都用於棚改,但卻忽略了新城區的建設,那麼,除了造就大批“拆二代”的暴富群體外,對城市整體和長遠發展而言,所收到的效益,可能並不會比把資源集中用於新城建設來得更高。

△貴陽老城


老城區真的值得改造嗎?

甚至有一些老城區域,不排除釘子戶坐地要價,獅子大開口的可能性,而這塊區域就算以後改造出來,也未必能有多繁華,那麼,這塊區域是否真的值得改造,就很值得商榷了。

當改造老城的成本,比新建新城區的成本更高的時候,或者新建新城區的收效,比改造老城的收效更高的時候,“能不改,就不改;能新建,就新建,儘量保持原樣”的原則,也是可資參考的,例如,國外很多大城市的古建築,保存了上百年,都未曾拆改過。

棚改的副產品:拆二代

而且,棚改的副產品——造就的“拆二代”暴富群體,雖然,從表面上看,無傷大雅,合理正當,但是,在社會情緒、文化和價值氛圍中,會形成一系列消極的因素,例如,助長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幹得好不如拆得好等不良風氣,這對於這座城市好不容易形成的後發趕超的幹事創業的奮鬥氛圍,影響力之大,猶如釜底抽薪。

△貴陽新城區

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成為“佛系”,宅家混吃等死不上班不工作?這根社會意識和價值觀念的變遷是有很大關係的,在這其中,“拆二代”等未通過正常的社會上升奮鬥渠道而一夜之間的暴富群體,對主流核心價值觀的衝擊,尤為劇烈,金錢的刺激,往往是最為赤裸裸的。

所以,無論是棚改也好,補償也罷,在金額數額等方面,達到合理程度即可,萬不可為了息事寧人,而“花錢買平安”,更要避免個別利益攸關者,假公濟私的情況,如此儘量避免創造更多的“拆二代”暴富群體,於城於民,都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貴陽應如此,其他城市亦當以此共勉!少一點對拆二代的補償,多一點對奮鬥群體的上升加薪空間,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之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