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清朝打的最屈辱的一場仗,殺敵5人,自己卻損失了2萬人馬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持續了兩百多年。提起清朝,更多的是憤怒與屈辱,因為在清末的最後六十多年,是中國五千年曆史最屈辱的年代,簽訂了在以前從未有過的不平等條約。

清朝打的最屈辱的一場仗,殺敵5人,自己卻損失了2萬人馬

在清初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強國,但是由於乾隆皇帝的狂妄自大,錯誤的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以至於中國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在1856年,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英法聯軍派遣軍隊準備用武力使清政府妥協。

清朝打的最屈辱的一場仗,殺敵5人,自己卻損失了2萬人馬

1856年8月,英法聯軍憑藉著堅船利炮攻佔了北京的門戶天津,驚慌失措的咸豐帝趕緊派欽差大臣與英法聯軍議和。但是議和只是咸豐遮人耳目的手法,議和是假,調遣軍隊前往天津是真。此時的咸豐帝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與英法軍隊的差距,仍舊是自己是世界老大的心態,決定讓英法軍隊鎩羽而歸。

清朝打的最屈辱的一場仗,殺敵5人,自己卻損失了2萬人馬

在這種狀態下,談判肯定是沒有結果的,最後不了了之,更愚蠢的是,談判團回北京時把英法聯軍的使者一塊綁了回來,這讓英法聯軍非常的氣憤,調遣軍隊向清朝首都北京進發。為了應對英法聯軍,咸豐帝派遣悍將僧格林沁、勝保率領一萬騎兵、兩萬步兵迎戰英法軍隊

清朝打的最屈辱的一場仗,殺敵5人,自己卻損失了2萬人馬

戰爭是慘烈的,由於清軍與英法軍隊裝備差距大,清軍騎兵距離英法軍隊50米處時遭到了密集的炮火,人仰馬翻,絲毫靠近不了英法聯軍陣地。此時的清軍仍舊是大刀、弓箭等冷兵器,在英法軍隊熱兵器面前,猶如待宰的羔羊,這不是一場戰爭,這是一場一面倒的屠殺。

戰爭持續了4個小時,清軍的三萬人馬最後只剩下一萬多點,而英法軍隊只有5個死亡,可謂屈辱之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