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夏至養生帖,教你如何健康養生,防暑降溫,健康度夏!

6月21日迎來一年白晝最長的一個節氣——夏至。夏至起,江南、華南地區都將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晴熱天氣,以悶熱、多雨為主。中醫認為,夏至人體陽氣最盛而陰氣滋生、陰陽交替的一個時節,很多人在此時都會出現身體不適、胸悶氣短的現象。那麼,在夏至的“燒烤模式”下,人們如何在各方面做好保健養生工作呢?

夏至養生帖,教你如何健康養生,防暑降溫,健康度夏!

起居3宜3忌 身心“清涼”避免“生冷”

指穿著、生活環境和個人情緒可以保持一個適度“清涼”的狀態,但要注意應把握好度,過猶不及反傷身體。

1、衣著清涼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為了時尚喜歡穿牛仔服飾,夏至起不適合穿這種衣物。衣服的布料宜儘量選用棉質及亞麻,這樣容易吸汗和透氣。此外衣服顏色儘量以淺色為主,這樣才能少吸熱。

2、居室宜清涼

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3、心靜自然涼

夏至起天氣炎熱,讓人煩躁不安,此時養生注重“心靜自然涼”。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炎夏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洩。

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鬱,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專家建議,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音樂中的音符也含有陰陽五行的元素,和節奏快的音樂能增強體內陽氣、助人興奮的效果相反,舒緩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

4、忌夜食生冷

夏至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因此夏至的養生要注意保護陽氣。《頤身集》所說:“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因此,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涼食物導致胃痛、腹痛、腹瀉的患者、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生冷、吃肉、面、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5、忌徹夜開空調而眠

切忌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冷氣,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嚴重的。小兒不要在其睡著之後扇風取涼,否則易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開、風痺等病症。諺語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的養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生要求。

6、忌運動過後冷水淋浴

夏至起天氣炎熱,不少人運動過後,喜歡立刻“降溫”。專家建議,如果出汗過多,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洗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溼痺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飲食有節養脾胃

1、及時補水

夏至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但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供血不足,進而發生頭暈頭痛。

2、多吃蔬果雜糧

夏至養生帖,教你如何健康養生,防暑降溫,健康度夏!

飲食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3、飲食重在養脾胃

“冬吃蘿蔔夏吃薑”,晨起空腹吃薑或喝一杯薑糖水是養護脾胃陽氣的最好辦法。 在中醫理論中,脾負責將營養物質運化吸收並佈散到全身,在五行中屬土,喜燥惡溼。而長夏季節陰雨連綿、潮溼,人最易出現脾虛溼困。此外,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

4、多喝綠豆水

夏至養生帖,教你如何健康養生,防暑降溫,健康度夏!

綠豆性甘寒,能入心經和胃經,夏天體熱小便黃赤的時候喝起來效果最好,但綠豆畢竟是寒性的,體質虛弱的人不宜多食,久服會把體內的虛寒坐實,更不好調理。

運動鍛鍊選好時機

1、晚睡早起睡午覺

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則應早睡早起,儘量保持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從這天開始,一定要睡午覺。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夏至陰生,在中醫理論中,午覺是以陽養陰,子覺是以陰養陽。只要能合上眼睛一會,就能達到很好的養陰效果。

2、鍛鍊選擇好時機

夏季炎熱,要尤其注意中暑的情況。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如要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湖邊、公園等空氣新鮮的地方。人體在夏季的能量消耗就大,鍛鍊時更要量力而行,養護陽氣。

人體運動到一定程度,就會達到一個興奮點,如果繼續練下去,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洩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損陽氣,就會出現比較疲勞的感覺,進而出現體力透支現象,對健康不利。因此專家建議,夏至起,鍛鍊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強度要適量不宜疲勞。

3、心情要預約

調整呼吸,整理情緒。夏天氣溫高,容易使人煩躁或怠倦,精神調養很關鍵,應該保持神清氣和,積極心態,儘量少發火,這樣有利於氣機的通洩。

4、洗溫水澡

每日溫水洗澡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汙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鍊身體的目的,同時,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加抵抗力。

5、外出採取防曬措施

夏至養生帖,教你如何健康養生,防暑降溫,健康度夏!

此時節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防止皮膚老化,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進而保護皮膚防止老化和癌變,隨身要備有藿香正氣水和清涼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