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這波短視頻危機是算法目標出了問題 只求流量太危險

科技觀察

短視頻固然需要流量和通過流量變現來獲取收入,但是也一定要遵循基本的原則,在算法上進行合理取捨。

4月4日,網信辦約談快手和火山小視頻的相關負責人,要求其暫停有關算法推薦功能,並將“王樂樂”“楊青檸”“仙洋”等違規網絡主播納入跨平臺禁播黑名單,禁止其再次註冊直播賬號。

這是一個短視頻的黃金時代。智能手機全面普及,手機就是攝像機;流量資費全面下降,4G網速奇快無比;娛樂樂此不疲,人的時間空前的碎片化。對短視頻而言,人人都可以成為內容生產者,人人都可以成為內容的消費者。短視頻作為用戶生產內容的平臺,連接著視頻生產者和消費者,填充著人們大把的碎片化時間,而且內容豐富,任何人都能從中找到屬於他/她興趣的內容,所以極具黏性。

為了使短視頻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連接更加有效率,更加精準,平臺無不採用了算法推薦。而且毫無例外,算法推薦是平臺之間競爭的法寶。

雖然各家的算法推薦不一定相同,但短視頻的核心目標數據都是為了點擊率和用戶時長。無論是基於興趣的推薦,還是基於排名的推薦,最終都是為了使得更多的人玩更長的時間。

信息如此之多,算法也決定走向。百度曾因競價排名算法而備受爭議,淘寶網也曾因排名算法漏洞被刷單。同樣,近期網信辦約談快手和火山小視頻,也是因為這兩家短視頻平臺在算法上存在不合理之處。

算法看來是程序員的事,但所有的算法,無不是為目標服務。算法不止一種,算法裡面的規則更不止一條。採用何種算法,在算法裡採用何種規則,都是視程序需要達成的目標而定

’就本次短視頻事件而言,肯定是有些算法被不恰當地利用,導致了一些不太好的內容,比如未成年少女媽媽為了吸引眼球,為了更多的流量而做出出格的或者突破底線的視頻內容。

這本質上不是算法出了問題,而是算法的目標出了問題。算法的目標如果是簡單的,比如大家有均等的機會在平臺上被推薦,或者被推薦的視頻是隨機的,這樣,就不會有人刻意去做一些事情。算法的目標如果只是吸引更多的流量,那麼自然會有人為了流量而鋌而走險,不顧道德和法律的約束。

就短視頻而言,其不可能實現完全的均等,那樣只會讓優質內容沉沒在視頻的海洋裡。但若只是追求流量,那也是非常危險的。網絡上從來不乏一些為了搏眼球而秀下限的人,而且圍觀者也不在少數。

因此,任何媒體,都需要創造積極健康的內容,杜絕一切不符合社會普遍道德規範的不健康內容。短視頻固然需要流量和通過流量變現來獲取收入,但是也一定要遵循這個基本的原則,在算法上進行合理的取捨。

□劉興亮(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