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一些孩子都會打自己的母親?

記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上週末,弟弟一家同他的小孩都來我家玩。小孩子一來不自覺的就霸佔了電視了,他們平常都是在家由老人帶的比較多,老人家也都是一下班回來就在那看電視,小孩子當然也跟著看了,久而久之,霸佔電視也成了一種習慣。他父母沒說什麼,我當然也不好說什麼。吃過飯後,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晚上九點半,小孩子也得早點睡覺了,他媽媽就喊他關電視睡覺,然而,喊了幾次都沒反應,她媽媽就有點生氣了,起身去搶過遙控器把電視關了。

哪知道,這下子把小孩子給惹火了,一下子搶過遙控器,摔在他媽媽身上,而且還大哭起來。她媽媽一生氣,就用手去打他,於是雙方糾纏不清了。小孩子哭的更大聲了,還順勢抓起旁邊的垃圾桶向他媽媽扔過去,還一直用手打他媽媽,相當於是雙方扭打在一起。。。要知道,這小屁孩才6歲,他媽媽顯然是拿他沒辦法了,管不了了。。。


顯然,小孩子會打媽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平常過於溺愛,媽媽在小孩子眼裡沒有任何威嚴可言。我小外甥平常都是由老人帶,大家都知道,老人的通病就是溺愛,再加上她媽媽平常專注於工作,也對他沒怎麼管,基本上對他的要求都無條件滿足。平常叫他吃飯睡覺什麼的基本上叫了好幾遍都是不聽的。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人也喜歡打小孩,這樣會造成小孩也向大人學習,學習還手。

所以,針對這兩點原因,還得對症下藥,從根本上解決:1、不能過分溺愛孩子;2、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定的威嚴;3、儘量避免動手打小孩。

中國著名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說過“孩子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在6歲前要立規矩”,針對孩子動手打媽媽這種情況更要充分立好規矩,以防止後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蘆柑媽媽


不是孩子打母親,是母親自找,從小不管,好向自己生個黃帝,要什麼給什麼,我一個朋友兒子從12歲打母親,我說要制,我朋友自己不制,老公也不給管,14,5歲抓了,出來快20,不上班,但給父母的東西很好,一般孩子買不起,到28歲給人剎了。悲傷。我兒子從小到大學對我很好,老婆兒子有了,對我比敵人還不如,但不會打我,平時對我不行我從不說,兩口子拌觜丈母孃來罵我,我不氣,因為有孫子,一次兒媳在家罵,兒子不會罵,兒子兩口子上我家來罵我,我但時對兒子說在罵老孃打你,給我快走,以後這樣不要上我門,我退休吃自己的,兒子給你們帶好,以前只想你們好好過,現在好,動不動罵我,只當我死了。制過後從來不來罵。兒媳也不掛個黑臉,因為孫子我24小時帶,吃喝拉穿錢不要兒子一分。


一大大一定


孩子為什麼會打媽媽?這事特簡單。

不知道你孩子多大,我家兩個孩子,完全就是活生生的案例,也完全可以解釋孩子打媽媽的事。

女兒4歲,兒子2歲。女兒從不動手打媽媽,兒子會動手打媽媽。

不動手的女兒:

女兒是家裡的第一個寶寶,也是至今唯一一個女寶寶。大家都認為,女孩子要乖巧些。

那麼,一旦她有什麼暴力行為,那是全民制止的,而且會譴責她。所以她至今,不會輕易動手打人。

愛動手的兒子:

兒子是家裡第一個男寶,家裡都認為男孩子,要大膽。情願打人也別被別人打。

當他還是嬰兒的時候,會伸手拍拍家人,這時候他的意思是想表示親近,偏偏大人們給他的反應是高興的,開心的,喜悅的。他就認為這是讓人開心的事情。

我也有錯,有天他早起,甩了我一巴掌想叫醒我,結果我沒給他反應,他娘還在旁邊笑個不停,從此以後,就是天天巴掌我...

孩子會打媽媽,原因就是這麼簡單:在他開始動手的時候,他認為是玩,大人給他的反應是樂觀的,他就認為是允許的;大人給他反應是反面的,他就知道不能這樣做。


育兒充電樁


孩子打媽媽肯定是不對的。但是,孩子為什麼打人?我相信娃娃不會無緣無故打人。我看過一期育兒節目,孩子13歲了,每天逃課,在家裡打電腦。甚至拿椅子打他媽媽。每個人都在說這個孩子怎麼這樣。卻沒有人真正的問過他,為什麼這麼做。沒有人,走進過他的內心。

當育兒師問他的時候,他說,是因為小時候他媽媽曾經拿針,扎過他。所以,怪這個孩子嗎?不。孩子只是有樣學樣而已。所以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一起加油350


當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他會通過一些動作來表達自己的喜愛,比如親親你或者打一下,這是寶寶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但是當寶寶大點開口說話了,就要糾正寶寶的這一行為,告訴寶寶打人不對,而且打人很疼。要不然等寶寶大了還不管的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我家大寶以前就是愛打人,小時候爺爺奶奶就說孩子打人是喜歡你的表現,但是等孩子大點了有了自己的小情緒了,知道喜歡不喜歡以後,打人就不代表是喜歡了,他不高興的時候就會打人,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也會打人。總之他的小脾氣越來越大,所以就要修理他了。做父母的要做好以下三點,第一,寶寶打你的時候要同樣的方式還下來,讓他知道打人會很疼的。第二,通過繪本故事告訴寶寶打人不對,這種方式寶寶更容易理解。第三,作為父母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打鬧。


二胎媽媽修煉記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如你所願地成長,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的脾氣性格都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小孩發脾氣打媽媽是什麼原因?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如先靜下心來,想想孩子第一次打你是因為什麼,是因為你答應她的事情沒有做到嗎?還是他打了你你沒有及時禁止,反而笑著讓她繼續?亦或者是平常你平常家裡有人發脾氣愛打人?孩子的性格轉換,有其果必有其因,與其責怪孩子不聽話,不如反思自己平時什麼做錯了什麼


如何讓孩子改掉髮脾氣打人這個壞習慣嗎?

三個要素: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從孩子感受切入問題的根源

不要在孩子發脾氣時侯,就把孩子認定為壞孩子。要知道孩子從還不會走路時就在模仿大人的生活習慣,有人說孩子的脾氣生活習慣更早在媽媽肚子裡就在模仿,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是的確說明了平時家裡成員,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愛孩子不是比誰吃的鹽多,經歷的事最多,而是你能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心情。你是父母但更應該是孩子的朋友,亦師亦友


凝眸湖心靜


孩子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畫什麼樣他將來就會是什麼樣。現在的孩子都聰明伶俐。情商都很高。很多事情做家長的都要以身作則,用言傳身教比所有的大道理都要有作用,現在都很寵自己的孩子,都想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你可以給她好的物質條件,可以慣著他吃慣著他喝。但是絕不能毫無原則的溺愛,不要以為什麼都是小事,等成為了他的理所當然那註定是害了孩子。從小必須交給他懂禮貌,愛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就是尊重他人。你給他的愛得時候要時刻讓他回應你的愛。讓他時刻知道他愛媽媽。好多朋友孩子小的時候各種慣,等大了懂事了想管管不了了。打都打不服,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意識到,等到長大了孩子叛逆不聽話,家長會說為什麼人家的孩子不會這樣那樣?為什麼我會操了這麼多的心?為什麼我的命怎麼如此苦?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家長沒有好好的教育。你以為你是寵他。其實你是害他。你想保護他一輩子,可是能做到嗎?社會可不會嬌慣你他會讓你獨自承擔一切包括後果。所以如果愛你的孩子請不要嬌慣他,因為她們都很棒!


不必如此善良


孩子打人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情緒的宣洩,另一種是交流的方式。但不管是哪種原因,家長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大人有打人的示範。大人處理問題或者生氣憤怒時,多半採取暴力的形式解決,孩子無形中也學會了用暴力解決問題。還有大人時常教孩子:誰誰誰惹你啦,我們去打他!媽媽不讓你這樣,我們打媽媽!這就是告訴孩子誰惹我不高興,我就打誰!

其次,孩子打人時大人的反應不當。有些人,孩子打他時,他還覺得很興奮。哎呀,寶寶這麼小就會打人啦,好可愛啊!看看看,寶寶剛剛打我了。或者跟他嬉笑。這樣的表現寶寶會以為他打你你很高興,他得到了鼓勵,以後就更喜歡打人了。這就是幼兒園有些孩子想跟誰玩就打誰的原因。

最後,孩子打媽媽,一定是家庭溺愛的結果。這不止是媽媽一個人溺愛,更是所有家庭成員的溺愛。因為沒有人阻止他打人,所有人都包容他,順從他,他才會肆意妄為。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糾正他呢?

平時多關注寶寶的情緒,盡力轉移注意力。

當寶寶準備打人時,用積極的暗示取代嚴厲的制止。比如用“我知道寶寶這次不會打人的,只是想和某某好好溝通一下”取代“不準打某某!”,大人的信任往往更能把寶寶帶上正軌。

大人自身做好示範。其實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去教育孩子,如果你自己做不到,那麼孩子肯定也做不到。

給寶寶安全感。一定要告訴他,你只是不喜歡他打人,而不是不喜歡他。否則,他會覺得大家不喜歡他,他以後要不自卑,要不叛逆。

利用別的孩子打人時來教育他。某某打人是不對的,大家都在說他錯了,我的寶貝遇到這種事是不會打人,因為我的寶貝會跟大人尋求幫助會想辦法的,對不對?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榮譽感,讓他覺得自己很棒的事情他很願意去做。

角色扮演,讓他扮演被打的人。讓他知道被打的感覺是什麼。這在大人這叫換位思考。


櫻子樂園


孩子打人的現象是個不容忽視的現象,尤其孩子打了媽媽,當媽的心裡肯定特別不舒服。心想自己辛辛苦苦帶起來的孩子居然做的如此過分,簡直是寒心。可是孩子為什麼打媽媽呢?我們要知道,其實"打"只是一種行為現象,我們要了解這個行為背後的原因,透過現象看本質。



1. 單純宣洩情緒。孩子可能在別處積壓了太多苦惱和憤怒無從發洩,剛好媽媽的某句話或者某個做法正好撞上了槍口,一下子引爆了孩子的情緒。之前積壓的憤怒全部發洩到媽媽身上,憤怒起來又不懂得表達,情急之下動手打了媽媽。如果是這種情況,其實媽媽應該慶幸,如果孩子的憤怒與壓抑不能及時排解,這種憤怒將轉向孩子的內心,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問題。

2. 為了引起媽媽的注意。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媽媽平時對孩子關心不夠,或者愛孩子的表達方式和做法有失妥帖。比如媽媽經常誇別人家的孩子,貶低自己的孩子。媽媽的出發點本是為了激勵孩子,讓孩子向別人家孩子學習。可這種行為往往是適得其反。這種情況下,打媽媽的孩子實際上都是內心缺愛的表現。

3. 試探媽媽的底線。孩子其實都是相當聰明的,他知道誰喜歡他,誰愛他,他也願意聽那個愛他的人的話。但是如果愛沒有底線的話,孩子是很容易抓住你對他的愛來威脅你,從而為所欲為。我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做事受挫或者我不允許他做某件事的時候,憤怒起來就會邊打我邊說:"打媽媽。"其實他只是在試探我的底線罷了。他知道我愛他,寵他,經常無條件滿足他,那個時候他還沒有界限,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事情媽媽會阻止他,他又不懂表達,加上剛學會了"打"這個語言和行為,所以動不動就打媽媽。其實孩子這個時候只是想知道我到底有多愛他,是不是我的愛可以允許他為所欲為,如果不是,那是不是真的不允許,還是你只是說說而已。



4. 是非觀念不明確,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孩子之所以打媽媽,也許是爸爸媽媽打過他,或者家裡有過打人行為,又或者老師打小朋友,在這種環境下,他就會有打人的行為,這是一種模仿心理,他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

其實,孩子都是愛父母的,就像父母愛孩子,這是本能。打媽媽的孩子都是在表達這樣一種心理:因為我知道媽媽愛我,不管我做得多過分她都會愛我,不會記恨我,拋棄我,在媽媽面前我是安全的,所以我可以哭,可以鬧,可以撒潑打滾無理取鬧。



那麼該如何制止孩子的這一行為呢?

第一,堅定而溫和地阻止他,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打一次,阻止一次。一定要堅定而溫和,千萬不要以暴制暴,更不要事後說教,這一點效果都沒有。當初孩子動不動打我的時候,我只是每次都溫和地抓住他的手,平靜地告訴他,不可以打人。剛開始一次兩次,他打不到我會鬧得更厲害,但是幾次之後,他知道他打不到我,怎麼鬧也達不到他的目的,慢慢地他就不會再打我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了。

第二,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不容易產生攻擊行為。

第三,教會孩子學會溝通和表達,讓孩子知道唯有好好說話才有可能達到他想要的目的。

第四,教會孩子健康的發洩情緒的方式。比如跑步,打球,畫畫等等。

————————

大家好!我是小豬。這是我的育兒心得,如果你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茱小豬


有一方面原因吧。最常見的就是過度溺愛。孩子在小的氣候需求還不高,大多數家長不管從財力還是人力都能負擔起,所以就對孩子有求必應,同時孩子有錯的時候大人會埋怨怪罪他人,不能讓孩子對自己的錯誤有正確認識所以造成三觀不正對錯部分。還有一部分就是父親對母親不尊重、家暴且母親懦弱或是有墮落心理(例如:跟著男人有錢花,罵就罵吧。以前在病房時遇到一個小孩,父母吵架母親問他:如果父母離婚他跟著誰,他回答:錢都是爸爸掙得當然跟著爸爸了,他母親什麼也不說照舊。),所以孩子也容易在與母親有衝突的時候採取暴力。極少極少部分是確實母親犯了大錯,孩子不能忍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