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鈞瓷的施釉過程是怎麼樣的?

夏凝5


鈞瓷發端於東漢,是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被稱為國寶、瑰寶。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是河南省平頂山市神垕鎮獨有的國寶瓷器,憑藉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複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湖光山色、雲霞霧靄、人獸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



在製作鈞瓷的時候,雖然現在的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還是存在一些缺陷,鈞瓷在製作過程中從選料到燒製成品,期間經歷數十道生產工序,一般都是將原料燒製成素胎,然後在素胎上施釉在進行燒結,最後得到鈞瓷產品。現有陶瓷的素胎燒結後都是質地緊密,這樣在施釉燒結後形成的成品才會色澤圓潤、表面光潔。

但是鈞瓷在燒製過程中,因釉層厚和燒成溫度等原因,出現多種紋路,比較常見的是珍珠點、魚子紋、蟹爪痕、蚯蚓走泥紋等,視如碎裂而指感光滑,本來是在燒製過程中無意間出現的技術缺陷,卻成就了一種富有特色的裝飾語言,成瑰寶真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但是對於鈞瓷的日常使用來說,則不實用,在鈞瓷釉開片的情況下,如果當花瓶使用盛裝液態物質時易產生滲漏而且容易開裂;而且開片的間隙之間容易落灰,不利於日常打掃,其中施釉方法對最後製得的鈞瓷影響也很大,現有的鈞瓷施釉方法大部分需要人工操作完成,工作量較大,且不能保證整個施釉工序的準確度,鈞瓷上釉不均勻,影響最終鈞瓷產品的質量。

施釉,也稱上釉,指在坯體表面覆蓋一層釉料的操作。鈞瓷的施釉是指利用素胎的吸水性,採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在素胎器物表面附著一層鈞釉翻漿。根據產品的形狀和工藝要求,鈞瓷上釉的方法一般有涮釉、浸釉、澆釉、刷釉和點釉。前四種方法用於鈞瓷窯變單色釉和窯變花釉的上釉,後一種方法主要用於窯變彩斑釉的上釉。

涮釉,又稱蕩釉,用於鈞瓷產品內部空腔的上釉。把釉漿S入素胎空腔內,手拿素胎轉動或搖盪,使翻漿均勻分佈於器物的內表面,然後再把多餘的翻漿倒出。浸釉,又稱蘸釉,把鈞瓷素胎整個浸入翻漿中,片刻後取出,多用於產品外部的施釉,也有裡外同時上釉的,如小碗的上釉,一次即可裡外全部上滿。釉層的厚度由鈞瓷翻漿的濃度和浸入翻漿中時間的長短來決定。


澆釉,又稱淋釉,一手拿盛滿釉的S子,一手拿素胎,邊轉動素胎邊把釉澆到素胎上,到把需上釉的表面澆全為止,多用於產品的外部上釉。大件產品,如一米以上的大花瓶,人無法拿得動,瓶內外均須用澆釉法。澆釉時,用一個大桶盛釉,把大瓶放在轉輪上,邊轉動輪子,邊把桶裡的釉澆到瓶體上,把瓶內外自上而下全部澆勻、澆全。刷釉,又稱塗釉,浸或澆過釉的釉坯,釉層若達不到規定的厚度,經過充分乾燥後,可用毛筆蘸釉在其釉面上再刷一層或兩層釉,直到釉層厚度達到要求為止。點釉,又稱滴釉,用毛筆蘸釉在浸或澆過釉的釉面上點滴成斑塊。


鈞瓷施釉的一般程序是:

(1)檢選。把經過素燒需上釉的素胎全部檢查一遍,剔除有缺陷的素胎。

(2)清灰渣。把素胎內外的灰渣用工具清除乾淨,以防止釉面上出現渣粒,影響釉面質量。


(3)上水。用海綿蘸水抹去素胎上的浮灰,以使上釉後胎釉結合牢固。

(4)量濃度。根據上釉的工藝要求,量出釉的合適濃度。濃度是指翻漿的稀稠,釉稠濃度大,釉稀濃度小。

(5)上釉。根據素胎器型的不同和上釉的工藝要求,分別用前述的不同方法進行施釉。

(6)清足。上完釉後進行清足,把釉坯足底部不需要的釉清除乾淨。
(7)上芝麻醬釉。灰白胎產品在上完釉後,還要在足底部露胎處刷上一層芝麻醬釉。但現有的鈞瓷施釉方法大部分需要人工操作完成,工作量較大,且不能保證整個施釉工序的準確度,鈞瓷上釉不均勻,影響最終鈞瓷產品的質量。


雲南收藏家


我是鈞瓷TV《禹州鈞瓷》欄目主編,喜歡收藏鈞汝官哥定宋代五大名窯瓷器。請關注我,做您身邊的收藏顧問。


鈞瓷的玄妙絕大部分在於鈞瓷的釉色,所以鈞瓷在生產過程中,施釉過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


鈞瓷施釉過程繁雜,且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步的精細操作,才造就了鈞瓷釉色的賞心悅目。


鈞瓷施釉之前要經過一次素燒,素燒之後才開始進行施釉的過程,整個過程可以分為下面幾個環節:


第一步,篩選濾除殘次品。


經過素燒的瓷坯,在操作過程或者燒製過程中可能會現一些殘次品,所以素燒後要先檢查一下,排除這些殘次品。



第二步,清理灰渣。


灰渣的附著在燒製過程中是很難避免的,素燒後需要細心清理裡裡外外的灰渣。


第三步,灰塵清理。


瓷坯燒製、出窯過程中,難免會有窯灰、浮塵落在表面,這一層灰塵如果不清理掉,上釉之後,會在瓷坯和鈞釉之間形成一個間隔層,鈞瓷胎釉貼合度不好,釉面容易脫落,或者影響鈞釉自然窯變。所以燒出的素胎要用清水擦拭,出去表層的灰塵。



第四步,調配釉料。


不同的器型,不同的施釉工藝,釉料的濃度是不一樣的,這個需要根據需施釉的對象針對性的調配。合適濃度的釉漿,是產生精美窯變的基礎。


第五步,上釉。


上釉的方法有多種,不同的器型有不同的上釉方法;另外追求的窯變效果不同,所採用的上釉方法也不同,針對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



第六步,足部清理。


上面的釉上完後,就要進行收尾工作了,把器物足部多出不需要的釉漿清理掉。


第七步,上芝麻醬釉。


個別類型需要在瓷胎足底上芝麻醬釉。


以上就是鈞瓷施釉的大致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