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退休後有的人醫保卡返錢,有的人醫保卡不返錢?

惜橙圓


退休之後,有的人醫保卡返錢,有的人不返錢,有的能返錢多,有的能返錢少,有的能取現,有的不能取現,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有的人返現,有人能不能返現?

我們的醫保卡實際上都對應著一個醫保個人賬戶。這個個人賬戶,如果我們參加的是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我們會按照國家規定,定期每月往裡存一部分買藥錢。這相當於我們醫療保險的退休金。

如果我們沒有這個買藥錢,第一種可能就是你參加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就是每年交納一兩百元的那種。

本身我們交的錢數就不多,就不要要求太高了。不可能說一年交200元,然後個人賬戶返800元吧?

第二種可能就是我們參加的職工醫療保險是那種沒有醫保個人賬戶的。這種保險在東北等一些地區確實存在。他們也是為了降低參保人的負擔。

這一類群體主要是靈活就業或者失業人員。由於我們知道,醫保個人賬戶的錢,實際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我們交的錢肯定比返的錢要多。

那麼我們一些地區就照顧低收入人群,就直接將醫保個人賬戶的錢去除掉,只享受高較高的住院報銷待遇。

第三種可能就是我們退休時,醫療保險繳費不夠規定的年限。醫保卡被暫停掉了。這種情況我們要注意了,要麼將足夠的年限補齊,要麼轉向居民醫保。否則住院不能報銷,可虧大了。

關於有的人返錢多,有錢的人返錢少的問題確實存在。

其實也是我們各地的醫保政策不一致導致的。

青島市是按照退休工資的4.5%存入醫保個人賬戶,70歲以下的人最低每月80元,70歲以上的人最低每月90元。

深圳市卻是每人每月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的8.05%,大約2017年是每月360元。

至於第三個問題,有的人能取現,有的人不能取。

北京、天津存在著可以取現的情況,全國大多數地區是不能取的。

北京市是通過辦理醫保卡個人存摺的方式取現。

其實對於我們大多數老年人來說,年紀大了,少不了住院看病吃藥,那些錢存那裡也會花了的,無關緊要了,就是沒有利息而已。

說句不當聽的話,去世後會給繼承人取現的。沒有太大意義。

下一步,我們國家將推動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今年還組建了醫療保障局,把它納入了發改委管理,整合了四個部門的功能。說不定下一步我們的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就會取消了。

還有一個變化就是把生育保險也納入了,說不定以後我們會變四險的。


不管怎麼樣,未來我們的醫保政策會越來越好的,大家要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