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長2.5公里 南充這裡將打造主城區首條人工內河

長2.5公里 南充這裡將打造主城區首條人工內河

清泉壩排澇及水系工程正加快推進。 記者 陳村銘 攝

水體面積達84030平方米,沿線設置6座橋樑;內河長2.5公里左右,河面最寬100餘米、平均寬80米,深度達1.5米;引嘉陵江水,北起南走,貫穿清泉壩城區;以水為魂,構建活力靈動、生態自然的清泉壩城區……

目前,順慶城區清泉壩排澇及水系工程正按規劃加快施工,5月18日上午,記者踏訪工程施工現場看到,這裡處處是緊張繁忙的施工場面。根據安排,工程將力爭於今年年底竣工。屆時,主城區首條人工內河將亮相清泉壩,大大提升主城區的品質與顏值。

搶抓有利施工天氣 加快工程建設進度

當天上午,記者一走進順慶城區清泉壩排澇及水系工程施工現場,目光所及之處,都是緊張繁忙的施工場面,只見6臺挖掘機正在挖土,施工現場已挖出一條深溝。“我們挖的可不是一般的深溝,而將是一條河流,它將從南至北流經清泉壩。”現場一名施工負責人說。

該工程4號橋施工現場已打圍,工人們在進行橋墩、橋樑的混凝土澆築。“為加快施工進度,施工方搶抓當前有利施工天氣,組織工人們全天24小時輪班施工。”市政府投資非經營性項目代建中心一名負責人介紹,當前,施工方加快人工內河以及4號橋、5號橋施工,平均每天施工人數達200餘人,投入機械20餘臺。為確保達到或超過目標工期,市政府投資非經營性項目代建中心嚴格按照“一線工作法”要求,將項目部設置在項目現場,派出管理人員一線辦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督查組每週一督查,督查管理人員是否一線辦公、機械投入是否充足等內容。

根據工期安排,順慶城區清泉壩排澇及水系工程將於今年年底前竣工。其中,水系箱涵將於6月中旬完工,4號橋和5號橋將於7月底前完工。

沿河造橋觀賞美景 春夏更迭繁花不斷

據悉,順慶城區清泉壩排澇及水系工程最大亮點是打造主城區首條人工內河。根據規劃,這條人工內河長2.5公里左右,河面最寬處超過100米、平均寬度為80米,平均深度為1.5米,水體總面積達84030平方米。

市政府投資非經營性項目代建中心一名負責人介紹,清泉壩排澇及水系工程設計為“十字軸帶、六橋六景”景觀結構,內河引嘉陵江水,從北部進入清泉壩,沿河道順流向南,貫穿清泉壩城區,最後在南邊流出內河,匯入嘉陵江。根據設計,當嘉陵江水位低於265米時,雨水自流排入嘉陵江;當嘉陵江水位高於265米時,雨水通過泵站抽排入嘉陵江。同時,沿人工內河還將設置探花橋、聽泉橋、擁碧橋、唱秋橋等6座景觀橋樑。在景點及基礎設施設計方面,將打造林蔭廣場、綠道、親水平臺、親水步道、濱水綠道、淺灘、公廁等設施。

據介紹,實施清泉壩排澇及水系工程,目標是打造城區又一座高顏值公園,提升人居環境。因此在景觀植物栽種方面也極具特色,將以季節為時間點,通過地被花卉、溼生植物、花灌木等搭配,形成春夏更迭、繁花不斷的景象。(記者 李奎 見習記者 伍羅文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