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長城製造多款轎車的話,也會像哈弗這樣銷量好嗎?

手機用戶87503611905


這個很難說,看你描述的問題,估計你沒有看過媒體之前對魏建軍的採訪,魏建軍曾說:“SUV做不到世界第一,不會重新生產研發轎車的”。看似狂妄自大的言論,在很多人眼裡是根本不可以實現的,但是魏建軍既然敢這樣說,就證明還是有這個底氣和信心的,目前世界上專注SUV的,民用車方面,除了路虎就是Jeep 了,而放眼全國,專注、專業SUV僅有長城一家,魏建軍這樣喊,就像當時接手長城的時候一樣,源自於自信和膽量,接手長城後,讓瀕臨倒閉的長城重新開始盈利,那一年,魏建軍只有26歲,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時候,魏建軍做到了,所以,喊出製造世界第一SUV,現在來看也不是不可能的。



長城發展的過程中,先是主動停掉了大客車品類研發生產,隨後又主動停產了賽鈴、賽酷、迪爾皮卡,並陸續停掉了賽影、賽駿、賽弗SUV,精靈、凌傲、酷熊也被停產,嘉譽MPV等都被砍掉,在這期間,長城又一次被外界不看好,然而,今天的長城用事實證明,當初的決策是正確的,旗下哈弗系列的H6不用多說了,H2在小型SUV市場也算佼佼者了,第二代全新H9銷量也開始慢慢回暖,讓人看到了希望,而去年上市的WEY品牌,兩個產品再一次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迅速佔領市場,並連續數月銷量雙雙過萬。



相比轎車就太尷尬了,遠了的不說,長城主打的C50在2016年突然宣佈停產,目前只留下C30苦苦支撐,儘管後續增加了C30新能源純電版本,但是由於續航能力的短板,整個C30的銷量仍然不佳,外界一直猜測C30哪一天也會被放棄,我個人認為,很有這個可能,主要原因就是銷量極差的C30,卻需要佔據一條生產線,一心要打造世界第一SUV的長城,肯定不會為C30下太多功夫,說到生產線,大家都知道長城是造皮卡出身,皮卡的生產線改為SUV在正常不過了,但是想改為轎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另外,自主品牌除了吉利以外,在中國轎車銷量中,沒有一個品牌可以和合資車抗衡的,長城自然不傻,無論品牌影響力還是產品保值率,自主和合資有太大的差距了,想要一舉拿下合資品牌,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


這一點不止魏建軍考慮到了,即將上市的新能源威馬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暉,當年可是曾任國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有著多年傳統汽車製造經驗,即便擁有這樣履歷的汽車界大咖,在被媒體問及為什麼不造傳統汽車,而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沈暉先生回答道:不是不想造,是造不過人家!雖然我們知道新能源是未來汽車的必要趨勢,沈暉先生造新能源眼光看的比較長遠,但是說出這句話,顯然也明白傳統轎車,和合資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不過我個人倒是認為,長城專注SUV也並不是壞事,這些年的進步我們有目共睹,產品隨著更新換代也越來越好,中國汽車業需要這樣的企業,我國汽車銷量以多年奪得第一名,但是誰也不敢想象,幾年前一個年銷量2000多萬臺汽車的大國,在20萬區間竟然沒有一個自主品牌,正是哈弗H8的問世,打破了這一尷尬僵局,雖然過程是痛苦的,好在長城並沒有放棄,這樣一個沒有國企背景的企業,作為一個國人是應該支持的。


威馬汽車Club


其實長城在造SUV之前,可是靠轎車打天下的,早在2010年5月,長城C30就上市了,一年多以後,2011年12月的銷量更是超過2萬輛,位居轎車排行榜第二位!當時的風頭可謂是蓋過了眾多國產品牌,C30作為長城的全球戰略車型,也是長城的第一款三廂轎車,一上市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從這點就可以看出,長城在轎車領域,也是有很高的研發水準和製造水平的。



同時2011年,長城推出了升級車型C50,從尺寸上來說算是中型車,在當時也算是獲得了成功。當時也許是看到了中國SUV的巨大市場,長城毅然轉型到SUV市場,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SUV領域,這也造就了哈弗現在的地位,但是在轎車領域,長城從此再無建樹。



回到的提問,長城如果連續製造多款轎車,以其目前的製造能力,肯定能取得成功,但是很難像哈弗系列一樣銷量好,因為現在的轎車領域,已經有眾多的國產品牌崛起了,這個時候再加入進來,或許可以分一杯美羹,但是想成為行業領頭者,卻沒有任何機會。


造車人說車


首先非常感謝悟空提供的平臺,讓我們互相幫助,答疑解惑。

題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下面我來說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其實長城是造轎車的,現在的長城依然有轎車在市面上銷售,但是因為銷量以及名氣都沒有哈佛系列大,逐漸的被市場邊緣化。其實在早些年,長城的騰翼系列轎車也是在市面上比較火爆的一款車,在那個時候比較有代表性的幾款車就是騰翼C30,東南菱悅V3,以及長安的悅翔系列。

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這些老一代自主家轎逐漸被市場淘汰,在面臨危機時各家車企的做法是不同的。而長城則是因為抓住了SUV的紅利期而專心造SUV,以至於在WEY上市的時候長城老總魏建軍說道“不做到世界級的SUV是不會做轎車的”,但是如果長城真的一心兩用開發出轎車系列就會成功嗎?顯然是很難的,大家都知道,目前的緊湊級家轎市場中能夠與合資品牌抗衡的只有吉利帝豪系列,當年長城也是推出了騰翼C50來搶佔緊湊級家轎市場,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銷量並不盡如人意,在上市幾年之後宣佈停產。其實不是長城沒有過嘗試,只是沒有成功。至於說老魏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也是很難得,因為哈佛系列的成功來自於對市場的把握精準,在前些年SUV市場中,10萬級別的車很少,並且配置很低。哈佛就是看準了這個時機迎合了市場的需求所以才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重大成功。如果說造轎車,總不能在6,7萬這個級別造,這個級別造不出太大的名堂,如果想要打開現象級的品牌銷量必須要在十萬到而在二十萬之間研發出投產,但是這個價位裡不只是合資車還有很國產家轎,很難打開局面,所以老魏做轎車不是不做,而是很難做成功,所以一心搞SUV了。

我是小輝,一個非專業的汽車品論員,說得對那用來參考參考,不對您留言咱們互相探討。如果喜歡我就點個關注,謝謝!


小輝侃汽車


就這個問題而言,長城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推出轎車體系的。原因如下


1,就SUV和轎車的本質而言,實際為同源同種。。只是對車輛性能的不同表達。所以在轉化上不存在問題。。這一點從所謂早期的跨界車,就能得到體現(三廂轎車的增高兩箱化)。雖然存在一定的區別,但終歸是同源。


2,長城實際上有轎車體系,但不歸於哈弗。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長城C系列。。大家常見的是C30和C50。。但是在實際銷售上,沒有達到那麼好的期望值。。或者可以說非常糟糕^_^

3,SUV的本身定義就是多功能運動型車(多功能跨界車)。。也就是說涵蓋了轎車的大部分功能。。無非就是底盤高一點。。如果把底盤放低一些。重新設計座椅,實際就可以變成旅行跨界車。。這一點長城應該看得比較明白。。但以長城的實力,現在還做不到兼顧。


4,哈弗本身也存在困局,所有的銷售重心都在H6上。。雖然H6曾經賣的還算不錯,但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多神話。。所以當H6走下神壇的時候,長城實際雖不能說後繼無人,但確實後繼乏力。


5,SUV市場的火爆,與競爭對手的強悍,讓私有性質的長城無暇東顧。。想要全面發展,多線開花,對長城的技術底蘊和銷售佈局並不足夠。。況且有C30的前車之鑑。會極大影響後期的可能性。反而不如把一個分項做大做強。


6,個人認為長城重返轎車市場,倒不如精細打磨SUV市場,並且在皮卡解禁之前,把皮卡的家用化做好,可能對他的戰略佈局更有利。。


軒轅龍騰


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不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長城的成功並不是因為長城的車造的好,而是長城的運氣好,抓住了SUV的風口,然後就飛起來了。

想必稍微對長城汽車有點了解的都知道,這是一家發跡於河北保定,以皮卡起家的汽車品牌。但是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老總,魏建軍怎麼會只甘心生產皮卡這種中國汽車市場邊緣化的產品呢。於是長城在皮卡的基礎上開啟了探索。

長城塞佛,一款基於皮卡打造的SUV。明眼人應該能看出來,這其實就是把皮卡後面的尾箱封閉了起來。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前無古人的創舉,在美國皮卡興盛的市場,有許多SUV都是基於皮卡來打造的。可以說長城的這一步棋在借鑑了美國的經驗之後,走的還算不錯。

之後長城有陸續的推出了哈佛數字系列。

其實在哈佛H6出來之前,國內其他汽車製造廠商,可能包括長城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有機會突出重圍,靠單一的一款車型就能力壓一眾競爭對手。

但是哈佛H6做到了,這款車型直接把這個偏居河北保定,以皮卡發家的汽車品牌一舉送上高位。所謂平步青雲大概就是這樣。

這種成功只能歸結於長期耕耘SUV的長城汽車,剛好趕上了國內SUV市場紅利的爆發。那時的長城汽車可能突然發現,這個日漸火爆的SUV市場居然沒有對手!

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要忘了,長城在次期間可並沒有放棄對轎車領域的覬覦。長城C30、C50都曾經征戰市場多年。只不過最後都是黯然退場。

回頭看看如今的長城汽車,隨著SUV的紅利期結束,這片曾經的藍海,現如今是真正的紅海。每個品牌的都在佈局完整的SUV車型體系。

我們要搞清楚一定,任何一款爆款車型的成功烤的都不是什麼實力。市場化競爭,沒有誰會高誰多少,那些贏的人往往是百分之三十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七十的運氣。

回到問題本身,現如今的轎車領域,完全沒有風口紅利,你讓SUV都陷入困局的長城汽車怎麼可能在轎車上取得更亮麗的成績呢!


車無定論


這幾天長城的話題可以說是相當的火,先是銷量不達預期領導帶頭自罰,後是H6失掉冠軍寶座,一時間成為了汽車界的頭條話題。由於長期的“單條腿”走路,關於長城是否展轎車方面的話題也就多了起來,畢竟單腿走路不是長遠之計,其實長城之前也有轎車現在也在售賣,只是全身心發展SUV而忽略轎車這塊,導致銷量低的可以忽略不計,就是旗下的騰翼C30、C50系列。


下面談談幾點看法:

1、現狀分析:現在國產轎車基本被吉利、長安、奇瑞把控著,而且都集中在7萬到11萬元區間,向上很難突破,而且這個價位還有合資的捷達、桑塔納、卡羅拉等各個都是強有力的對手,想要突破很難。吉利的博瑞現在是國產裡單打獨鬥的中級車了,靠著沃爾沃的名頭前期搞的陣勢挺大的,各大媒體宣傳鋪天蓋地,前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現在熱度也慢慢降了下來,銷量基本維持在3500量上下,不溫不火的,很難向上突破。

2、定位問題:長城能不能搞轎車?肯定能!靠著這些年在SUV方面積累的方方面面做轎車的話,完全可以,只是定位是個關鍵,這裡面定價又是個關鍵中的關鍵,究竟先上7萬到11萬區間試水呢,還是直接上11到16萬區間呢,這是需要考慮的,畢竟這是國產轎車一個比較重要的分水嶺,我認為直接上11萬~16萬這個區間比較好,就像去年的VV5、VV7系列,價格15到19萬區間直接一炮而紅,這也說明消費者還是認可國產的,這價格在以前國產中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只要你有好的產品,消費者不是不買賬。再者必須要像VV5、VV7系列那樣要重新設計,尺寸要向B級車看齊、外觀要時尚動感、配置要高,動力直接上2.0T,可以說是背水一戰,千萬再不能打馬虎眼,那樣消費者又認為你沒誠意,不買賬。

3、品牌問題:就像去年的WEY品牌一樣,必須出新品牌,砍掉原來的騰翼,設計個好車標,以長城現在的實力,辦得到!


最後希望長城在轎車領域有所建樹,真正做到不偏科,做到齊頭並進同步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算的上是一家合格的讓人欽佩的車企。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各抒己見。


小白談談車


首先聲明一點,長城不是造不好轎車,更不是賣不好轎車。長城第一款三廂轎車——騰翼C30在2010年上市當年,就創造了單月銷量超過25000臺的自主汽車行業記錄,這項記錄直到2016年才被吉利帝豪打破。所以說長城如果想把轎車量做大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長城在C30熱銷後就突然撤力,甚至對推出的中國第一款自主品牌的小排量增壓三廂轎車——騰翼C50,放棄了任何推廣,並由魏老闆發聲“聚焦SUV”。雖然外界猜測了種種原因,甚至說長城技術不行,幹不好轎車,實際真實原因只有兩點。一、品牌考量!魏老闆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奧運會冠軍大家都知道,有誰記住了亞軍是誰?第一是最有價值的”。所以2011年底,在長城轎車還大賣的時候,長城突然轉型,聚焦SUV,不再進行轎車上的投入。二、利潤!利潤!利潤!重要是事情說三遍。有人會問,SUV就一定比轎車賺錢嗎?對,在中國是這樣的,SUV產品溢價遠超轎車,也就是會給廠家帶來更多的盈利空間。寶來和途觀同平臺,同等配置下,途觀比寶來貴大幾萬,而且銷量還比轎車高的多,這就是中國市場現實!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向野馬、華泰、眾泰甚至江淮基本都只剩下SUV車型的原因,SUV好賺錢啊!在長城本身更明顯,炫麗和M4本身就是一款車,成本相差不到1500元,但炫麗定價5.3萬,一個月也賣不了一兩千臺,而M4即便定價高出10000多,但是月銷卻能輕鬆過萬。所以說,不是長城不能把轎車銷量搞好,是幹SUV更賺錢更容易上量!











汽車正道


首先說長城是否會進軍轎車行業,這個肯定的,雖說轎車行業競爭比較強烈,但是市場依舊很大,從長城最近與寶馬合作生產mini來說,這個是有里程碑意義的,轎車主要強調舒適,這恰恰是長城汽車不擅長的,如果說想在轎車行業打造自己的口碑,絕非易事,寶馬轎車從舒適、乘坐、駕駛感受都是行業中的翹楚,這次合作的重大意義就是學習合資品牌的經驗技術,彌補自身的不足。新能源又是當下時代的主打,而長城汽車已經在部署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並主推轎車,相信也會逐步推進油電混動及純燃油車,在suv行業裡,長城汽車能準確的拿捏消費者的心理,中國的工匠精神也發揮的淋漓盡至,從哈弗到wey,一步一步走進國際一線汽車品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長城的轎車也會成為國民心中的驕傲。


汽車小實話


不請自來

長城SUV增長已經出現頹勢,這一點從長城去年利潤情況就可以看出,長城去年利潤降低並不是大力投入研發而是為了降價增量。

從長城今年和寶馬戰略合作可以看出長城很可能有電動轎車方面的動作。

SUV目前國內品牌競爭會越來越大,而且合資品牌價格下探會不斷壓低長城的利潤,相信長城會比預期中更早的投入轎車。


興辰連影


開過c30的朋友都說他質量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