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白領生活狀況調研(2):熬夜不鍛鍊成健康殺手,晚睡強迫症氾濫

導語:“白領”一詞誕生於遙遠的1951年,在當時被譽為新興中產階級,提及“白領”這個詞彙,相信很多人想到的是光鮮得體的外表,高大上的辦公環境以及令人羨慕的薪資水平。但60多年過去了,現如今的“白領”到底是精緻的中產階級,還是工資“白領”的“窮忙族”呢?

在這個焦慮和“佛系”心態交叉上演的時代,智聯招聘對28270名職場人士進行了問卷調查,併發布了《2018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讓我們走進白領們的實際生活,圍繞他們的衣食住行及事業發展等方面,描繪這一族群的生活圖譜。

近七成白領對健康狀況有自信,熬夜不鍛鍊成健康殺手

白領生活狀況調研(2):熬夜不鍛鍊成健康殺手,晚睡強迫症氾濫

保溫杯配枸杞的梗也重新燃起了白領們的養生熱情,生活壓力導致的健康透支也讓年輕人對於身體狀況更加在意。據本次調查數據顯示,總計7成白領認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整體樂觀。也有25.9%的白領認為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這類人群應該及時改善健康狀態,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在認為自己有健康問題的白領人群中,認為造成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分別是“工作時間雖然固定,但很少鍛鍊”以及“生活作息不規律,習慣性熬夜”。以上因素主要取決於生活習慣,雖然人們都知道早睡多鍛鍊是養生常識,但從調研數據來看,能夠做到的卻很少。缺少鍛鍊習慣及習慣性晚睡等壞習慣應該及時更正,儘量不要任性揮霍健康。

白領生活狀況調研(2):熬夜不鍛鍊成健康殺手,晚睡強迫症氾濫

除此之外,還有17.1%的白領因為“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出差”這一不可抗力而犧牲健康。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等因素讓不少白領不得不向現實妥協,工作強度超負荷,在面對這一情況時,首先要進行自我審視,是否可以通過時間管理優化工作效率,或提升自己的技能來緩釋壓力;其次要評估當前的工作收穫與付出是否對等,重新考慮職業選擇。

白領睡眠狀況良好,但晚睡強迫症氾濫

睡眠則是除了飲食之外另一種精力續航途徑。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需要保證的睡眠時間為6—8小時,睡眠時間和睡眠深度綜合決定著睡眠質量。選擇睡眠質量“很好,從不失眠”和“較好,幾乎不失眠”的白領佔54.7%,總體來講,白領人群的睡眠質量良好。

白領生活狀況調研(2):熬夜不鍛鍊成健康殺手,晚睡強迫症氾濫

睡眠質量好不代表睡眠習慣健康。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習慣性晚睡現象日益嚴重。調研顯示,37.2%的白領“睡前習慣性刷手機看看微博、抖音等”,在碎片化信息中拖延睡眠時間,這種機械式的動作不僅不利於思考,還浪費了寶貴的睡眠時間,從而犧牲健康;在被問及晚睡原因是,還有29.4%的白領選擇“我也不清楚為什麼,習慣性晚睡”,晚睡擁有一種慣性,一旦形成習慣也會影響人們的生物鐘,形成新的睡眠規律。

白領生活狀況調研(2):熬夜不鍛鍊成健康殺手,晚睡強迫症氾濫

在睡眠習慣差的人群中,年紀越輕,睡眠習慣差的比例越高,揮霍青春的現象明顯;其中70後選擇“我想享受一個人獨處時間”這一原因的佔比最高,而60後則意外的上進,選擇“白天節奏快,利用晚睡自我充電”這一選項的佔比最高。

白領生活狀況調研(2):熬夜不鍛鍊成健康殺手,晚睡強迫症氾濫

從職級上看,中高層管理者們在選擇充電學習這一選項的佔比較高,而一般員工選擇刷手機的比例最高,對比之下是否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優秀的原因了?所以,這些比你年紀長、位置比你高的人都在努力提升自我,年輕的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白領生活狀況調研(2):熬夜不鍛鍊成健康殺手,晚睡強迫症氾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