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講觀點:遇害空姐引發的效率與概率之選

講觀點:遇害空姐引發的效率與概率之選

------本期內容導讀------

公共服務必須要根據其應用環境中出錯、出故障以及出問題的概率可能性,而不得不付諸於多種完全會拉低效率的補充手段。而對效率的拉低程度,則取決於出錯、出事的概率與損失程度

------以下正文詳情------

21歲的空姐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這是一個讓人深感悲傷的新聞消息,也是一個更容易引發輿論抨擊指責滴滴平臺監管防範能力的新聞消息。雖然說在生命這一標準上,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但是21歲、空姐這樣扎眼的標籤,再與近期總容易捲入是非評判中的滴滴網約車放在一起,引發的關注與紛爭更是熱烈。

剛剛向來所持的觀點都是:不希望把個案問題放大到討論一個平臺的責任與道德標準上,比如說多收錢、繞遠路、還有態度惡劣等等。可是,這樣的觀點也只能止步於這種小毛小病,一旦面對關乎人命生死的時候,也就沒有什麼可以商量或是躲避的可能了。

網約車進入市場之後,就不可迴避一個明顯的事實,它已經躋身於公共交通大網絡中的出行環節,成為一項名符其實的公共服務。而對於公共服務而言,長期以來經常在服務質量方面要被人詬病的一大重要原因,就在於效率的低下。就拿這次事件中開始被替代的出租車而言吧,各個城市嚴格苛刻的出租車行業准入制度,終就拉低了出租車在城市交通中理應解決的出行問題的效率,從而總是被大家所吐槽與嫌棄。

公共服務行業中,效率的低下,除了主觀的意識與管理水平之外,其實有一個讓人頗覺無奈的客觀事實,那就是公共服務必須要根據其應用環境中出錯、出故障以及出問題的概率可能性,而不得不付諸於多種完全會拉低效率的補充手段。而對效率的拉低程度,則取決於出錯、出事的概率與損失程度。舉個簡單的例子,地鐵、高鐵站、飛機場的安檢要求逐步提升,恰恰就是越往後,其出錯、出事的損失程度就會越大。誰都知道,撤走安檢,可以極大提升這些場所的通行效率,可是,大家更明白,沒有安檢,誰也不敢承擔萬一出事帶來的損失與傷害。

有人會說,司機見色起意,搶劫殺人的案件又不是第一起,即使是過去的正規出租車也並不是沒有過先例。但是,這裡面同樣是一個大範圍下對於概率判斷與預防的問題。即使是臨時起意的犯罪行為,罪犯同樣會有著最基本的內心博弈過程,也就是感覺自己越缺乏監督與監管,則動機實施的可能性就越大。

順風車雖然不是滴滴們首創,但是它卻通過互聯網手段,讓這樣一種原本只是小範圍內、少數熟悉的司機們之間相互調劑交通手段的一種方式,推廣併成長為一種標標準準的公共服務項目,這其實就意味著我們對於它的運行效率與預防其出理概率之間的平衡工作要做起來了。

這件悲劇發生之中,就已經有媒體通過記者的親身體驗,發現了滴滴在順風車司機的申請、審核與後續監管方面存在的巨大缺陷。換而言之,在全國如此巨大的市場中,哪怕只有10萬分之一、100萬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可能被一些企圖從事犯罪行為的人所關注到,如此草率、簡單的審核流程,的確是非常之不該啊!

這件事假如被害人只是自己隨便攔下的車、又或者只是叫的黑車,最終還是出了問題,也就不會有什麼抱怨與譴責的地方了。我們舉一個例子,曾有人倡議,讓萬一迷路的孩子就近尋找公交車司機求助,原因就是在於大家對於公共服務行業的依賴,並這些從業者上升到局部與警察同等的位置。

我們自己也會有類似的經歷,半夜時分、郊區地段,在出租車、網約車、私家車及黑車之間,我們如有可能,都會盡前面的選擇。原因就是出租車與網約車都已經成為了公共服務行業的一部分。大家願意放下許多條件,接受這樣的方式,就是因為信賴與信任。

科技的進步以及對傳統及落後方式的替代,並不能只是局部的提高與進步,就如網約車對於傳統出租車行業的革命,可以宣稱自己效率的提高、費用的下降以及各種方便程度的提高,但是,絕對不能放鬆對於乘客安全的保證。這方面有任何的退步,都不能被認為是整體創新的成果。

最新的消息說,滴滴已對順風車平臺業務進行全國停業整改一週的安排。但願21歲的空姐用生命換來的這種反思與警示作用,能夠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