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深度:擴大內需就意味著啟動房地產?答案並非如此

時過境遷,從08年金融危機已過十年載,在全球主要央行通過貨幣寬鬆推動下,經濟差不多已經漲了十年,而如今,

全球主要央行已經開始啟動或考慮貨幣收緊及不在寬鬆,也正在此期間,國際政治經濟關係更加錯綜複雜,一些不確定經濟風險席捲著各大經濟體。

今年,我國經濟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不動如松,才能化解各種不確定風險帶來的衝擊,才能保持經濟穩中向好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央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下一步我國經濟將要怎樣去部署?

深度:擴大內需就意味著啟動房地產?答案並非如此

調結構與擴大內需

會議要求中提到:“首先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同時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

三大攻堅戰是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其中今年的重頭戲將會是防範金融風險。要求中涉及到調控我國經濟的兩大手段,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多體現為減稅降費以及對鄉村振興、環保、民生等的支持,從目前的經濟情況看,後續仍有進一步的減稅政策出臺。貨幣政策穩健中性體現在保持市場流動性鬆緊適度,多說一句,近期央媽忽然降準,並不是釋放貨幣寬鬆的信號,央媽強調了貨幣穩健中性,並且錢一大部分對沖掉了,另一部分強調支持小微企業,在防範金融風險以及去槓槓取得一定成效時,放水很容易摧毀這幾年所積累的成效。

深度:擴大內需就意味著啟動房地產?答案並非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要求中提到“持續擴大內需”,這一句話很重要,很多人想到擴大內需就意味著啟動房地產?我個人完全不敢苟同,從當前拉動我國經濟的角度來看,外需拉動經濟受到海外不確定風險的衝擊已經疲軟,當前擴大內需成為拉動經濟的必然選擇,(2017年GDP增速為6.9%,其中,內需貢獻了6.3%,淨出口獻了0.6%),擴大內需怎麼擴大?會議中提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支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繼續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降低企業融資、用能和物流成本。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也就是說擴大內需要圍繞著以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側重點在新經濟產業發展。

換個角度來看,前幾天央媽降準,喊著要支持小微企業,並納入銀行的執行考核(MPA),況且,央行對我國金融機構全面統計工作只是開始,有了全面的統計數據,有些資金想要渾水摸魚的往不該去的地方跑,那麼會得到監管部門的強力整頓。

深度:擴大內需就意味著啟動房地產?答案並非如此

綜合來說,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結構性去槓桿,國內外經濟形勢所迫,都表明擴大內需不會重複過去的“大水漫灌”,而從現有的跡象來看,頂多是“精準滴灌”,央行有能力讓釋放的資金流進想要流入的行業,這些行業的發展都遵從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中高端製造業,新興產業,小微企業,環保、扶貧),最主要的一點是要按照上面會議的要求來擴大。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造成的危害至今歷歷在目,這把夜壺現在哪能說用就用?當前國內經濟遇到的困難,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而要克服困難,著力點是立足國內經濟,防範金融風險,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中高端製造業的發展(包括但不限於推動創新,科技研發,新產業的發展,同時給企業降稅降成本)。今年經濟需要付出更艱苦努力,任重而道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