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黑鷹直升機為什麼被稱為多面手?

123觀察室


1981年2月,美國軍隊改進成功的UH-60A的第一次飛行,用於戰場檢測和攔截目標。飛機的最明顯的特徵是增加了一個方形的天線架飛機的肚皮下安裝遠距離目標搜索系統的雷達系統天線由摩托羅拉生產。當飛機飛行時,主起落架縮回,雷達天線開始轉動以搜索戰場。但後來,美國陸軍決定加入E-8聯合美國空軍,所以SOTAS取消了1981年9月。雖然美國陸軍取消了UH-60B,還重建了相當數量的UH-60A後,並安裝了一個電子戰系統稱為快速固定IIB(快速修復IIb)和戰場監控設備。改造後,這是eh-60c統一編號,eh-60c樣機試飛,早在1981年9月24日,美國陸軍原先想購買130架飛機,但現金短缺的條件下,只有66 eh-60c修改Talak系統,在1988 eh-60c交付最後一架。EH-60c有兩個大的偶極天線和一個能在機身後部使用鞭狀天線。機器上有兩個無線電操作員,增加了普通直升機上不尋常的數據鏈。進入90年代後,美國陸軍 EH-60c升級。升級後的EH-60L是黑鷹。黑鷹採用了更強大的發動機,航空電子系統也得到了推廣。然而,這些改進未能繼續由於EH-60c退役。

1998年,有9架UH-60A被改裝成了政要人員運輸機,這些飛機隸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直升機第1中隊即HMX-1,駐地為弗吉尼亞,用於替換原先的UH-1N,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唯一的黑鷹系列。首架VH-60於1988年11月交付。美國海軍陸戰隊為其取的綽號為白鷹,這些白鷹採用了海鷹SH-60B的飛行控制系統,機上增加了一名無線電操作員,操作機上的一些保密通信系統,機頭的雷達罩內增加了一具全天候彩色氣象雷達,機內的航電設備得到相應的提升,政要人員乘坐的艙室得到了裝修,機組成員由正副飛行員、機長、無線電操作員組成,機艙內能裝載10名乘客。該機能夠在2小時內快速摺疊,然後裝到C-5A/B或者C-17的機艙內。原先該機的編號為VH-60A,主要用於運輸美國總統、副總統等政府要員,1989年11月3日編號統一改稱為VH-60N,專用於運輸美國總統,外界稱其為陸戰隊一號,機身統一為白色和綠色塗裝。該機將服役至2015年,如果經過升級的話,又肯定能服役至2025年,使用壽命7500飛行小時。

 美國海軍在SH-60F基礎上經過改進開發了HH-60G援救鷹,美國海軍對其任務的定義為搜索救援、運輸海豹隊員執行特戰任務、反艦,當然在和平時期也用於執行後勤補給任務,例如運輸郵件和人員,事實上,由於該機的機艙相當寬敞,所以美國海軍士兵一般非常歡迎該機上艦。該機有4名機組成員,機艙內能夠搭載8名乘員,緊急情況下能夠搭載10名乘員。該機由於必須深入地方領域營救飛行員,所以該機能夠攜帶的武器類型範圍相當的廣,可以是兩挺M-60D/M-240機槍或者兩挺GAU-17A,另外該機可以攜帶4枚海爾法導彈或者毒刺空空導彈、小牛空地導彈等等武器。而且,為了能夠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該機配備有先進的夜視器材,而且該機裝備空中加油探管。HH-60H的原型機在1988年8月17日首飛,次年開始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定購數量為45架。

  1986年,美國海岸警衛隊選擇了西科斯基公司的HH-60J作為其使用多年的HH-3F,主要執行搜索、海洋環境保護、打擊海上犯罪等。1990年3月開始交付,該機裝備本蒂克斯公司的RDR-1300搜索和氣象雷達,機身右側裝有絞盤,可以起吊272公斤重的物體,機上總共4名機組成員,正副駕駛,隨機工程師和救援人員。在加裝3具副油箱時,該機的作戰半徑可以達到480公里。海岸警衛隊總共接收了42架HH-60H,該機採用了醒目的紅白相間塗裝以能夠在最遠距離上被落難人員發現。

  HH-60G鋪路鷹是和MH-60G同時發展的多功能飛機,隸屬於美國海軍,主要任務為搜索救援、滲透、為特戰小隊補給等,5名機組成員,機艙內可以搭載10名乘員,機上裝有絞盤和繩梯,側門上裝有兩挺7.62毫米機槍。機載電子設備為APR-39A(V)1雷達告警接收機,ALQ-144A紅外干擾器等,為了能夠在敵境內搜索失事飛行員,該機裝有GPS、慣性等多種高精度導航系統,該機最高巡航速度為355公里/小時,巡航速度為250公里/小時左右,最大起飛重量9979公斤,為了延長航程,該機裝備有空中加油探管,而且機上配備自動飛行控制系統,能夠在典型飛行高度自動保持飛行高度,減少天氣對飛機高度的影響,同時,機上配備完善的夜視系統,發動機、旋翼等都配備除冰系統,加上全天候彩色氣象雷達,鋪路鷹的全天候作戰能力達到空前的水平。由於該機要求配備在甲板面積較小的海軍常規艦艇上,所以該機的旋翼也能夠摺疊。目前該機還處於工程發展階段,2007年進入服役。

  當然這裡有必要順便提及美國空軍的HH-60A和HH-60E直升機,這兩型直升機都是美國空軍早期對執行特戰行動飛機的嘗試,前者從MH-60D原型機改進,不過這兩型飛機都由於性能無法滿足要求而下馬。


利刃號


黑鷹直升機最出名的當是《黑鷹墜落》的宣傳,黑鷹直升機在美國已經服役數十年時間仍然是運輸力量的主力,正是其(1)多用途、(2)通用化、(3)性能強悍、(4)可靠性高等原因得到了“多面手”的美譽。


黑鷹直升機全稱西科斯基UH60多用途直升機,型號複雜,是一款四旋翼、雙發通用直升機。研製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是用於替代UH1“休伊”直升機的機型,1974年首飛,1976年獲得美國軍方首批訂單。安裝兩臺通用電氣T700—GE700渦軸發動機,單臺功率1165千瓦,具有三點式固定起落架,可承擔粗暴著陸,能夠適應沼澤等複雜地形的起降工作。



黑鷹直升機最大飛行速度357Km/h,實用升限5790米,航程2200Km,發動機性能的強勁讓其航程、飛行升限、飛行速度等機動性能參數都頗為不錯,尤其是飛行升限常常打破世界紀錄,而且具備很強的裝載運輸能力,座艙編制3人,緊急狀態可一次運輸20名士兵,機腹掛鉤可承載4噸重物,可以吊起一架悍馬軍車或者105mm口徑火炮不成問題。



黑鷹直升機不僅是性能強悍,可靠性高,而且通用性很強。美國已經發展了多種衍生型號,主要有SH60艦載型,HH60救援型和S70直升機,還包括MH60A特戰直升機,EH60A電子戰直升機等適應各種情況和複雜條件使用的直升機。目前各類型號建造數量達到4500多架,是世界上現役直升機中服役數量最多的直升機。



而且黑鷹直升機歷經數十年服役和不斷改進,可謂是戰功赫赫也是前路坎坷,既在海灣戰爭中大顯身手也在索馬里遭受重創,黑鷹創造的傳奇經歷是不朽的。


標槍毒刺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能把你帶回家,“黑鷹”直升機的廠家西科斯基這樣宣傳道。自1979年生產至今,已生產了4500多架,裝備美國陸軍、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以及國民警衛隊等,共3000多架,並且大量外銷,有20多個國家裝備了“黑鷹”,使用了四十多年,至今仍為頭等主力。主要型號有三種,UH-60A,UH-60M和SH-60等,主要用作運輸外,還有電子,救護,通訊,反潛,等,可以說無所不包。我國也是買過“黑鷹”的,雖然沒有臺灣地區裝備得多,但用著也是相當順手,有人講,我們自從1984年進口到現在,一直在琢磨研究,根本沒有把技術吃透。是不是不知道,我國下線直-20,已經在密集試飛,離裝備已經不遠了。直-20也會成為我國軍隊通用裝備,屬於急缺的一款直升機型號。“黑鷹”是個多面手,直-20也是,這便是我們造它的原因啊。

▲黑鷹墜落。來自2001年的電影,票房很火,因為來自真實的故事。1993年三角洲部隊在索馬里,乘坐的“黑鷹”,遭遇火箭彈襲擊,多名特戰隊員喪生,直升機經不住打擊,雖說一直改進升級,但是大將未免陣前亡,直升機頻繁使用,被襲擊也成為家常便飯。自從越戰,美國陸軍開啟飛行化模式,戰術能動性得到大幅度提高。沒有“黑鷹”之前,裝備的是UH-1“依洛魁”,至今一直在改進,捨不得放棄。“黑鷹”入役裝備幾十年,用著非常順手,替代它的機型,猶未出世,2011年抓捕本拉登,一架隱身版“黑鷹”墜落,殘骸匆匆來不及收拾,就撤離了現場。據美軍估計,依現在“黑鷹”技術狀態,再飛個二十年沒事。一再改進的“黑鷹”,性能越來越好,非常成熟穩定。直升機都是用出來的裝備,經過大量檢驗,性能才會有不斷穩步提升。

▲極地營救。1997年底,藏北遭遇特大雪災,上影以此為背景,2002年出動進口“黑鷹”,上演了一部雪地救援故事。故事當然不同於現實,情節細膩才會感人,“黑鷹”於其中的表現相當精彩,遭遇亂流乾擾,墜落在峽谷裡,飛行員犧牲,但直升機完好無損。當時的“黑鷹”,唯一一型可飛進西藏的直升機,以後又從俄進口了米-17高原型。再以後我國自主研製的直-18也可在高原使用。直-18改進自直-8,改進不小,有稱中國版AW101,只是體積龐大,不能方便軍艦部署。因此我國在發展多年的技術基礎上,開展攻克,打造了直-20這一三軍通用型號,極地營救不再是夢。有人講,它長得有點像“黑鷹”,其實長得像並不等於是,直升機構型都差不多,我們不過使用了成熟的技術而已。

▲多面手。因何“黑鷹”成為多面手?十噸級,非常適合執行任務需要,它不大,不似重型直升機,如“支努干”,2011年在阿富汗,被擊落,死了17名海豹突擊隊隊員,運載人員太多,由於其脆弱性,在前沿一線傷之不起。太輕如OH-1“小鳥”,只能搭載一個戰鬥小組,又會苦於兵力投送不足。太大了不方便前線戰術運輸機如C-130運送,也不適合軍用艦艇搭載,所以世上十噸級軍用運輸直升機,發展最多也最好,法國有款“超級美洲豹”,歐洲研製出NH90,俄羅斯一直把米-8改進升級不斷,中國發展直-20,也出於同樣目的。十噸級,正是陸軍航空兵的主力,發展從未間斷,美國打造了第四代十噸級S-92直升機,也不能取代S-70“黑鷹”的位置,發展mv-22“魚鷹”和V-280“勇士”,也不能代替“黑鷹”。


魂舞大漠


黑鷹直升機有太多的衍生發展型號,能夠執行運輸、搜救、電子戰、通信、對地攻擊、反潛、戰場救護、特種戰、要人運送等諸多任務,因此就成為了多面手。

黑鷹的美軍通用型號包括UH-60A、UH-60C、UH-60L、UH-60V、UH-60M及其升級版以及為海軍陸戰隊生產的CH-60E等。

電子戰型的有EH-60A、EH-60C、EH-60L等,醫療救護型UH-60Q,特種戰型HH-60L、HH-60M、HH-60U、HH-60W、MH-60A、MH-60K、MH-60L、MH-60L DAP、MH-60M、MH-60隱身型等,要人運送的VH-60D、VH-60N,出口版的UH-60J、UH-60JA、UH-60P、AH-60L戰鬥型以及以S-70A為名的龐大出口系列。

海軍版的包括SH-60B、SH-60F、MH-60R“海鷹”反潛/水面戰直升機,出口日本的SH-60J/K反潛直升機,HH-60H“搜救鷹”,MH-60S“騎士鷹”;海岸警衛隊配備的HH-60、MH-60“松鴉鷹”;出口的海軍型S-70B、S-70C、S-70L等。

在美國的陸、海、空軍和海軍陸戰隊、海上警衛隊都裝備有黑鷹或衍生型號,另外還出口給近30個國家和地區。不過,黑鷹及其衍生號的生產量並不是很大,總共為4000架左右,與蘇/俄米-8、米-17的17000多架相比差得很遠。

黑鷹在設計思想上是與早先的UH-1相似,注重人員運輸,是一種空中的戰場出租車,所以沒有采用高尾梁設計,而是低尾梁設計,沒有尾門。由於發動機功率大,黑鷹的高原性能相當出色,這點即使是俄羅斯專為高原使用改進的米-17V5也比不上。黑鷹的衍生型號眾多,是因為美軍在裝備發展上很重視通用性。(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