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火爆的借力賺錢項目 衣鉢先生

有位大學生問我,當年是什麼動力讓您辭掉公職,選擇創業。

他在做水電施工員,不想將來一輩子泡在工地上,問我要不要創業。

小時候讓我最痛苦的事就是選擇,因為每次選擇都無一例外的選錯。

我就自作聰明,選我認為錯的選項,這次應該對了吧,結果還是錯。

後來才明白,命運根本就不是二選一,答案也不是對錯各半,也許全是錯的吶。

人生如打牌,抓什麼牌不是關鍵,技術好一把爛牌也能打的行雲流水,沒有技術,一手王炸也被打的落花流水。

選擇工作還是創業,最終靠的還是個人能力,有能力,放在哪裡都會發光。

先要考慮安身立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才有精力著眼未來,沒誰規定上班就要上一輩子。

創業就像一顆種子,要等到各種因素具備,自己就會生根發芽。

寒冬季節,要做的只有蟄伏。

我寫過很多屌絲逆襲的創業故事,包括我當年也是從吃不上飯的青飄,一步步走到現在。

華麗轉身符合文學需要,現實中大可不必這樣,沒必要把自己搞的破釜沉舟、向死而生的樣子。

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積累社會經驗和個人財富。

在工作中不斷拓展人脈,不定遇到哪位貴人拉你一把,命運就改變了。

求助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成大事者都是善於借力的人,黃渤若不是遇到高虎,還是個跑場子的酒吧歌手;周杰倫若不是遇到吳宗憲,還是個屌絲青年;馮小剛若不是遇到王朔,還是馮褲子。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就是巨人,關鍵是巨人為什麼要讓你站。

小時候父母教我們不要吃虧,走向社會才會發現,大家都喜歡樂於付出的人,如果一個人處處佔你便宜,你也會遠離他,如果一個人處處為你付出呢?

可想而知。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付出也是一項積累的事,就像小時候積累的知識,好像也碰不上用場,當你走向社會時才發覺,多學一樣本事就少求一次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火爆的借力賺錢項目 衣缽先生

借力,不單是人生經驗,在網絡項目中也廣泛應用。

最早的名人借力,還是博客時代,有人把名人博客都羅列出來,名人發佈文章時,就第一個搶樓留言,天天如此。

名人有百萬粉絲,一樓的曝光量也是巨大的,不出一月,也成了名人。

同樣是搶樓,有人留言內容都是精心編寫的,比如替樓主註釋名詞、科普知識,是加分。

有些人是盲目的搶,就背離了搶樓的意義。

微博興起時,名人借力的策略也升級了,微博上有周杰倫的賬號,也會出現周杰倫粉絲團這樣的賬號,也能積累粉絲幾十萬,這也是借力方式的一種。

馬蓉出軌風波,有人冒充馬蓉爸爸申請微博賬號,公開離婚真相,藉助出軌熱點事件,迅速吸引幾十萬人關注。

要找百萬粉絲的一線明星,基數夠大才能引來人,幾萬粉絲的小明星,引到這兒也幹了。

借力名人,借力熱點,這種模式從沒過時,只是在一個平臺衰落,遷徙到另一個更火熱的平臺。

比如,眼下火爆的抖音。

抖音火吧,你會發現很多名人開通了抖音號,有真李逵,也有假李鬼,借力這件事演變的更加瘋狂。

普通人發個視頻能獲得上千粉絲關注,註冊個名人號呢?

大偉3月份跟我說,有個抖音假名人的項目,抖音上註冊了假名人號,再去微博找到這個名人的真號,把真號裡的圖片、視頻搬運到抖音假號裡,就成了真實的抖音名人號,吸粉十幾萬。

然後再推薦某某化妝品真好,把粉絲引流到個人朋友圈,賣減肥、美容產品,都是明星推薦的,粉絲自然搶購,日賺上萬的也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