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清、濁、和三氣

清、濁、和三氣

在《太平經》中說:“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人為樞機,故當深知之。皆知重其命,養其軀,即知尊其上,愛其下,樂生惡死,三氣以悅喜,共為太和,乃應並出也。”又說,“天氣悅喜下生,地氣順喜上養,氣之法行於天下地上,陰陽相得,交而為和,與中和氣三合,共養萬物,三氣相愛相通,無復有害者。”按常規的理解,一般請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和氣生為人。

如果人之和氣變成濁氣,也就接近於死亡或就會死亡。如果能讓和氣接近於清氣,便會修煉成仙。看來夾於清濁二氣之間的和氣是多變的,其驚則變濁,虛極則清。這裡的清就是指清氣,清氣也指陽氣;獨氣則指惡濁之氣。在清濁和三氣中,它們是從哪裡產生的呢?道教認為:“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對於人而言,在這三氣中,“和氣”是最為重要的。和氣也就是混沌之氣,混沌之氣尚沒有清濁或陰陽的分別。

在《道德經》第五十五章中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鱉,猛獸不據,獲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腹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嗌不嗄,和之至。知和日常,知常日明。益生日祥,心使氣日強。”赤子不懂男女之事,但小小的陽物能發強,就是因為其和氣充足所致。嬰兒所具有的和氣,就是混沌之氣,這種氣不具有陰陽的分別,就如同嬰兒的聲音,根本分辨不出男孩還是女孩,如果分辨出來,那就不稱之為原初的混沌之氣,或者說是先天的混沌之氣。

和氣是萬物所具有生命力的一種體現。也就是說,道教對“和氣”的運用多是對生命而言的。對於萬物而言,有和氣的流動,萬物才能自我繁行生息;對於人類而言,身中有和氣的存在,才能有生機的存在。這也從中透射出“和氣”對生命的重要性。如漢朝時的河上公在他所運用的有關於和氣的例證中似乎特別強調“和氣”是容易離去的,譬如“好聽五音,則和氣去心,不能聽無聲之聲”;“和氣去於中,故形體日以剛強也”。這裡的“和氣”當為中和之氣,“中”可以解釋為身中,也可以解釋為心中,身(或心)中之氣當柔和才能得以長生。

然而人的生命的壽天長短是不同的,是有所區別的。試想,許多人都生活於同一個環境中,其壽夭長短不應該有太大的差別,可是生活中卻是不同的。在道教看來,不同的原因在於人所稟持氣的多寡的原因所致。如“稟氣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則生賢聖,得錯亂汙脬則生貪淫也。能知天中復有天,真氣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謂知道要之門戶也”。“守中和”,可以理解為守中和之道,也可以理解為守中和之氣,知道如何守中和之道或氣,才能打開道的門戶而進人到道的世界中。也許有人會說,不是說人身中有道嗎?怎麼還要進人到道中呢?道確實無處不在,但它的存在,並不等於每個人都進入其中,這就象徵我們喝進肚子中的水,肚子中有水,但我們並沒有進人到水中。

值得一提的是,道教不僅僅重視身中的“和氣”,還由此而引伸出不要兵革以求得“和氣”。如河上公說:“兵者驚精神,濁和氣,不善之器,不當修飾之。”兵革容易使人的精神受到驚嚇,因驚嚇,會使身中的和氣變得渾濁起來,變得渾濁也就等於和氣離開人的身體,離開人的身體,人的生命自然也就行將結束。人的生命的不存在,尤其是因兵革而不存在是不值得的,這在道教是絕對反對的,因為道教是重生的。對於不倡導戰爭而追求和平的道教來說,認為兵革是不善的,不應當修飾它。

若從“兵者驚精神,濁和氣”中分析,“和氣”是易變的。這種易變的思想在《太平經》也有論述,其說:“夫和氣變易,或前或退,故下上無常。”可見,和氣容易因精神的受驚而變得渾濁起來,變得渾濁自然也就不是原來的和氣,而變成濁氣。成為濁氣,人也就接近於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