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上空軍航空大學的學生如果飛不了畢業之後會幹嘛?


飛行員的培養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淘汰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會有學員因為身體、心理或其他原因被淘汰,淘汰的飛行學員,自然也就開不了飛機。



這些淘汰的學員都去了哪裡,最後都在幹什麼,這不是你自己說了算,每一批淘汰的飛行學員,都是統一分流到空軍其他院校學習。至於學什麼專業,最後從事什麼職業,雖然說學的專業都一樣,最後從事的職業卻大相徑庭。我曾見過飛行學員淘汰後學指揮(戰勤參謀)專業、財務專業的,一個學財務的朋友最後當了裝備管理科長,在這個崗位轉業,另一個當了航材軍械科長。在部隊仍然有淘汰的飛行員,按規定不能很快轉業,一個朋友改行當了訓練參謀,另一個改政工,如今已經進入領導幹部行列。


軍官在部隊的“選擇”,主要是上級或領導的選擇,個人可選空間很小。再說,一個初級軍官,你也未必能看準哪個崗位真正適合你、發展空間更大。本老兵軍旅二十多年,所學專業在畢業半年後就被“作廢”了,領導不斷讓我改行,從基層到團機關、再到師機關,不斷改行也在不斷進步。關鍵靠自己,但伯樂的作用不可忽視,專業是什麼真的不重要,組織領導協調能力很重要。

如果因為身體,特別是心理原因停飛,別想著進民航,有些疾病和恐懼,到民航也是不能飛的。每個人到底適合幹什麼,自知很難,伯樂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李連明


航空院校出來可以說大概有兩種情況吧。

第一種還還立足與本專業,從事與航空有關的工作。既然是立足於航空專業,那首選自然是航空公司,再者是機場、物流公司。航空公司的主體部門可分為四大模塊,分別是飛行、機務、空乘、運控(籤派),貨運航空可以除掉空乘。這四大模塊都是你可以選擇進入的目標,當然都是要求非常高的,飛行員要求不用說你懂的,機務這塊如果你是學飛機維修這塊的那才行,運控一般一般都需要本科以上的航空類院校出來的同學才有資質進入,不然你根本看不懂飛行計劃、航線等等啊。當然航空公司也還有高大上部門可以選擇比如人資、財務、安監、質量,還有一個最辛苦的就屬地服的寶寶們了,風裡來雨裡去,不管是保障航班還是面對旅客那都是一把手,值得讚美!

機場的情況大致和航空公司差不多有運控指揮中心、地勤、國內國際值機等等,

物流公司則是具有自己航空公司的大企業了,像國際的就有UPS、Fedex、DHL等,目前國內物流公司擁有自己的航空的企業只有三家分別是順豐航空、郵政航空、圓通航空。

第二種是同學們出來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大學時的專業,想棄坑。小慶哥只想說如果想棄坑就趁早,結合自身情況與愛好,慢慢探索,最後瞄準自己中意的行業與目標去拼搏!360行不非得釘死在某條路上。

小慶哥自己的觀點是:我們既然是航空院校畢業的學子,那我們還是要爭取為民航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不要過早放棄大學的專業,爭取進入航空公司,至少也應該做到我曾來過!

想了解更多有關民航的寶寶們可以私聊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