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當大家把關注點放到自動駕駛、固態雷達等大概念時,很多廠家和供應商已經潤物細無聲的完成了智能駕駛座艙的研究和開發。隨著智能汽車的發展,除了車聯網、自動駕駛外,另外一個開始逐漸受到關注的熱點就是智能座艙。雖然業內對智能座艙尚無明確定義,但從廣義上來說,智能座艙包括液晶儀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VI、車聯網,以及人機交互等。今天的文章當中,我們就來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的發展方向,畢竟,“智能”才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標籤!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怎麼樣才能稱之為未來智能駕駛座艙?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智能駕駛座艙代表著汽車電子的未來發展方向,也帶來了如控制技術、平臺開發、軟件應用、信息安全等命題。面對未來汽車自動駕駛化的新趨勢,手握方向盤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充分利用行車的時間,把效率達到最大化,這才是所謂的“智能駕駛座艙”該乾的事兒!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所謂“座艙”,是最早從飛機的駕駛座艙中演變而來,飛機的駕駛座艙和普通汽車的駕駛室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成百上千的操控按鈕都需要飛行員經過長期複雜的訓練才能完成這個操作,所以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發展,逐漸成為飛機駕艙的一部分,將這個理念演變到我們的汽車裡邊來實現,就形成了汽車的一個數字智能駕駛座艙的一個概念。

  汽車駕駛艙的交互現狀是什麼?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汽車HMI(人機界面)被智能手機所替代,傳統汽車的人機交互以中控屏為核心,UI設計老舊,按鈕和觸屏的交互方式安全性低,難以滿足行車駕駛需求。很多消費者單純只是注重車內的中控屏存在還是不存在,而忽略了其內部的流暢度以及智能化的程度,這就造成目前汽車HMI(人機界面)被智能手機替代的局面,駕駛員大多通過智能手機來操作車載應用。因此,中控屏幕價值被大幅降低。

  副廠現象嚴重,“重尺寸,不重品質”

現如今,不管是豪華品牌也好還是中國品牌也好,都非常喜愛把一個大屏放在中控屏上,如果在以前8寸的屏幕都感覺非常大,可是現如今10寸的屏幕還覺得不夠用。無疑使用中控大屏的確可以帶來一些感觀的提升,提升了車內的B格,也增加了本來就該存在的科技感。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消費者被“大即是美”的概念長期誤導。如今汽車大屏改裝可以說是改裝店利潤最高的一項產品之一,眾多車友紛紛放棄車內的原廠屏幕,花上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去改裝店改裝大屏幕。沒錯,“特斯拉式大屏”確實帶動了一波時尚的潮流,看上去非常具有科技感。但是,研發出一款中控大屏,不僅要有B格,實用才是真正的王道,一味的追求尺寸,不注重界面的清晰度以及流暢度等問題都一直在困擾著廣大消費者,智能化發展才是未來的方向,並不是以單一的一個配置而存在!

智能化發展必將成為大趨勢

  智能化發展必將成為大趨勢!

汽車電子化、互聯化的發展,讓車輛的智能化有了新的著陸點。與困難重重的自動駕駛不同,智能駕駛座艙的研發相對更簡單,得到產品也更快,理念也更清晰,因此各個廠家可以快速研發與自動駕駛相匹配的智能駕駛座艙。另一方面,即使自動駕駛的發展跟不上智能座艙的步伐,先進的座艙理念仍然可以下放到現階段量產車上,提高了乘客的乘坐舒適性和安全性,也能展現自家的技術底蘊,這也是為什麼各個廠家熱衷於研發智能駕駛座艙的因素之一。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此前,東風風神智能網聯服務品牌WindLink發佈,東風風神WindLink歷經三代研發更迭,終於在最近讓我們看到了WindLink 3.0的真顏。這套系統採用了最新的硬件,解決了目前許多車機系統遇到的問題,操作卡頓的現象全部得以有效的解決,對於車機系統來說,絕對算得上領先水平。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WindLink 3.0還做到了一個“第一”,第一個無需下載APP即實現全功能應用的人工智能車載系統。隨著智能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機交互系統都在向智能手機方面去發展,只有真正的實現智能化,我們車內的娛樂生活才能達到“好玩”的狀態!

  科技、智能、人性化,定義未來汽車人機交互新體驗

智能駕駛座艙,即以多屏融合(液晶儀表+HUD+中控屏+後座娛樂)實現的交互體驗。多屏互動在未來有望由一顆芯片提供運算能力輸出,以UI創新設計和CAN總線協議打通為基礎,通過液晶儀表、HUD、中控屏及中控車載信息終端等載體,實現語音控制、手勢操作等更智能化的交互方式。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納智捷(杭州)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市場部副部長程文浩

4月25日,納智捷(杭州)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市場部副部長程文浩在北京車展接受了愛卡汽車專訪。他表示,本次北京車展納智捷帶來了AI智能概念座艙產品,主張為消費者打造更加智能、前端、安全的新產品。AI智能座艙的概念會運用到納智捷未來的新產品上。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作為一款華人首創的變革性產品,納智捷全新概念車及 “AI智能概念座艙”打造了“從2D到3D,從眼見到眼見為實,從傳統的配置到AI智能,從使用到為我所用”的全新駕乘體驗感官,全維度滿足消費者需求。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流線型設計的車身有效減小風阻係數,這也是未來的設計方向,隨著衝壓技術的提高,大麴面車身製造工藝成本將有效降低。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前臉採用更為大氣的一體化設計,科技感十足,在它身上我們可以窺探部分未來家族設計語言。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碎片分離式前大燈設計充滿未來感,速度將車體碎片化,將造型設計賦予能量感。

搭載納智捷AI智能概念座艙的車型也將成為國內率先運用無儀表盤設計的量產車型。“ARD可視化情景增強駕駛輔助系統”技術成像距離2m,成像大小為120*60(mm),可確保眼睛無需頻繁變焦,這一設計讓各項行車數據處於駕駛者平行視線,不僅使駕駛者徹底遠離“低頭族”,還極大地提升了駕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駕駛者可根據自己的開車習慣,選擇ARD界面交互模式,在不同行車路段(一般街區/高速公路)及行車時段(白天/夜晚)時,可自行切換版面模式達到最佳駕駛。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車聯網功能不斷豐富,如智能家居互聯功能,這項功能以智慧科技將人類從單調、繁重的駕駛任務中解放出來。通過一塊屏幕,使傳統的“車內生活”發展為“萬物互聯”的信息化生活成為可能。

平臺系統端,納智捷也推出了更加易用、更加開放、可升級的L-OS系統。L-OS的定義就是LUXGEN的豪華智慧、給你無限的可能性、用全新佈局的方式、提供永無止境的需求滿足。整套系統在UI上提供消費者個性的設置選擇,更加符合用戶的日常手機操作邏輯,並支持更多應用APP的直接下載和對於智能家居系統的互聯互控,為了更好的不斷提供更新的科技支持,L-OS還將提供OTA遠程系統升級服務。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AI輔助駕駛系統”也在首發的概念車上配備到位,包含替換傳統換擋機構、S-Shift超便捷方向盤換擋,通過觸控切換按壓各個擋位,讓車主體驗到方便和便捷的操控,更添駕駛樂趣。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目前出現的問題應當怎麼樣應對?

  汽車智能網聯存漏洞,應當怎麼樣解決?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對於近期已經發現的汽車智能互聯網存在的漏洞,其中包括了TSP平臺、車機IVI系統、CAN-BUS車內總線等,這些漏洞有的可以遠程控制汽車,甚至可以對人身造成傷害。而這一系列汽車安全事件的頻發不禁讓人唏噓:汽車系統的安全之路在何方?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2017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發布《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將智能汽車作為重點內容,提出了不同等級的智能駕駛系統,2020年和2025年的新車裝配率要求;據國家發改委預測,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新車佔比將達到50%,達到千萬級,屆時我國將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第一大國。在這一發展背景下,信息安全無疑是智能網聯汽車安全的重中之重。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近年來車聯網被廣泛應用於智能交通系統中,未來需要在智能車聯網領域構建以人為核心的防禦體系。將信息安全融入到未來智能汽車電子電器架構中,幫助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建立一套防禦、分析和響應的安全體系,應對智能網聯汽車網絡攻擊事件。

  國內外安全標準加快制定進度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國外、國內的汽車信息安全標準制定工作也在積極進行中。國際ISO/SAE在進行21434(道路車輛-信息安全工程)標準的制定,該標準主要從風險評估管理、產品開發、運行/維護、流程審核等四個方面來保障汽車信息安全工程工作的開展。該標準將於2019年下半年完成,預計滿足該標準進行安全建設的車型於2023年完成。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此前,在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報告中提出了關於增強汽車信息安全能力的四點建議,首先,汽車製造廠商應組建信息安全團隊或組織,培養專職的人員牽頭信息安全工作,將後臺和前端放到一起共同協作解決信息安全問題,為全面防護打下良好的基礎。二、進行合理有效的威脅分析。三、控制上線前產品安全驗收環節。四、各大汽車廠商、供應商、安全公司貢獻自己智慧和能力,在國內汽車智能科技領先的條件下,引領國際標準。

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是什麼?

  智能駕駛座艙或拉動整個電子行業發展

2016年3月16日NVIDIA®(英偉達™)宣佈首款針對深度學習神經網絡設計的嵌入式超級計算機NVIDIA Jetson™ TX1正式登陸中國市場。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主機器人系統、無人機、移動醫學成像的開發者和愛好者,均可以通過指定代理商(淘寶)購買。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在此前曝光過的英偉達的規劃中,智能駕駛座艙與無人駕駛業務要共同發展。未來汽車芯片主要有兩枚,一個是智能駕駛座艙芯片,一個是無人駕駛芯片,兩者都至關重要。英偉達預測,未來智能駕駛座艙芯片對應市場空間(2020年)不小於無人駕駛,其已將智能駕駛座艙與無人駕駛的芯片業務並重。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智能化、自動駕駛將成為智能駕駛座艙的大方向

在智能化已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大勢所趨的當下,國家發改委發佈了關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公告中指出,發展智能汽車,推動新技術應用,有利於促進以汽車為載體的芯片、軟件、信息通信、數據服務等產業發展,加速汽車產業轉型超越,打造智能汽車乘行經濟新模式,構建數據驅動、跨界 融合、共創共享的數字經濟,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同時提出,到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到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範運行取得成效。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根據徵求意見稿,到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到 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範運行取得成效。智能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 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

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全面形成。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人–車–路 –雲”實現高度協同,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基本滿足智能汽車發展需要。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眾多車企開展合作,發力智能網聯

4月12日,騰訊與長安汽車正式簽署智能網聯汽車合資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車聯網、大數據雲等領域共同打造面相行業的開放平臺,為汽車行業提供成熟、完善的智能車聯網整體方案,促進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為車主提供更加便利、智能的出行體驗。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據瞭解,此次騰訊公司與長安汽車將以合資公司的形式,打造更開放的基礎操作平臺和硬件平臺,著重開展與智能車聯網整體方案提供和運營服務相關的一系列業務,以加速汽車智能化的推廣普及,全面覆蓋車主的出行生活。此外,新公司的車聯網產品將搭載在長安汽車最新車型上並於今年內發佈。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騰訊與長安汽車成立的合資合作平臺本身都是開放性的,也將歡迎更多的整車企業和技術公司加入。

  推動技術公司與傳統工業共同發展,加速傳統車企深度轉型

4月2日,百度與重慶小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康股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上,小康股份宣佈成為百度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合作伙伴,將深度參與Apollo生態的搭建和推進。雙方未來將在自動駕駛、車聯網、雲服務、品牌推廣及創新營銷等領域展開多維度的深入合作。在自動駕駛領域,雙方將於2020年前後,實現Apollo Pilot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L3級別的車型量產;於2021年前後,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車型量產。在車聯網領域,雙方將打造具備深度學習能力的AI智能網聯汽車。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百度與小康股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百度公司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 李震宇

百度公司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表示,作為國內最早研究自動駕駛並將之付諸實踐、將之真正落地的企業,百度一直希望能夠與各地政府、社會各界緊密合作,讓自動駕駛在全國遍地開花。而牽手小康股份成為親密戰友,意味著百度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跨出了重要一步。百度與小康股份的簽約只是起點,未來的路還很長,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共同見證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的“變道超車”與崛起。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小康股份董事長 張興海

小康股份董事長張興海表示,此次與百度的合作,對於小康股份的戰略轉型,具備重要的意義,有利於小康股份依託智能化、大數據,用快速迭代的方式,重塑汽車產業鏈條。完成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從製造傳統汽車到製造新一代智能電動汽車,從單純生產汽車到全面提供智能出行解決方案,從傳統車企到高科技智能車企的深度轉型。

  傳統車企集中發力,讓智能定義新生活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紅旗智能駕駛艙非常具有未來感和科技感,不但擁有全場景Face ID識別、AR合影體驗、MR混合現實體驗等“黑科技”本領,還能實現全語音人機無障礙交互,甚至能根據參加者衣著變化推薦不同音樂,不但“懂你所說”,連你不說的,他們都能懂,可以稱作“有情商的智能”。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紅旗智能駕駛艙搭載了一個硬件平臺,無縫支持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數字儀表以及車載導航儀等多個高清屏幕的使用和互動,消費者可以非常便捷地使用各種先進配置,可謂集智能駕駛、AI、語音交互、人臉識別、智能遠程遙控體驗等多樣現代智能技術於一體,充分展現了紅旗先進的智能研發水準,現代汽車工業智聯趨勢。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在汽車產業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變革的趨勢下,紅旗品牌秉承技術理念,依託中國一汽的體系能力,特別是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前瞻的創新能力,為紅旗品牌注入強大技術生命力,肩負起在智能時代強大中國汽車產業的歷史重任。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中國一汽是國內早開展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企業。2011年,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紅旗HQ3進行了實際道路行駛測試,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里程碑事件。紅旗品牌非常明確規劃了其智能網聯技術發展的三個階段:2018-2020年“智能定義新安全”,2020-2025年“智能定義新生活”,2025-2030年“智能定義新出行”,並計劃在2019年推出實現L3級自動駕駛的量產車型。此次強勢來襲的紅旗智能駕駛艙,將掀起自動駕駛新浪潮。

車界觀察:看未來智能駕駛座艙發展方向!

編輯點評:汽車產業與人工智能在政府報告中高頻露面,自動駕駛更是成為最受關注的議題。科技企業的技術、資源與傳統企業的數據、應用需求有機整合成為汽車產業智能化升級的必然選擇。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智能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發展智能汽車不僅是解決汽車社會面臨的交通安全、道路擁堵、能源消耗、環境汙染等問題的重要手段,更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成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對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