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四首宋詞,感受清明時節裡不同的味道

辛棄疾《滿江紅·暮春》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

花徑裡、一番風雨,一番狼籍。

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

無說處,閒愁極。

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始今何處也,彩雲依舊無蹤跡。

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這是一首十分委婉纏綿的傷春相思詞,一位空閨女子懷念情人而又羞澀難言的情緒狀態,逼近婉約派詞人秦觀的風調。擅長於寫豪壯沉鬱之詞的作者,卻能以似水柔情寫女子的相思怨別。

四首宋詞,感受清明時節裡不同的味道

趙令疇《蝶戀花》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

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香一縷。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

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本詞是北宋詞人趙令疇創作。這首詞描寫春日閨中懷人。全詞情測纏綿悱惻,造語卻深婉空靈,意象迭起,境界迷瀠.細膩地傳達了思婦內心複雜的情感起伏。以美人自喻,自屈原肇始,後逐漸成為古典詩詞中的一種常用的寄託手法。

四首宋詞,感受清明時節裡不同的味道

蘇軾《蝶戀花》

春事闌珊芳草歇。客裡風光,又過清明節。

小院黃昏人憶別。落紅處處聞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斷魂銷,應是音塵絕。

夢破五更心欲折。角聲吹落梅花月。

這是蘇東坡寫的近十首《蝶戀花》的一首。從詞面上看,顯然是一首於暮春時緬懷親友之作。所為何人?沒有說,從所表達的情感來看,他所懷念的不是一般的親友,而是關係比較密切而又常常為他所想念的人。

四首宋詞,感受清明時節裡不同的味道

晏殊《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宋代婉約詞人晏殊所作,歸飛的燕子、飄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鳥啼,映襯著笑靨如花的少女,讓人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和青春的無限美好。

四首宋詞,感受清明時節裡不同的味道

清明是一杯綠茶。不是銀針,是毛尖類,淺嘗便一股子清氣,再深啜一口,有韻了,緩的長。人慢慢走著,走得久了就大了老了,死了。所以,清明最能閱見人世,到這一日來看,都是清淡的有些餘韻,或有回甘,或茶擱得多了,略澀了些。要不乾脆茶質糙些,無論何種水都經得住,倒走得更長久。

四首宋詞,感受清明時節裡不同的味道

多年前,楊絳先生新出版《我們仨》,我每天泡一杯綠茶慢慢讀,竟在大夏天讀出了清明味道。“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先生一個人在家裡行走7000步,寂寞也淺,思念也淡,天地也清闊,卻能把你逼得心酸起來,一隻手探入胸腔輕輕壓擠似的,你的心滴滴答答成了溼毛巾。可你看她那面龐,終是笑的。這是楊絳先生的味道,亦是清明的味道,沒有不可收拾的哀愁。

楊絳先生獨自緩緩走了很久,經得了苦難,便活成了人瑞。

清明的味道是迂迴而含蓄的,宜懷人。

你還知道哪些清明的詩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