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寻找父辈行走的足迹——汪平寻根

寻找父辈行走的足迹——汪平寻根

汪平的母亲与老战友及家人合影

2016年4月的一天,父亲接到战友老曾的电话,他们两人四十多年前的战友老汪的儿子,从西安到江油来寻找父亲的足迹,想到家里来坐一坐,听老人家讲一讲他父亲工作时的经历。

短短的几句话,勾起了父亲的无限回忆。老汪是重庆铜梁人,与父亲同为西藏兵,后一起转业到长钢。父亲分配到运输部大修车间;老汪分到长钢二分厂。后因其它原因,老汪返回老家铜梁,据说没有几年就去世了,令战友们很是唏嘘。

等了不久,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走进了我家院坝。他自我介绍叫汪平,现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工作。

见到老战友的儿子,父亲很激动,“你的样子和你父亲很像”,他看着汪平说。

汪平家里有三兄妹,他排行老二,五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全家的重担。在年幼时,汪平就知道,他唯有读书才有出路。所以,他拚命读书,后来终于考上了军校。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他的哥哥突因意外离开他们。青年丧夫、中年丧子的母亲,经受不住这巨大的打击,病倒了。“那段日子非常痛苦……但还是熬过来了”,汪平长嘘了一口气,似乎想把郁结在心底的痛苦吐掉。

“我五十岁了,前四十余年忙于生活和奔波,根本没有时间寻根溯源。五十岁之后,我开始反思过去。父亲在我的生活中是缺位的,我想知道我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我想了解他的工作,他的生活……”汪平认真地说道。

父亲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老汪当兵时的趣事,工作后的困惑,家庭的困难,小汪母亲的坚强等等,就象花园里的喷泉,一下子喷薄而出。“你的父亲是个好人!”父亲最后评价道。

激动的汪平给母亲打去电话,让妹妹陪同母亲赶到江油来,务必与父亲的老战友们见上一面。

第二天,父亲、曾叔叔和汪母见面了。阔别四十余年,他们还是很快认出了对方,五位七十八、九岁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分外亲热。

私下里聊天,汪平这样解释自己的动机。他不知道父亲是个怎样的人?母亲在子女面前也很少谈起父亲。自己有儿子后,他想了解父亲、探寻父亲足迹的想法更为强烈。从父亲的战友们口里,“你的父亲是好人!”这句评价,让他感到安慰和自豪。

第三天,汪平带着满足,和母亲、妹妹踏上了归程。此次的江油之行,为他解开了郁结三十余年的心结,父亲在他心里不再是虚幻,而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存在。

题外话:此次汪平的寻找父亲之行,其实对我个人的震动是很大的。一位年近五十岁的中年男人,通过各种线索,寻找父亲的老战友,只为想知道,父亲是怎样的人。这本身就是血源的追寻,生命的延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