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曾是淇縣風雲人物的府邸——鶴壁淇縣陳老亭莊園

曾是淇縣風雲人物的府邸——鶴壁淇縣陳老亭莊園

他曾是淇縣的風雲人物,至今仍有人對他的事蹟津津樂道;他善於審時度勢把握商機;他家大業大,有錢有勢,建造了九門相照大莊園,還曾控制了天津一週的糧價;他連娶9個老婆卻僅生一女,辛苦打拼下來的家業落入遠房侄子手中。

曾是淇县风云人物的府邸——鹤壁淇县陈老亭庄园

他叫陳金堂,號老亭,當地百姓都稱他“陳老亭”,他發家之後建的莊園,距今已有100多年。

據鶴壁淇縣董橋村黨支部書記董培禮介紹,莊園原本是個由3個院落組成的九門相照的大院落。土改時,房子都分給了窮人,後來一院、二院也陸續拆除了,如今僅留三院和一棟長工樓。

長工樓是一棟獨棟的三層樓,一樓有一間門洞,上下共20間房。三院則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四合院,由過廳房、南北廂房、堂屋組成。過廳房三層共14間,東西廂房兩層各5間,堂屋四層共19間。

相傳,這座莊園是陳老亭模仿當時天津洋樓的樣子設計的,建造時一磚一瓦都非常講究。房子的門窗設計別緻,每個門窗的周圍都有S”形或菱形的石刻花形裝飾。

過廳房一層中間是過廳門,門內有走廊,中間有兩根石柱支撐,石柱之間原本還有一架屏風。

“已拆除的兩座院落也是這種設計,僅過廳房上就有兩道門。加上各院的堂屋正門,三座院落剛好是九門相照。”村中81歲的老人郝金義說,整座大院當年在村中如鶴立雞群,威嚴地俯視著這片土地。

陳老亭是如何發家的呢?村中不少人對此都津津樂道。

“有年麥子揚花的時節,陳老亭到縣城自家糧行辦事,走到半路突然肚子疼,便鑽到了路邊的麥地裡方便。他順手捏了一下麥穗,發現麥穗很癟,便意識到今年麥子要減產。他到了糧行,就叫人去全城收糧食。”郝金義說,那年麥子果然減產,價格大漲,陳老亭一夜之間發了大財。

“後來陳老亭的生意越來越大,在天津、道口都開有糧行,還在道口開了一家錢莊,生意最鼎盛的時候,他將天津的糧價控制了整整一週。”郝金義說。

記者注意到,過廳房的木門約有7釐米厚,推起來非常沉重。門後有暗鎖、石洞,上了暗鎖和擋門閂之後,很難把門撬開。它還有一個別致之處,就是門板和門口的牆壁之間有約10釐米的距離。董培禮說,這裡原來有個千斤閘,這道縫隙就是安放千斤閘的位置。白天,家丁將千斤閘用轆轤絞到三樓,晚上再放下來將門堵上。

這座莊園的外側,還分佈著大大小小的望口。家大業大的陳老亭的防禦心很強,不僅養了十幾名家丁,還購買了槍支等武器。

曾是淇县风云人物的府邸——鹤壁淇县陈老亭庄园

解放後充公莊園成為普通民房

就是這樣一個叱吒商界的風雲人物,卻落了個死後無人送終的淒涼與落寞。

陳老亭連娶了9個老婆,卻僅生一個女兒,女兒嫁到浚縣後不久便早亡。他死後,偌大的家業引來族人的覬覦,繼承問題也一直從清末爭執到民國時期。據《淇縣文史資料》記載,這個問題前後爭執了12年。按當時的風俗,繼承人要在陳老亭出殯時摔老盆。因繼承人遲遲定不下來,陳老亭的棺木就在莊園中停放了12年。

最終陳老亭的家業由他一個非常有勢的遠房侄子繼承。解放後房子充公,一代商界巨賈陳老亭花費心血建造的莊園,就此成為普通村民的民房。

因為許久無人居住,如今院中已長滿雜草。曾叱吒風雲的陳老亭和他的傳奇故事,仍在這片土地上口口相傳。(來源:鶴壁日報)

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