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速看,普通人的财务自由之路!

最近在知乎看到这个话题“3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做对了哪些事?”最高赞回答是出自一位叫尼克六六的朋友。详情如下:

我很幸运,我30岁就实现财务自由了,其实方法也很简单,与你是否有名校文凭没关系,与你是否在名企工作也没关系。关键在于修炼自己,锻炼自己的洞察力,察觉与感知自己内心的能力。

速看,普通人的财务自由之路!

看盘,但不炒股;看币,但不炒币。然后,只要你能像我一样降低自己的欲望到每天一个馒头一碗面,你就顺利的实现了财务自由。

玩笑归玩笑,提到财务自由,大家都热衷于一个话题“多少钱才算财务自由?”关于这个问题,财富水平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也不一样。比如,据说那个发布富豪排行榜的胡润给出的答案是2.9亿元;普通中产阶级给的答案大多是“1000万固定资产,1000万流动资金”。

然而,不得不承认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有人在网上做出了精辟的应答,财务自由是分阶段的。比如最近流行的女生版财务自由:

第一阶段:奶茶自由;

第二阶段:樱桃自由;

第三阶段:口红自由;

第四阶段:酒店自由;

第五阶段:买包自由;

第六阶段:买房自由。

男生们看到了不服气,光女生自由怎么行,男生们也不能拖后腿啊!紧接着男生版的从沙县小吃自由到退休自由15阶段财务自由也应运而生。

速看,普通人的财务自由之路!

不管是女生版的财务自由,还是男生版的财务自由,的确都折射出了人们对财务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然而,就“财务自由”的准确内含而言,上述关于财务自由的标准还是稍稍有些偏差。

所谓财务自由,是指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并非等同于单纯的收入很高或资产很多,它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具体而言,是被动收入与日常支出(开销)相比,前者的数额高于后者数额的一种财务状态。举例说明:假设你每月的开支是一千元,且你能获得一千零一元无需劳心劳力干活所赚来的被动收入的话,那你就已经达到这种人人都羡慕的财务自由了。

速看,普通人的财务自由之路!

财务自由,就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因为你有其他渠道的现金收入。当工作不再是获得金钱的唯一手段时,你便自由了。可以有足够的金钱、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比如:旅游、摄影、写书、或者参与公益事业等。

所以说,财务自由与年龄、性别、财富数额都不必然相关,它只和被动收入与日常开支的比较结果有关。如果用一个公式简单表达的话,

财务自由=被动收入>日常开支。

速看,普通人的财务自由之路!

那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该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呢?这或许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实,要实现财务自由并不困难,只要大家想要达成,都是有机会的。

如果要实现财务自由,我们首先得明确实现财务自由的原则

  1. 创造资产;
  2. 减少负债;
  3. 管理日常支出。

所谓创造资产,很好理解,就是我们要多积累可以带来被动收入的资产,诸如:

可以带来租金的房产,可以带来股息或分红的股票、基金,可以带来利息的银行定期存款,可以带来版费、专利费的图书或音乐创作,可以带来广告收入的博客或网站等。当然,对与多数白手起家之人而言,这些资产的积累,前期恐怕只能依靠我们勤奋、努力的工作来获得了。

所谓减少负债,通俗而言就是尽量减少“欠人钱财”。俗话说的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过多的负债,会令我们不堪重负,要实现财务自由更是难以企及。

而管理日常支出,就更易于理解。简而言之,就是要控制我们的日常开销,做到合理消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管理日常支出,是要做到保证正常生活品质的合理消费,并非以牺牲生活品质为代价的竭力压缩日常开销

或许有朋友提出疑问,《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财务自由”是指可以不工作,依靠投资就能满足生活所需,是否意味着财务自由就是不工作呢?人有时候很奇怪,天天上班时间长了觉得不爽,网上不是流行着一句经典语录嘛!“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要沉重”。倘若真的不工作之后,又会觉得工作挺有意思,可以和同事聊聊天,每天有动力,生活更充实,工作做好也有成就感。

在管家伯看来,财务自由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拥有选择的权利:当想工作的时候,可以全情投入工作;而当不想工作的时,也能靠被动收入满足日常所需。

速看,普通人的财务自由之路!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财务自由的内​含也已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最后,管家伯希望那些渴望财务自由的朋友们,明确方向、踏实前行,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理想生活!​

本文为管家伯原创文章,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交流~,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也可以关注管家伯财讯公众号(ID:guanjiabo1234)了解更多精彩资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