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這些高考狀元的學習祕訣驚人相似,他們從小都在堅持做這樣3件事

造成孩子學習成績差距的關鍵,不在智商高低,而在學習方法。

2018年高考開始,有備考學生的家庭一定不輕鬆,畢竟這關係到孩子多年的努力是否能有好的收穫。對於離高考還很遠的小學初中學生家長來說,又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鑑呢?

來看一下幾位高考狀元的成績:

江西理科狀元劉浩捷,具體考分:數學 150分,語文 137分,英語 140分,理綜 273分,總分700分;

貴州理科狀元李旭楊,具體考分:語文132分,數學147分,外語143分,綜合278分,總分700分;

廈門文科狀元溫晉,具體考分:語文118,數學148,英語144,文綜233,總分692分;

四川理科狀元黎雨佳,具體考分:語文136,數學150,英語144,理綜290,總分720分;

四川文科狀元塗涴童,具體考分:語文133分,數學145分,英語148分,文綜242分,總分668分;

2017浙江雙科狀元王雷捷,具體考分:語文132,數學147,英語144,物理100,化學100,生物100,總分723分。

有沒有被孩子們的成績驚到,會發現他們基本沒有偏科,每門功課成績都很高。難道是因為學霸跟普通孩子之間的區別到底在哪裡?是智商高嗎?還是學習秘訣呢?怎麼才能讓孩子取得好成績,得高分,在考試中脫穎而出?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下高考狀元都有哪些學習秘訣:

這些高考狀元的學習秘訣驚人相似,他們從小都在堅持做這樣3件事

這些高考狀元的學習秘訣驚人相似,他們從小都在堅持做這樣3件事

這些高考狀元的學習秘訣驚人相似,他們從小都在堅持做這樣3件事

這些高考狀元的學習秘訣驚人相似,他們從小都在堅持做這樣3件事

這些高考狀元的學習秘訣驚人相似,他們從小都在堅持做這樣3件事

這些高考狀元的學習秘訣驚人相似,他們從小都在堅持做這樣3件事

從中我們發現,高考狀元在學習上大致有這樣幾個共同特點:

1.從小愛閱讀,讓讀書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浙江高考狀元王雷捷說,他的童年是在書香中度過。閱讀是他緊張學習生活的調劑。他會在自己的抽屜裡放本書,做題累了倦了,就看一下。睡前讀書習慣也從未改過,雖然只有晚自習到熄燈的半小時,也會抓緊時間讀一點。

吉林高考狀元曹宇涵在10歲之前一直都在姥姥家生活,那時她就養成了看書讀報的好習慣。在高中階段,她就開始讀英文原版書,入門書是《哈利·波特》,此外還讀了《無聲告白》《移動迷宮》《分歧者》等。

杭州高級中學副校長、全國語文名師許濤曾給小學生家長做過一個講座,這樣說:“沒有閱讀習慣和興趣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卓越的人可能性幾乎為零!”

許校長提醒,新高考實施後,語文會成為拉分的一門學科,分數考得高的有130多分,而分數低的只有90多分!想一想,語文成績好的,只這一門學科,就能比別人高出40分來,這個差距是很難通過別的學科成績追平的。

甚至,參加多次中高考改卷的言芳老師感慨:當前的政治主觀題可以當閱讀理解題做了,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很佔優勢。

換句話說,閱讀不好的孩子不僅語文拿不了高分,政治、歷史,甚至需要讀懂題意的數學等理科成績也會受影響。

這些高考狀元的學習秘訣驚人相似,他們從小都在堅持做這樣3件事

2.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不熬夜,早睡早起,經常運動,再忙也不放棄自己的某項愛好。

有句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還有一句話說的是,勞逸結合。這兩點在高考狀元身上都有很好的體現。

吉林高考狀元曹宇涵每天都堅持早睡早起,早上5點起床晨讀,6點多叫爸媽起床,晚上很少熬夜,基本十點就睡覺。

貴州文科狀元劉昱旻每天堅持早上6點50起床,晚上12點睡覺,她從不建議熬夜打疲勞仗,只是白天合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有人對2017年全國58位高考狀元做了調查,發現大多數(42名)高考狀元的興趣愛好很廣泛,而且他們都在堅持做一件事,就是再忙也不放棄運動和鍛鍊。

這些高考狀元的學習秘訣驚人相似,他們從小都在堅持做這樣3件事

小說家村上春樹,在決定當一名職業小說家後不久,就發現,從早到晚伏案寫作的生活使自己體力逐漸下降,體重不斷增加。思量很久後,他決定每天長跑。

剛開始,他只是做到堅持每天跑,儘量不間斷,跑二三十分鐘,逐步堅持,然後是十公里,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慢慢地,呼吸節奏變得穩定,脈搏安定下來,身體也隨之變得強壯。

當跑步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個支柱時,他在跑步中找到了職業小說家的節奏:寫長篇小說,就像跑馬拉松,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得以完成整部著作。

村上春樹說:正是長距離賽跑塑造了現在的我,或多或少,或好或壞。

運動中產生的,對我們至關重要的東西,幾乎是肉眼無法看到的,然而用心靈可以感覺到的。

因為運動不僅塑造孩子的身體、鍛鍊孩子的體魄,它還會讓孩子變得更有毅力、耐心,更少抱怨,做事更懂得堅持。

而運動帶來的改變和好處,是長期的。

父母需要重視起來,讓孩子做到動靜結合,學習效果反而會加倍。

這些高考狀元的學習秘訣驚人相似,他們從小都在堅持做這樣3件事

3.合理、高效利用時間。

有一句話說,學習拼的不是智商,關鍵是時間管理!

高考狀元幾乎都是時間管理高手,每個人都很懂得合理利用時間,而且是高效利用。

四川高考理科狀元黎雨佳,每個星期都會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精確到每一天、每一個小時。每個星期,她都會寫一篇週記,把當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心情記錄下來。她說,“有時候狀態不好,寫週記的過程也是自我梳理的過程,所以十分有必要。”

他們都十分注重課堂上學習的時間,課堂上認真聽,比課下花更多幾倍時間和精力去上補習班跟管用。

貴州理科狀元李旭楊介紹說,自己在課堂上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後若發現有遺漏,會及時給予補足。“對於知識點上的漏洞,千萬不能小視。它們跟臭氧層空洞一樣,不及時補足,將會越來越大,最後變得無從補起。”

而且他們大都不會花很多時間去大量刷題,而是會去思考這道題為什麼要這麼答,解答後還要不斷的進行反思,從而做到舉一反三,同時提高效率。

孩子的時間觀念養成和時間管理能力培養,都是從小養成的,在孩子出現做事拖拉、磨蹭時,父母就需要介入和引導了。帶著孩子去體驗時間、去計劃時間,去追趕時間,去利用時間,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課,千萬別忽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