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秸稈焚燒利大還是弊大?為何會禁止焚燒?

用戶53479773293


問:秸稈焚燒利大於弊,為何禁止焚燒?

1.禁止焚燒秸稈最大的理由就是環保

當然,還會有很多人說,秸稈還田什麼的,有助於改善土壤、有助於資源再利用等,但實踐證明,禁燒之後,蟲害比以前要嚴重了,而且雜草也多,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除草劑,而且多數農民反映,還田之後地太軟,地力不足。

所以,我們又不得不說,禁止焚燒秸稈最大的理由其實就是環保——對空氣的保護。

這裡面有個問題需要大家清楚的認知以下,以前我們工業不發達,所以工業對環境的汙染還有一個調節空間,但現在隨著工業汙染日益嚴重,環境本身已經達到了承受的極限,秸稈焚燒又像是添了一把火——因此,秸稈不是造成汙染的根源,但禁止焚燒卻能給環境保護減輕一點壓力。

2.秸稈焚燒最大的問題在於集中處理

秸稈焚燒,除了環境本身已經出現問題外,最關鍵的是現在秸稈焚燒基本上都是集中在短短几天內完成的,而且一次燒光的多,產生了大量菸灰,因此每年收糧的日子也是禁燒工作的重頭戲。

這是一個大家可能都沒有怎麼注意到的問題,以前也焚燒,但沒有像前幾年那樣漫天都是菸灰的情況,這是為什麼?

因為以前我們知道,有很多用綠肥的,需要儲備一些秸稈,加上農村用秸稈生火做飯取暖的也多,這又消耗掉一部分秸稈,整體來講,這樣就不會造成秸稈一次性全部燒完的情況,而現在,沒有人用綠肥,家家戶戶取暖做飯也都換成了煤氣灶、電磁爐、沼氣池……秸稈的集中處理自然給了環境很大的壓力。

長遠來看,秸稈還田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處理方式

儘管,秸稈還田目前還存在多種問題,但如果從長遠考慮,可能這仍是我們目前處理秸稈問題的唯一選擇。主要表現在:

禁止秸稈焚燒確實在這幾年讓我們在夏收時間沒有在看到漫天的菸灰。

秸稈還田對土壤的改良是一個長期性的,就像以前我們用的綠肥一樣,只不過現在這個過程我們給直接跳過去了。

禁止秸稈焚燒對糧食安全生產帶來了很大的改觀——這幾年農田火災明顯下降。

當然,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對於環境的保護應不應該讓低價值的農業來承擔的問題,如果秸稈還田所有費用按照環保評級的話,農業顯然不應該佔據主導地位。


每日糧油


為了扣題,先說一下秸稈焚燒的利弊。二十多年前,也就是我離開家鄉的頭一年,那時好像剛有大型收割機收麥子,大部分都是用小四輪拖拉機先把麥子割倒,然後弄到打麥場裡用機器把麥子落下來。我們家有六畝麥田,上午割倒了,準備下午用車去拉。吃完中午飯,便開著兩個三馬車去拉,遠遠的看到我家麥田那裡濃煙滾滾,我意識到我家麥田失火了。果然,我們趕到後,發現一半割倒的麥子已經變成灰燼。放火的兩個人則一個勁給我們道歉,由於是本族人,我們也沒過份責怪。


割了麥子種捧子(玉米),後來發現,沒燒過的地的苗又黃又弱又小,而燒過的地的小苗又黑又壯又高
,本來以為燒過的地不會長莊稼,沒想到截然相反。後來諮詢農業技術員,技術員說原因有三個,一個是土壤在高溫下會膨脹,從根本上化解了因長年使用化肥除草劑農藥造成的板結問題,土壤的透氣透水性能明顯提高。另一個是超過一百度的高溫,將田間病蟲害菌卵徹底燒死,同時,高溫也將與莊稼爭水爭肥的雜草籽統統絞殺殆盡。還有就是秸稈燃燒後的草木灰,富含可被莊稼吸收的鈣磷鉀有機成份,而且鈣磷鉀對發芽保苗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才會出現如此反差。技術員不但肯定了焚燒秸稈這種做法,同時對後期田間管理及最後結果做了專業性指導和預判,後期田間管理以施速效肥和防蟲為主,產量至少提高20%。在後來的生產實踐中,印證了技術員的話的確不錯。

當然,上面說的只是焚燒秸稈的一個利。其實秸稈焚燒還有非常重要的幾個利,化肥用量少了,土地不坂結了,使用肥力值增加了。農藥除草劑用量少了,糧食品質高了,地下水不會因農業生產而汙染了。即然管理上省去了很多環節,那麼人工費用自然減少了很多。
當然,秸稈焚燒也有兩個方面弊端,汙染空氣,容易造成火災。汙染空氣是不可控的,但是和長年的工業費氣排放及冬季取暖相比,焚燒秸稈產生的空氣汙染及乎可以忽略不計。容易造成火災的說法似乎是確鑿的,但仔細一想,當事者如果引起思想上的重視,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大部分人認為秸稈還田對土壤肥力增加是有幫助的,很多所謂專家更是大力提倡,但是這種做法給田間管理埋下了很多病蟲害隱患,至使農藥亂用,不但增加了人力物力投入,也.使糧食品質下降,遺害無窮。秸稈的綜合利用,應該是個不錯的出路,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個投入大收益低見效慢風險難以控制的行業,沒有國家資金支持,誰敢涉足其中?專家站著說話不腰疼,農民心裡都有一個明白帳。

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小兒科級別,根本用不著深入討論,國家的禁燒政策是建立在保護空氣汙染基礎上的片面之舉,當然無可厚非。但其背後造成的大量農藥化肥及人力投入則被主觀無視。

個人觀點,噴者無罪。


家香水餃


風兒悠悠,為林解憂!專注回答林業方面問題,歡迎關注!

秸稈焚燒利大於弊,為何禁止焚燒?

秸稈焚燒有利有弊,我們先看看造成秸稈大量焚燒的原因以及秸稈焚燒的利弊再做分析判斷。

導致秸稈大量焚燒的原因

也許有朋友疑惑,以前怎麼沒有聽說秸稈焚燒的危害?幾千年都這樣燒了,為什麼現在不行?

其實您沒有搞清楚秸稈大量焚燒真正的根源,根源在於大量清潔能源的普及和使用。

曾幾何時,秸稈是農村最主要的生活燃料,孩子們放學放假農忙時節幫助幹農活,閒暇時候就是拾柴火,別說秸稈,連秸稈的根都挖回家燒火做飯取暖了,地裡基本沒有秸稈焚燒。而現在不同了,天然氣、液化氣、電力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農村再也不需要靠秸稈做為燃料做飯取暖了,大部分人家柴火灶都拆了,田裡的秸稈只能就地處理處理,因此導致大量秸稈焚燒。

秸稈焚燒的益處

“火”讓人類步入文明社會,刀耕火種一直以來是人類文明的體現,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都與火息息相關。從這個角度看,使用火來焚燒秸稈本身沒有錯誤。

秸稈焚燒至少有三個方面的益處。一是最簡潔的秸稈處理方式,省錢、省力、省時間;二是秸稈焚燒可以殺死大部分害蟲和病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三是焚燒可以疏鬆土壤,剩餘的秸稈灰富含氮磷鉀,是很好的有機肥,是最簡單的有機物循環利用。

秸稈焚燒的弊端

人類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基礎設施有了質的改善,農田的規模也發生了變化,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也有了巨大的進步,秸稈焚燒的弊端也在不斷被認知。

秸稈焚燒至少也有三大弊端。一是產生大量煙塵汙染環境;二是目前農田集中連片,但均為個人經營,收割時間不能統一,擅自焚燒,極易誘發火災,燒燬未收割的莊稼,甚至造成山林起火;三是社會發展,交通局面發生巨大變化,民航、鐵路、汽車非常普及,大面積焚燒秸稈引起的大量煙塵影響視線,有礙交通安全。

秸稈焚燒的個人觀點

梳理清楚導致大量秸稈焚燒的原因,分析了秸稈焚燒的利與弊,風兒個人認為,秸稈焚燒總體利大於弊,而且在南方尤其如此,利弊更為突出。秸稈焚燒的益處擺在那,而且還能因此少使用農藥化肥,降低耕作成本,多提供有機農產品,至於弊端方面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 煙塵與汙染問題

秸稈的成分主要是一些有機物質,焚燒以後的煙塵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些未燃盡的顆粒物,汙染自然是有,但秸稈的煙塵至少可以自然降解,不會累積、不會汙染地下水,不會發生化學反應,造成致命傷害。相對於工業的廢水廢氣,包括汽車尾氣來說,雖然秸稈燃燒的煙塵很難看,但汙染程度卻不可同日而語,實乃小巫見大巫,秸稈燃燒汙染微乎其微。

  • 誘發火災問題

誘發火災是事實,而且還有過實例,但一般侷限於北方大面積平原地區,南方農田規模較小,難以引起火災,僅在冬春森林防火季節易引發山林火災。

其實大凡使用明火都有可能誘發火災,關鍵是防控措施。只要有組織、有秩序、合理的焚燒,一般是難以引發火災的,但南方地區在森林防火期還是要嚴加管控。

所以說不能削足適履,僅擔心誘發火災就全面禁止秸稈焚燒(森林防火期另當別論)。

  • 影響交通安全問題

這個也不是問題的問題,民航、鐵路是專線,秸稈的煙塵造成視線影響對民航、鐵路運輸影響不大,再說也僅是季節性焚燒,就那麼一段時間,而且有組織有秩序的焚燒影響會更小。對公路交通的影響要大一點,但總不能因噎廢食吧?畢竟三農問題也是全社會關心的問題,需要全社會支持和理解,秸稈焚燒是切實解決農村農民處置秸稈的難題,“群眾利益無小事”不是口號,是需要落在實處的。

綜上所述,秸稈焚燒利大於弊,當前禁止焚燒是執行相關規定,也無不妥之處。但風兒個人觀點認為這些相關制度放大了秸稈焚燒的弊端,忽視了秸稈焚燒的益處和農民的切實利益,期待有所改進。


基層林業


秸稈還田是很好的肥料,但秸稈焚燒隱患太大,容易引起火災,去年我們當地就因為燃燒秸稈而引起了森林火災,燒燬了大片的樹木。燃燒秸稈產生的大量煙霧會造成空氣汙染,所以現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燒秸稈。

1、秸稈是很好的肥料

南方農村主要的秸稈是稻草,每年的七月是早稻收割的季節,十月份是晚稻收割季節。在以前都是採用秸稈給豬圈羊圈做墊層,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發酵床。來年的春天,再把有豬粉牛粉的稻草,用來肥田,根本不用化肥也能很好的種出農作物。稻草也是非常好的牛的飼料,每年冬天,草木枯萎,農民都用稻草來喂牛。現在因為都是機械化收割,很多稻草都不便於收集,現在也很少養豬養牛了。很多人為了圖方便直接把稻草秸稈燒掉,稻草秸稈燒燃燒後的灰燼,也就是草木灰是非常好的鉀肥。今年來由於到時候焚燒產生的火災和空氣汙染,現已禁止焚燒秸稈。

2、秸稈焚燒容易產生火災。

在當地每年都會出現一兩起,因為秸稈焚燒我產生的火災。在南方很多都是丘陵地區,田間地頭旁邊就是樹林,秸稈燃燒時風太大,天氣乾燥,非常容易引起火災。就我們縣城來說,每年的火災造成的損失,達到幾百萬元。雖然出臺了禁止焚燒秸稈的規定,但總有些人焚燒秸稈。

3、秸稈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煙霧,對大氣造成汙染。

秸稈不充分燃燒,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還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同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會使致病微生物上升,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秸稈燃燒時產生的大量灰塵和顆粒,PM2.5增加,造成霧霾天氣。

秸稈是很好的肥料,也是很好的飼料,還可以加工成很多工業用品。秸稈的合理利用,發揮它的最大價值,才是可持續發展的。秸稈燃燒產生的安全隱患和環境汙染,弊大於利。我們應該合理利用秸稈,發揮它的最大價值。


昕瑞生態


首先糾正一點,秸稈焚燒未必就是利大於弊。

秸稈焚燒一般是指高粱杆和玉米杆,現在又多了個麥秸稈。秸稈焚燒並非像某些人說的持續了幾千年,別說幾千年,幾百年都沒有,準確說焚燒秸稈的歷史幾十年都有點多。因為高粱秸稈又高又直,糧穗會被人們做成苕帚、刷鍋用的鍋把、鍋拍、甚至是用來修繕房屋,玉米秸稈也不會拿去燒,因為農民要利用秸稈燃燒的熱量,也就是說,這些玉米秸稈會堆在一起,平時拿來燒火做飯,從灶底掏出的灰才會撒到土地裡作為肥料,麥秸稈會用來作為牲口的飼料,以前家中養有驢馬牛的幾乎都會將麥秸稈堆成垛,又稱麥秸垛。古代軍隊是要每家每戶徵集草料,這個草料多數就是麥秸稈。就算不用來作為飼料,農民也不會將其付之一炬,仍然是田間地頭處處可見,我們在燒火的時候,往往會先用更容易引燃的東西點著,然後再加柴,所以麥秸稈可以作為引火之物配合玉米秸稈或者木柴花柴用於燒鍋做飯。所以在以前並沒有大規模焚燒秸稈的現象,只有個別家庭沒有牲口又不缺柴燒才會焚燒秸稈。在田間就地大規模焚燒秸稈的現象也只是出現在近十幾年,人們不再依靠牲畜作為耕作的勞動力,所以家養牛馬的越來越少。現在農村很多也用液化氣來做飯了,用秸稈來燒火做飯的也越來越少。那就出現越來越多的人將秸稈就地焚燒。

而秸稈在田間直接焚燒的好處,好處只有一點,就是所謂的秸稈還田,秸稈中的營養成分來自於土地和光合作用,燃燒後確實可以作為肥料還到土地中,增加土地肥力。這恐怕是秸稈還田的唯一的好處了。然而它的弊端更多,就地焚燒會產生大量濃煙,給越來越密集的城鎮空氣帶來了極大的汙染,焚燒秸稈產生的煙對人體是非常有害的,以前焚燒規模小,影響不大,家中做飯焚燒更是微乎其微,可是現在都是在收割期間就地焚燒,時間比較集中,規模比較大,所以比以前對空氣的汙染也就更大。高速公路兩側一般都有農田,秸稈焚燒使空氣能見度降低給高速安全也帶來極大隱患。秸稈焚燒後使一部分土壤變成熟土礦化,不利於保墒。焚燒後會改變土壤微生態,使來年的雜草和害蟲更加猖獗。對於秸稈還田來說,以前家庭用秸稈燒火做飯掏出的灶灰相對來說是最好的還田方式,就地焚燒真的弊端遠遠大於好處。最後聲明一下,只說焚燒秸稈本身的利弊。至於有人說,不燒沒辦法處理,秸稈還田在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的時候,可以直接粉碎翻到土裡,未來是趨勢,未來老百姓都不再種地了,耕地全部收回統一大規模機械化耕種。


老隱隱於巔


你說秸稈焚燒利大於弊,筆者並不這樣認為!在我看來,秸稈焚燒倒是一個明顯的弊大於利的行為。

如果你有一定的農村生活經歷,親身體驗過秋收時節的農村生活,呼吸過前些年的時候10月份的農村空氣的話,想必不就不會有“秸稈焚燒利大於弊”這樣的說法了,因為秸稈焚燒對農村環境的汙染真的是太嚴重了,可以說是瞞天蔽日,令人無法出門。

但是有很多人估計要問了,為什麼以前秸稈焚燒沒有那麼嚴重呢?筆者作為一個有二十多年農村生活經歷的媒體從業者,理性客觀的告訴你,以前的秸稈大多都被人們當做柴火運回家儲備起來了,對環境的汙染分散了一些,不像是純粹的秸稈焚燒,在幾天時間內燒完了以前一年才能用完的秸稈。

消失的麥秸垛......

為什麼筆者要用一個消失的麥秸垛來作為一個小標題呢?因為現在的農村地區已經很少能夠看到麥秸垛這個兒時非常見到的產物了,那麼消失的麥秸垛又和秸稈焚燒有什麼關係呢?傾聽筆者為你一一道來。

首先是現在農村地區的秸稈需求大大降低,以前的人們很少有人常年出遠門,為了日常生活,必須要用到大量的秸稈來作為燃料燒火做飯,所以,地裡的秸稈都要想方設法的存儲起來,儘可能拉回家,實在啦不回家的就放在自家的地頭,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去薅一些。

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了,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太多了,甚至有的全家都常年在外,連著多少年都不進家門,農村對於秸稈的需求量大大降低,秸稈不再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倒是成了一種累贅,一種負擔。

秸稈焚燒也是農村逐漸萎縮,城鎮化逐步提升的一個體現。

在筆者看來,“消失的麥秸垛”背後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6.04


糧油市場報


秸稈禁燒的話題好熱,看到某些網友的答覆,卻還想說下。

一、刀耕火種不是先進的農業生產方式。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是人類最原始的生產形態,是建立當時不掌握更好工具、更好技術的前提下不得已而為之。現代個別熱帶區域焚燒雨林種植的模式是野蠻,而不是現代,在遭受世界譴責和制止。!

二、燃燒秸稈也不是我國傳統的耕作方式。在封建社會、解放前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秸稈一直作為農業所生產出的重要資源來利用的。作物秸稈做為農民的重要生活燃料、牲畜飼料、禽畜舍墊料、房屋建築材料等來進行利用。秸稈不夠,還需要去收集樹葉、雜草來進行補充。現在貧困地區仍然大量使用秸稈在生火做飯。不知道某些所謂的“三農領域優質創作者”是否去過農村、見過70-80年代的農村。

三、秸稈焚燒產生的背景。在上世紀90年代,伴隨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稈的燃料、飼料、建築材料等職能逐漸被取代,秸稈才由資源被變成了“垃圾”,進而採取了秸稈焚燒的方式來進行處理。

四、秸稈禁燒與大氣汙染治理有關,但是秸稈禁燒的根本目的不是大氣汙染治理,只是大氣汙染治理的途徑之一。焚燒秸稈對土地肥力的影響要遠遠大於草木灰的效果。秸稈的有機肥化利用才是保障土壤肥力提高的重點。

五、秸稈的資源化利用是關鍵,也應當時政府工作部門的重點,也應當是各級負責任的媒體和正義媒體人的責任。如何幫助農民進行資源化利用,介紹或推廣資源化利用的辦法、途徑,加快秸稈資源化速度,才是媒體應該關注的。


職業新農人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更多農村現象詮釋、惠農政策解讀早知曉!

秸稈焚燒利大還是弊大?為何會禁止焚燒?

筆者出生在農村,工作在基層,每年到了秋季農作物成熟之後,地裡的玉米秸稈總是無法處理,加之現在農村養殖牛羊等的人少了,總有人會採取焚燒的辦法處理玉米秸稈,但是,這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行為,為什麼還會屢禁不止呢?下面,筆者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禁止焚燒秸稈,利大於弊。

秸稈焚燒,最有益的,無外乎在處理掉無法處理的秸稈的基礎上,增加土地的肥力。

禁止焚燒秸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防止大氣破壞,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從當前來看,秸稈焚燒之後,可以增加土地肥力,較少化肥的使用量,達到農作物增產、農民增收的目的。

從長遠處想,焚燒秸稈,1.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會對空氣造成汙染,同時可吸入顆粒物會造成咳嗽、胸悶、流淚,甚至支氣管炎發生。2.可能引發大面積火災,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3.焚燒秸稈會燒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降低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

所以,不管是出於環境保護,或是身體健康,亦或者土壤保持,都應該禁止焚燒秸稈。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更多涉農政策解讀、更多農村現象詮釋,請關注“農策分析”。


農策分析


我以東北水稻為例來閒談一下, 秸稈的作用很大,其實種地戶也知道這個道理,那為什麼秋收後還要燒的遮天蔽日呢?種地戶不知道這些利弊嗎?知道!但暫時卻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秋收後,秋整地時間緊迫,田間的秸稈必須要馬上清理出現場,該筆費用誰來承擔?你讓種地戶承擔那他就肯定燒,燒成草木灰起碼還是肥呢,同時還能預防來年蟲、減少來年草,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也算還健康於民了吧?再說生產及使用農藥和化肥也汙染空氣和土壤及河流吧?所以說燃燒秸稈從另一方面說還是協助了減排呢,只是也同時減少了農藥廠和化肥廠的一些利益(嘿嘿)。同時水稻田最好是黑色越冬,秋翻地必須要在大凍來之前完成,這麼短的時間內即使政府出資來回收,那在短時間內又如何完成這麼大的工作量呢?可以肯定的說,清理現場的費用、短途運輸的費用、臨時存儲的費用、二次倒運的費用、裝卸費等可能會大於秸稈的價值。然而這還不是主要的,秸稈你運走了,水稻的根系很發達,如何處理?這才是主要的。首先肯定不能扒出來扔吧?即使弄的再幹淨,恐怕用不了幾年那點可憐的腐殖土黑土層也同樣會被扔沒了的。可能有人會說秋翻地時把它們扣在下面啊,這個在南方可能行,南方積溫高植物腐爛的快,在北方就有問題了,秋翻地完事後接著大凍就來了直到第二年春季水稻插秧季節,這些水稻的根根本就沒時間腐爛,第二年的秧苗開始成長的時候,溫度上來了,前一年的根也開始慢慢腐爛了,大量有害氣體氣泡持續湧出,對剛插的秧苗的生根和固根及吸收養分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秋收註定減產不說,秧苗期的抗風能力也嚴重減弱了,增加了絕產的風險。所以目前只能燒,除非有一種產品能讓水稻根在幾天內就腐爛沒,這個問題才是真正要解決的問題。但目前也確實有些束手無策,為啥屢禁不止?就是這個道理,燒汙染環境,政府不幹;不燒糧食沒產量,老百姓不幹。怎麼辦?還要補充一點的就是燃燒秸稈表面上看是大量排放了,但仔細分析卻不然,水稻的生長也是一個固碳的過程,固碳一年在燒掉實際算總賬對環境的汙染其實也就是個零,只不過他只是集中排放了而已,如果算上收取的糧食也按碳計算的話,那固碳還大於排放了呢,因為還剩下了一堆糧食沒燒。我們看問題一定要全面,不能只看到秸稈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一面而卻沒有看到秸稈成長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另一面,即使是功過相抵我們還收穫了糧食呢,大家說是不?





wxfcufo


焚燒秸稈是利大於弊,為什麼要禁止焚燒?



秸稈焚燒我認為有利無弊!說焚燒秸稈對汙染空氣造成霧霾天氣,國家對農民焚燒秸稈已實施了禁令,那現在的霧霾天氣又從何而來?難道說是以前農民焚燒秸稈後餘留下來的殘留嗎?!真是可笑,那麼工廠對大氣排煙不去採取措施禁止專挑農民的刺,法律法規中我感覺到好像只有秸稈禁燒的實施是最嚴格的。



說什麼還田再生利用,磚家是否考慮到秸稈還田的弊端?本身秸稈帶有病菌和蟲害若秸稈還田給病蟲害的繁殖並提供有利場所,另加上秸稈不易腐爛對下年的農作物會產生僵苗不發(稻田裡產生二氧化碳 冒汽泡等)。秸稈還田破壞土壤並造成結板。現在的病蟲很多都起了抗藥能力,在集體時一季稻穀只撒批生石灰就行了,為什麼現在要施很多次農藥?主要沒有把蟲害從源頭斬斷。這些都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農民只關心自己的收成與收益,國家政策也是一樣為農民多增收增益,我想磚家是不與這相違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