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孤独死”是指老人或者年轻人在家中孤独的死去,但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发现,直到尸体腐臭才被人察觉报警,然后由专业清理人士来清理。

这个现象在日本很普遍了,单从专业清理“孤独死”这份职业的社会需求大增情况来看,“孤独死”现象更加严重了。

而这些“孤独死”的人,被称为“无缘社会”者。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01

无缘社会

经济高度增长以后,传统的家族制度、祖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似乎都在渐行渐远。

现在的日本早已不是“一亿中流”,而是往“下流社会”走了。

高龄、无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都是日本这个国家的代名词。

而这些词会聚在一起使日本形成了一个“无缘社会”。

很多日本朋友跟我说,日本的医疗保险和养老制度好,但我也知道这个制度并非运行的完美无缺,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单有养老金并不能保证晚年幸福。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上个月,日本著名歌手北岛三郎的次子被发现死于独居的家中。

据日媒报道,死者51岁,未婚,独自一人生活,死后8天才被警方和他的家人发现。

02

无缘社会者

活着,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不回故乡,也没人和他们联系。

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无人认领遗体,甚至无法知道事主姓甚名谁。

无缘人群已经从老年蔓延到了壮年、青年。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在NHK节目组收集的14000通电话录音中,有20岁的年轻人曾想过自杀、有17岁的少女已经承担起家庭重任,疲惫不堪,害怕自己与节目中的人一样。

对于有着孝义传统的东方文明社会来说,这个现象触目惊心!

03

“断舍离”的人际交往

《断舍离》是前一阵子日本很畅销的一套书籍,小编也有买来读,主要讲述了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断舍离”概念运用到了人际关系中。

情侣之间,ta惹“我”生气了,分手吧,彼此在一起是折磨。

结婚之后还要彼此负责任,简直太麻烦了,不要结婚了吧。

生了孩子还要照顾,而且他长大后不一定会照顾我,生孩子有什么用?

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解决,和邻居相处好了根本没必要。

工作太忙了,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回家什么的从来没有想过。

......

这种看似利利索索不拖泥带水的“断舍离”处世之道,背后却是难以言喻的孤独和让人心疼的独立。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生涯未婚”的若山钵子,年轻时绝对是一位杰出女性,她凭借自己的能力赚钱,买下了一座公寓。

但却因为忙于工作、照顾母亲,耽误了结婚。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让她真切感受到“无缘死”,是源于三年前得了癌症,孤零零的无法出门,从此养成了疯狂储粮的习惯。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她害怕再次生病,就一次性买足3个月的食物。

但随着年龄增长,已经79岁的若山钵子,更害怕某一天,在房间化成白骨,都没有人知道她已经死了。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情义最难接受”

日本的一句俗话,这其中包括对姻亲家属应负的一切义务。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对涉及情义的语言已经充满了嫌恶之情,常常是舆论压力迫使人们违背心意而不得不履行情义所带来的“义务”。

但我们最终将明白,最难战胜的是自然规律,最难征服的是衰老和死亡,最最需要的是扶持和拥抱,最最可贵的是爱与信任。

就像今天的歌词:

幸せを守るのではなく

幸福不应只是墨守着

分けてあげる

而是分享与给予子

情义被吞噬的日本“无缘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