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什麼是自閉症?內向者與自閉症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功夫動漫珊


自閉症是先天性腦神經發育障礙,是生理上的問題;

內向是性格使然,是心理上的問題。


自閉症有兩個核心障礙:

社交障礙

刻板的行為和狹隘的興趣


內向的孩子在社交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但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內向是因為不自信,喜歡安靜,性格內斂,害羞,有過不好的社交事故等因素引起的,導致在社交環境中表現的沉默,拘謹,不是不願意社交,只是有些侷促,有些不知所措而已。但是自閉症的孩子往往天然對人沒有興趣,他們主觀上可能就沒有明顯的社交意願,有的甚至非常排斥社交,而且往往缺乏目光交流,也不明白,不遵守社交規則,缺乏主動發起和維持一個社交交互的能力。

語言,這並不是自閉症孩子診斷的標準,有的自閉症孩子也有很好的語言,但是實際社交活動中往往不能根據環境和他人的情感來合理應用。而且很多自閉症的孩子都伴有語言發育遲緩,甚至不語,這不僅僅體現在社交上,在生活中同樣有影響,說簡單一些,對於有語言障礙的自閉症患者,他們不是不想說,是沒有良好的能力,而內向者只是在社交場合主觀意願上不願意發起對話而言,其語言能力本質上沒有問題。

行為,這是自閉症患者另一個突出的障礙,他們往往有刻板的行為,比如一定要走某條路,喜歡盯著電風扇看,喜歡重複沒有意義的話語等等在常人看來無法理解的行為,而且喜好的東西很少,也有一些自閉症患者會有自我刺激行為,原地轉圈,突然躺在地上,尖叫,傷人或者自傷......而這些是內向的人不會出現的。


自閉症是與生俱來,且揮之不去的,並不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某些原因突然就得上了,然後情緒好轉了,又像感冒一樣突然痊癒了。性格內向可能會對人的社交,工作和生活有一些負面的影響,但對於主要的功能傷害不大,只是沉默寡言罷了;但自閉症會對孩子的自理,生活,學習,工作方方面面產生嚴重的功能性的傷害,甚至很多自閉症的孩子長大後都無法正常上學,工作,可能連獨立生存都做不到。


愛陪娃的熊叔


自閉症的學名叫做兒童孤獨症。顧名思義,指的是以“自閉”、“孤獨”為表現的一種症候群,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男童多見且多發病與三歲前。這些自閉症的兒童往往存在語言發育障礙,說話晚、不愛說話、不愛與人交流(實際上是難於與之交流),所以叫做兒童孤獨症。自閉症通常需要與語言發育遲緩等疾病和內向、孤僻等等性格相鑑別,不能輕易下結論。

自閉症的患病率約為萬分之三四左右。不過隨著醫療體系的完善、大眾關注的增加或者其他因素,近年來報道的自閉症發病率有增高的其趨勢,據美國NIMH的數據顯示美國的自閉症患病率約為千分之一到二。國內關於自閉症的流行病調查啟動較晚,目前沒有詳細準確的數據,僅有一些地方性的數據,比如深圳地區2010年的數據顯示患病率高達1.32%,這是個很可怕的數字。

自閉症的典型症狀包括社交障礙、社交恐懼,缺乏與人交流和遊戲的興趣,簡而言之,對與人打交道沒什麼興趣。生活中也強迫性地保持自己的生活環境和方式,刻板且重複。在旁人看來,這類小孩有著“孤獨”、“不合群”、“難以理解正常人的意圖”。在家長看來,這類孩子說話晚(語言發育遲緩)、能學會的詞語很少、複雜的語言表達也不能完成,且通常伴隨著智力低下(僅25%左右的自閉症孩子智力正常,其他或多或少都伴有輕度或者重度智力低下)。

當然,並不是有這些症狀就是自閉症,還需要醫生做詳細診斷之後才能確診。zj


小蘋果兒科醫生


這個我來答答。

拋開書上、網上和各種專家複雜的專業術語,從一個普通老百姓的理解,來說說自閉症和內向的區別:

1.主要區別是對人不感興趣,不和人交流,你叫他不回應你,你要抱她,他不會伸手,交流不光是指語言,還包括非語言交流,比如:目光對視,手勢交流等。一般被家長髮現有異常,都是從沒有目光對視開始。而內向的孩子,只是不願意和不熟的人交流,一般和親近的人,表現還是很活潑,外向;



2.沒有同理心,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早期的孩子,不會把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指給你看,說給你聽。發展了一些能力後的孩子,又只說自己感興趣的,不管你愛不愛聽,一天就嘮叼一個話題,反反覆覆說。還比如:你打電話問他在哪裡,他一般說:我在這裡,而不是從你的角度問答,我在某某地方。而內向的孩子是不會有這種情況的。



3.重複的行為和奇怪的愛好。有些自閉症孩子,對地鐵、電梯、馬桶特別的感興趣。而且反反覆覆的做一件事,說同樣的話。

4.語言發展遲緩。當然說話晚,不是判斷自閉症孩子的標準,有些大的孩子,語言是有了,但嘴巴一天到晚不停,就是和你說一個話題,反反覆覆,正面說,然後反面說,從各種角度來跟你說。



但對自閉症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大部分還是要靠父母,最好是和孩子在生活當中多學習,帶孩子接觸各種各樣的事物,去各種不同的場合。比如:菜市場、超市、銀行、婚禮……只要你經常去的地方都要帶上他。家長幫他講解一些基本的規則,只有當他接觸多了,然後才會有應對的能力。而且這樣在生活中教的孩子,大部分比特殊機構教出來的孩子要靈活,看起來自然。


海帆爸媽


自閉症是一種發展性障礙,最根本、最深刻體現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缺陷上。關於自閉症的缺陷的描述,主要概括為兩方面:社會交流障礙和限制性興趣或刻板行為。通常來說,是身心發展遲緩的。

“內向”和“外向”是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是中性的詞語。個體的力比多的活動傾向於外部環境,就是外傾性的人;力比多的活動傾向於自己,就是內傾性的人。也就是說,內向的人,他的注意力和精力更偏指向內部的精神世界,傾向於思考而不是先行動。


橘子小天地


已經回答很多類似的問題,我不用那些書面的概念,這次我儘量用我自己最簡練直白的語言來答一下。

自閉症全名叫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人在三歲以內發病的一種從心理到生理全方位發育遲緩的現象,它的核心是社交障礙,並伴隨著許多共病,如智力低下、睡眠障礙、飲食障礙、語言遲緩及障礙等等,一旦確診無誤它會伴隨人的一生,沒有任何藥物及物理治療辦法,只能通過康復訓練和社會泛化來改善它的核心症狀,沒有治癒的可能,能所謂治癒的都不是自閉症。

而內向者則不符合社交障礙的特徵,完全是心理性格方面的範疇,沒有發育遲緩的現象,二者完全是兩個世界而沒有絲毫的關係。

好,就答這些吧,想深入瞭解譜系的話請參考我的其他回答,謝謝!


【一位孤獨症兒童的父親,孤獨地看世界,也許會是最獨特的視角,堅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請關注我,請喜歡我的文章的人們評論轉發擴散,請做我們能做的,請尊重自閉症譜系的生活,謝謝】🙏


孤獨行者Noodle


性格內向的孩子,往往容易被認為有自閉傾向,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自閉症和性格內向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分標準,而且兩者並無內在聯繫。

到底如何區分自閉症和性格內向呢?

第一,人際交往方面。

自閉症的孩子通常與身邊的人關係疏遠,不會對父母形成依賴。同時,他們對外界的刺激,難以產生正常的情緒反應,表情呆滯單一。而性格內向的孩子,通常會與自己的父母關係較為密切。


第二,言語交流方面。

自閉症的孩子發育比較遲緩,只能夠說出簡單的句子,但是容易出現語法錯誤,沒有較好的邏輯能力。而性格內向的孩子表達清晰,只是不喜歡跟別孩子對話而已。

第三,行為舉止方面。

通常一個孩子有自閉症,其行為比較單一,傾向於重複性的動作,而且對一些奇怪的物體產生依賴。性格內向的孩子,他們仍然對外界的新鮮事物能夠產生極大的好奇心,只是不容易表現出來。

第四,情緒反應方面。

由於存在心裡障礙,自閉症的孩子有時候會有過激的情緒反應,出現摔東西,甚至自殘的傾向,他們缺乏自控能力。而性格內向的孩子則不會有這一情況。


總之,自閉症更多的是因為基因缺陷造成的,而抑鬱症更多的是由後天環境造成的。不要輕易將某些孩子認定為自閉症,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同時,要懂得關愛自閉症孩子,他們的病並不是自己造成的。

《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認為內向和自閉症的共同點是都沒能很好地在社會生活中與他人進行交流,因兩者在生活中的表現相似類,所以往往容易讓人互相混淆而難以區分。事實上,自閉症應是自我封閉,徹底排斥拒絕融入社會,所有思維和言行均與社會格格不入,而社會上的一切變化和生活都無視,好象自己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人,並用另外一種不同於社會的方式生活。而內向,僅僅是不善言辭,時時以社會生活方式要求自己,甚至因自己有些行為不同與別人而感到害羞不知所措,並不排斥自己融入社會,僅僅是難以克服因某種原因養成的害羞怕出醜而導致別人取笑的心理,不能很好地進行社會交流。所以二者本質區別是,自閉症從內心排斥拒絕融入社會生活而內向並不排斥融入社會生活只是因不善言辭而害羞怕出醜而沒能很好融入社會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