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指出遵守道,可以治理霧霾,水土流失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指出遵守道,可以治理霧霾,水土流失

往昔曾得到過道的會有哪些好處: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人得到道而頭腦聰明智慧;河谷得到道而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寧,恐怕要震潰;人不能保持靈性,恐怕要滅絕;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乾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消滅;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領的地位,恐怕要傾覆。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穀”,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讚美稱譽。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願珞珞堅硬像山石。

道生一,一是陰陽合二為一的世界。掌握這個世界的規律(道),就可以天空乾淨,空氣清新,土地肥沃,不會水土流失,人體健康,頭腦聰明。做人不要當晶瑩璀璨的珠寶,因為不結實,容易毀壞,要當堅硬的山石,才能長久。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指出遵守道,可以治理霧霾,水土流失

文章最後幾句應該是,河上公自己加上去的。因為從講大象,講一的作用,突然轉到了帝王術。這很可能是河上公用道德經給漢武帝講帝王術的時候自己加的。因為帝王在原文中只是最末節的一項,而且在這裡講的是陰陽調和的事情。是一生二以後的事情了,和大象已然沒有關心了。而且,在河上公版本中這一章的題目是法本。也就是河上公用這一章來說明帝王術的法本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