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3年驅逐超3.6萬人 他們為什麼要去哈薩克斯坦?

據中亞新聞網報道,最近3年,哈薩克斯坦驅逐了3.6萬多名外國人。這是哈薩克斯坦議會議員努爾蘭·阿布利羅夫日前宣佈的消息。

3年驅逐超3.6萬人 他們為什麼要去哈薩克斯坦?

據阿布利羅夫說,在這3年期間,有33萬名外國人被給予了行政處罰,約3500人受到了刑事處罰,其中大部分都與盜竊和毒品犯罪有關。同時,也有2500多名外國人成為了犯罪活動的犧牲品。

阿布利羅夫認為,必須提高打擊非法移民的政府機關的工作效率,同時,在邊檢站採用生物識別控制系統,制定出驅逐非法移民的有效機制。

人口流動的原因及趨向特徵?

國際移民組織副總幹事勞拉·湯普森曾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地區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拉大、人口增長、自然災害、經濟或政治不穩定是未來人口流動的主要驅動因素。而在中亞地區,人們跨國遷徙主要是出於經濟動因,即尋找工作機會和更好的生活環境。”

哈薩克斯坦獨立初期,曾出現過較大規模的人口外流。而今,該國的遷入人口已經超過遷出人口。據當地媒體報道,哈薩克斯坦目前已成為中亞地區最大的移民接收國和勞動力輸入國。

據人民日報報道,根據國際移民組織中亞協調辦公室的數據顯示,在哈薩克斯坦,外來勞動力呈現出明晰的專業分工:烏茲別克斯坦人主要從事房屋建設、餐飲、棉花種植等行業,吉爾吉斯斯坦人多做小商品貿易,塔吉克斯坦人則從事城市清潔工作。此外,還有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勞工,從事家政服務業。

研究中亞移民問題的哈薩克斯坦專家斯維特蘭娜·別克瑪別託娃說,哈薩克斯坦經濟穩步發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於周邊國家數倍,這是哈薩克斯坦吸引本地區其他國家勞動移民的首要因素。

分佈在各行各業的外來勞動力,不僅為哈薩克斯坦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也為勞動力輸出國創造了收入。據悉,僑匯收入是一些中亞國家的重要收入來源。別克瑪別託娃指出,這種勞動力輸出形式的人口跨境流動極不規律,難以有效控制,也提高了流動人口本身的脆弱性。如何有效控制人口跨國流動,打擊非法移民和販賣人口,仍是中亞各國面臨的問題。

來哈務工的中國公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據中國駐哈使館消息,當前,隨著中哈關係和兩國各領域合作的深入發展,中國公民來哈務工情況不斷增多。為使來哈務工的中國公民能夠在哈順利、平安,中國駐哈使館有三點提醒:

一、莫信非法“黑”中介,莫掙沒譜“風險”錢。中國公民在赴哈務工前,應諮詢、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勞務介紹單位,並保存中介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憑證。不貪便宜,輕信非法中介;不圖方便,姑息“宰人”的勞務合同。合理預估務工風險,不為金錢犧牲自身安全。

二、“入鄉隨俗”知守法,理智務工善維權。來哈務工前,要詳細瞭解哈當地法律法規,並在來哈後嚴格遵守。出國務工前,首先應按哈方法律規定,通過哈當地用工單位以合法途徑獲得勞務許可,憑勞務許可辦理赴哈邀請函。邀請函經移民局批准後,到哈駐華使領館辦理工作簽證。抵哈後應及時配合邀請方(即用工單位),到務工所在行政區域移民部門辦理落地登記手續。避免“非法異地用工”、“超期滯留”等違反當地法律的現象發生。

三、如遇險情需求助,及時聯繫使領館。可撥打駐哈使館或駐阿拉木圖總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分別為:+77017470186、+77017292938),或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熱線:0086-10-12308,0086-1059913991,講明情況和事實。使領館工作人員將及時向求助人員提供協助,保護中國公民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