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何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29枚導彈?

fujunda


薩達姆幹這個事,主要還是想要藉此拉阿拉伯國家下水,這也是絕望中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薩達姆與阿拉伯關係不怎麼樣

薩達姆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國家領導人,雖然他領導的國家是一個遜尼派佔據主導地位的國家,但是這個國家確實一個親蘇政權。在薩達姆當任總統幾十年的時間裡,他訪問過的國家只有蘇聯。可以說,薩達姆是一個堅定的反美分子。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在90年代的中東,薩達姆與中東其他阿拉伯國家,比如沙特等國關係是一個怎麼樣的狀態了。雖然談不上是敵對,但絕對算不上是親近的關係的。

薩達姆轟炸以色列,目的就是想拖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下水。

在美軍空襲伊拉克之後,為什麼薩達姆要向以色列發射導彈呢?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把以色列也拉入到空襲伊拉克的行動中來,因為以色列一旦加入空襲伊拉克的行動。那麼美國空襲伊拉克的性質就變了,從懲戒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變成美以聯手欺負伊拉克了。這必然會遭到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世界的反對。

在歷史上,由於以色列建國涉及到的巴勒斯坦的問題。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下,和以埃及為首的阿拉伯國家發生了五次大規模的戰爭,時間跨度超過40年。

由此可見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是極度仇視的,一旦以色列介入美國對伊拉克的空襲,那麼必然會引起其他阿拉伯國家不必要的聯動反應,導致事態超出美國的控制。因為美國再強大,也不可能與整個阿拉伯世界開戰,更何況沙特等國還一直都是美國重要的經濟合作伙伴。

所以當薩達姆朝以色列發射了飛毛腿之後,美國立即派出特使到以色列,與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沙米爾進行了秘密磋商,極力的阻止以色列對伊拉克展開報復襲擊。最後以色列沒有參與空襲伊拉克,薩達姆的謀算也就最終失效了。


落下m


這事兒說起來蠻滑稽,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以後,薩達姆手裡的導彈,第一個襲擊的既不是美國,我不是沙特,而是完全沒有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的以色列。

為什麼薩達姆要襲擊以色列呢?其實打個比方就能明白了。

抗戰期間,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可謂泥沙俱下。不僅有國民黨、共產黨,還有割據軍閥,土匪武裝,甚至地方團練,江湖教會等等。這群人在抗戰前的事蹟有好有壞,意識形態,價值觀完全不同。但是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抗日,讓這些的中國人捐棄前嫌,擱置了對彼此的敵意,槍口一致對外。

攻擊以色列,跟民國的軍閥土匪們宣佈抗日是一個道理。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奇妙組合,從1991年海灣戰爭到現在都是如此——

美國和以色列,是鐵桿盟友。

美國和沙特,是鐵桿盟友。

沙特和以色列,是不共戴天的仇敵。

然而這三個國家在美國的配合下,卻奇妙的走到了一起。以色列和沙特之間沒有直接交往,兩個國家卻一抬一合的配合起來稱霸了中東。

但是一個不可否認的共識是,除了土耳其外,幾乎所有的伊斯蘭教國家,都將以色列視做不共戴天的敵人。而這就是薩達姆想要利用的。


伊斯蘭教國家仇視以色列的原因很簡單——中東本來是一個純粹的穆斯林地區,而以色列作為猶太教徒闖入了這個區域。闖進來不說,還佔領了聖城耶路撒冷。佔領了耶路撒冷不說,還前後跟眾多的阿拉伯國家打了五次中東戰爭。所以幾乎所有的伊斯蘭教國家都拿以色列視做眼中釘、肉中刺。

只有在面對以色列的時候,伊斯蘭國家才能放下一切的教派、利益之爭,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

海灣戰爭一開打,薩達姆心裡就清楚的知道,自己不可能贏。

這是顯而易見的,伊拉克連伊朗都打不過,別說美國了。薩達姆之前就是在賭美國不會出兵,既然美國已經出兵,那麼伊拉克的抵抗沒什麼意義了。

所以,薩達姆最需要的,就是把水攪渾。


他把有限的一些“飛毛腿”導彈,全部射向了以色列,而且大多射向平民區。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激怒以色列的政府和人民,逼以色列反擊。

而只要以色列出兵,則眾多的阿拉伯國家必然退兵。這就像抗戰中國人內部摩擦,即使彼此矛盾再大,如果日本人進攻其中一方的話,另一方也是幾乎不可能和日本人並肩作戰的。

也就是考慮到這一點,美國人在組織海灣戰爭聯軍的時候,邀請了沙特、約旦、埃及等諸多盟友,卻唯獨沒邀請以色列,因為沙特等國已經明確表明態度——他(以色列)來我就走!



薩達姆空襲造成了以色列眾多的平民死傷,以色列國內民意洶洶,要求政府開戰。這個時候美國緊急派人前往以色列斡旋,給以色列裝備了大量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確保以色列不要出兵攻擊薩達姆。

而以色列政府也頂著極大的壓力,連個譴責都沒法,生生咬著牙把這個事兒挺過去了。

如果以色列出兵,海灣戰爭結局真的會不一樣嗎?

還真不好說。

以色列出兵,中東國家一定退出聯軍。

中東諸多國家的政府並非看不出薩達姆的詭計,可是各國的百姓是不會想那麼多的。如果以色列真的攻擊伊拉克,中東各國百姓會毫不猶豫的站在薩達姆一邊,中東各國的政府就很難辦了。

中東各國的軍隊實力並不強大,在打薩達姆的戰爭中也沒出多少力,除了沙特以外,其他國家出兵基本都是象徵性的。比如土耳其,他唯一出的兵居然是一個廚子!在軍艦上做飯。

但是,沙特的支持對於美軍很重要。

海灣戰爭中,雖然美軍也出動了數個航母戰鬥群,但是六十萬大軍不可能都住在航母上,這六十萬人基本都駐紮在沙特境內。

如果沙特因為以色列,退出聯盟,不讓美軍在境內駐軍攻打薩達姆,那這六十多萬人就只能泡海水了。

當然了,也許沙特政府不會真的這麼做。但如果美軍因為以色列與伊拉克開戰,真的在中東變成了一個西方侵略者,以色列盟友的形象。那麼海灣戰爭究竟要如何收場,還真的很難說哦~


小約翰


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其實就已經明白了戰爭的結局,八年兩伊戰爭,伊拉克軍隊連飽受武器短缺之苦的伊朗都搞不定,也就欺負一下科威特,面對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伊拉克軍隊不說打贏,就算能把美軍拖入消耗戰都得算是奇蹟。

伊拉克向以色列發射飛毛腿彈道導彈,這完全是一種策略,原因在於多國部隊中有大量的阿拉伯國家軍隊,畢竟,伊拉克所侵佔的科威特也是一個阿拉伯國家,薩達姆根本沒指望飛毛腿導彈能擊中任何有價值的以色列目標,而是希望以色列能按照其一貫作風,猛烈報復伊拉克,這樣的話,在面對阿拉伯世界的共同敵人,多國部隊中的阿拉伯國家就沒有理由繼續參與進攻伊拉克了,達到了瓦解多國部隊的目的,當然,這基本也沒什麼用,就算阿拉伯國家不參與,光憑其他國家照樣也能打贏海灣戰爭。

薩達姆的這點小伎倆,不光美國和以色列看了出來,就連阿拉伯國家也明白。儘管以色列國內有強烈呼聲,要求以色列國防軍參戰,甚至在發現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導彈攜帶生化彈頭的話,以色列必須要用自己的核武器回擊,但美國幫助以色列政府安撫住了這種聲音,美國緊急向以色列提供了“愛國者”防空系統,攔截了不少射向以色列的“飛毛腿”導彈,綜合來看,戰爭期間,以色列雖然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損失並不大。

除了向以色列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鑑於伊拉克的“飛毛腿”還威脅到了沙特等國境內的多國部隊,整個戰爭期間,美軍一直在努力獵殺伊拉克的“飛毛腿”機動發射車,投入了包括特種部隊、衛星和偵察機在內的大股力量,但總的來說,效果有限,鑑於實力上的差距,薩達姆雖然不斷髮射“飛毛腿”,但始終沒有為其換裝生化彈頭,儘管伊拉克有這種能力。


深遠防務觀察


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後,薩達姆為啥第一時間選擇對以色列發射導彈。

二戰之後世界上爆發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在哪裡?毫無疑問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發動的對伊拉克戰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灣戰爭。海灣戰爭實際上分為了兩個階段,雖然時間跨度較大但卻有著必然聯繫,薩達姆也就是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結束了自己對伊拉克的獨裁統治。第一次針對薩達姆的海灣戰爭參與其中的國家多達34個,而且在當時是及高科技與電子戰為一體的高規格現代化戰爭。



當時的薩達姆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併吞了中東地區具有主權國家的科威特。薩達姆的野蠻侵略行徑當時震驚了全世界,在被勝利衝昏頭腦的薩達姆,無視美國的警告拒絕從科威特撤兵,由此引發了聯合國授權美國針對伊拉克的正義之戰。


海灣戰爭爆發的第二天,薩達姆卻向毫不相干並未參與其中的以色列頻頻發動飛毛腿導彈打擊。事後統計飛向以色列的29枚飛毛腿導彈,造成以色列數百人受傷、十數人死亡的重大傷亡悲劇。經歷過五次中東戰爭,對於有仇必報的中東小霸王以色列,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沉默,並且對伊拉克未做出任何的回應。這顯然是超出了薩達姆的意料……

薩達姆的此番舉動顯然是要以色列對自己形成報復行經,而且是規模越大越好。因為當時的以色列在中東地區被周邊的阿拉伯國家視為公敵,如果以色列對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勢必會引起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的連鎖反應。而參與美國打擊伊拉克的中東國家,顯然是不會和以色列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在這一點上以色列看的很清楚。當然,美國對以色列的安撫也起到了至關作用。



事實證明以色列對薩達姆的出奇忍讓,對第一次海灣戰爭的順利發展和最後的勝利起到了一定作用。薩達姆的自我膨脹和貪慾,也最終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結束了自己對伊拉克的獨裁統治……


"水煮老牛2019.09.11日21:05分發布 圖片來源網絡。


水煮老牛慢火燉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第一時間,向以色列發射了29枚飛毛腿導彈。



也許有人詫異,薩達姆面對大戰的高壓氣氛,是不是神經錯亂了?以色列並未加入多國聯合部隊之列,他竟然攻擊以色列。


有書君認為,薩達姆神經錯亂的是,入侵科威特。這時的他頭腦清醒,他想利用,中東地區錯綜複雜的矛盾,轉移矛盾重點,利用圍魏救趙的計謀,來緩解伊拉克的壓力。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以色列面對著殘桓斷壁,和500多民眾死亡的損失,竟然忍氣吞聲,連一個公開譴責聲明都沒有。與以色列睚眥必報的一貫作風,大相徑庭。


究其原因,且聽有書君梳理分解。


中東,是一片兩千年來,動盪不安的土地。還有一個血液裡流淌著,不安定成分的民族。阿拉伯人的性格多變,也讓人匪夷所思。



他們時而國家內部爭鬥;時而因宗派之別,爆發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爭鬥;面對以色列時,他們又可以化敵為友,一致攻擊以色列。


阿拉伯人錯綜複雜的矛盾,和好鬥多變的性格,賦予了中東多年的動盪不安。薩達姆堪稱中東的一代梟雄。他執政的初期,收回了西方對伊拉克的石油控制權。他確實也帶給了伊拉克人民富足的生活。


薩達姆桀驁不馴的性格,日益膨脹,想稱霸海灣的野心,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宗派之爭,都促使他發動了兩伊戰爭。


薩達姆空有膽識,他的才略,不足以支撐起他的野心。


八年時間,兩敗俱傷的兩伊戰爭,薩達姆收穫的是零。兩伊戰爭,不但消耗掉了,伊拉克多年積累的財富,反而欠下大量外債。


兩伊戰爭後,薩達姆又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為了經濟問題和領土遺留問題,出兵科威特,實行滅國計劃。



有書君認為,他覬覦科威特豐富的石油資源,才走了這步臭棋,同時跳進了美國挖好的坑。薩達姆誤判了美國思維,美國雖然在兩伊戰爭時,支持伊拉克,並不代表著永久支持他。


薩達姆的性格狂傲獨斷,不會對美國言聽計從,他想主導海灣石油資源,擺脫石油貿易以美元結算的定規。


美國怎能容忍薩達姆在中東撒野。美國模稜兩可的態度,薩達姆誤判為美國已經默認,其實,他給了美國,一個名正言順出兵伊拉克的藉口。


這時,我們就回到了開篇時的問題。焦頭爛額的薩達姆,知道目前的實力,只有失敗一條路。他把矛頭指向了以色列,希冀能給自己一個緩衝時間。


以色列是阿拉伯國家的公敵,他們之間已經爆發了,五次中東戰爭。只要以色列一回擊,阿拉伯國家會一致對敵,同時也分解了,多國部隊中阿拉伯軍隊的兵力。


薩達姆的算盤打得很精,確實埃及、土耳其、甚至伊朗都蠢蠢欲動,只等以色列出手,他們就群起而攻之。還有阿拉伯國家,呼籲聯合國停止出兵伊拉克。


可惜以色列讓薩達姆失望了,他沒有對伊拉克採取行動。在美國的壓力下,沙特等多個阿拉伯國家,也未退出多國部隊。阿拉伯國家之間,也只是一盤散沙,沒有超強的凝聚力。


薩達姆的小計謀,逃不脫美國的鷹眼。美國對以色列及時的安撫,以及猶太人的高智商,無聲的粉碎了薩達姆的幻想。


伊拉克,在美國先進的信息戰面前,徹底的不堪一擊。只有短短的42天,伊拉克就俯首稱臣了。

薩達姆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虛假面具,也被無情的撕破。薩達姆可以稱為梟雄,但不是真正的領袖。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圖注:海灣戰爭中落入以色列境內的伊拉克“飛毛腿”戰術導彈殘骸

在海灣戰爭打響後,伊拉克方面很快組織實施對以色列的襲擊作戰計劃,共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29枚戰術導彈,造成以色列多處建築物被毀,近千人受傷住院。然而讓外界詫異的是,遭遇導彈襲擊的以色列不僅按兵不動,甚至事後很長時間都保持了意外的沉默。

其實,以色列保持沉默,並不是他們願意忍氣吞聲,而是聽從了美國人忠告的結果。導彈襲擊發生後,美國方面派員前往以色列協調立場,美國人告訴以色列當局,面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出兵行動,以及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伊拉克採取的對策總的戰略指導思想就是,拖延戰爭爆發,使海灣衝突長期化、複雜化,進而分化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統一陣線。伊拉克用導彈攻擊以色列,就是為了誘使以色列還擊,藉以激起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敵對情緒,擺脫自己當時孤立無援的處境。以色列如果反擊伊拉克的話,美國組織的聯軍就會土崩瓦解!埃及和敘利亞的軍隊就會退出,而這是美國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

美國外交官對以色列領導人曉以利害,以色列方面同意放棄還擊,同時,美國也向以色列承諾,美國將在之後全面部署“愛國者”地空導彈,保護以色列不再受到伊拉克“飛毛腿”導彈的襲擊。最終,在整個海灣戰爭中,以色列在美國的強力斡旋下選擇了隱忍,這樣在國際上贏得了同情,促成了對伊拉克戰爭的統一戰線,使得戰爭的走向和結局朝著美國方面預期的方向發展了下去。


兵工科技


上世界90年代初,薩達姆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入侵科威特,並將科威特納入伊拉克版圖。把二戰前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用於現代社會。引起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全世界的一致反對。聯合國多次形成文件制裁伊拉克,敦促其撤軍,然爾,薩達姆置若罔聞(很象時下的三胖)後經聯合國授權,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發動了旨在解放科威特的第一次海灣戰爭,當時聯合國軍包括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爾、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以及東亞的韓國。薩達姆已成過街老鼠,薩達姆一看聯合國玩真的,自知不敵,一把大火點燃了科威特的油田以奧運速度跑回家了。

其時科威特已然重獲獨立,聯合國軍的使命完成,並沒有追著侵略者到伊境內。但對伊拉克實行了限制石油出口、武器禁運、禁飛區等制裁。

美國雖然後來沒在伊拉克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薩達姆確實研製了,只是沒研製成功。當時國際原子能機構多次派出核查小組對伊拉克進行檢查,但薩達姆出爾反爾,今天配合明天不配合的,使核查小組不能有效的工作,最終也不能給出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結論。

由於薩達姆對抗由聯合國授權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多次違反聯合國決議,公然挑戰國際秩序。美英等國又發動了以推翻薩達姆政權為目的的第二次海灣戰爭,這次雖沒聯合授權,參戰國少,但實力相比仍然懸殊巨大。

薩達姆孤家寡人,沒有一個盟友。薩達姆劍指偏鋒,向以色列發射飛毛腿導彈。由於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世仇,想把以色列拉入戰爭,企圖把戰爭變成以色列在美英的幫助下同阿拉伯國家的戰爭。薩達姆這種卑鄙拙劣的伎倆連三歲小孩都看得出。在美國的安撫和愛國者導彈的支持下,以色列捱了幾十棵飛毛腿,楞是沒還手,沙特等阿拉伯國家同樣也不會上當。
妄圖把以色列拖入戰爭的詭計沒得逞,只能進一步詮釋了什麼是無恥又弱智!


寒江119


海灣戰爭可以說是機械化戰爭時代和信息化戰爭時代的對撞,整個戰爭經過也就42天,美國展現出的軍事能力是相當出彩的,反觀薩達姆引以為傲的百萬大軍在美軍面前不堪一擊,幾乎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薩達姆)

雖說這場戰爭打的挺順利,但是唯獨一件事讓美國焦頭爛額,那就是薩達姆射擊以色列的“飛毛腿導彈”。薩達姆向以色列發射了29枚導彈,這又是為何?

其實主要原因有兩點

01

海灣戰爭可以說是得到了聯合國的支持的,並且得到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支持,薩達姆這樣做為的就是打開僵局,而以色列成了最好的突破口。

所以薩達姆的真正目的無非就是想將以色列拖下水,把矛盾擴大化,薩達姆向以色列發射29枚導彈,如果以色列被攪和進來,出手反擊的話,周邊的所有國家就會認為他是在挑戰全世界的阿拉伯國家、穆斯林國家,所以勢必會停止與伊拉克的對抗,大家都會一起去攻打以色列。

如果按照薩達姆的思路走的話,以色列反擊之後,美國自然就不能攻打伊拉克了,如果強行攻打,其他國家就會認為美國是支持以色列的。

薩達姆的這個做法可謂老謀深算,企圖瓦解國際反薩聯盟,減輕自己國家的戰爭壓力,可是這一做法被美國識破,美國一直安排高官前去安撫以色列,並加大對以色列的圓柱,並且用導彈攔截“飛毛腿”。

02

薩達姆這樣做也是因為飛毛腿導彈好用,都是機動發射,基本上打完就沒了。飛毛腿導彈也並沒有什麼精度,但這正好誤打誤撞成了美軍的命門,部署的愛國者在戰爭結束後調查,攔截率不到2成,最後看下來愛國者系統的心理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然而最終結果是以色列並沒有出手反擊,薩達姆的如意算盤給落空了。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海灣戰爭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聯軍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佈科威特的“迴歸”以及大伊拉克的“統一”。

(伊拉克在科威特損失慘重)

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取得聯合國授權後,於1991年1月17日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主要戰鬥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多國部隊以輕微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

(美軍參戰的主要機型)

聯合國安理會第678號決議的最後通牒過後,1991年1月17日,聯軍開始執行名為“沙漠風暴行動”的強烈空襲,每天的攻擊上千架次。使用的武器有制導炸彈、集束炸彈、空氣炸彈和巡航導彈。相應地伊拉克次日向以色列發射了8顆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彈道導彈)

盟軍的首要目標是摧毀伊拉克的空軍和防空設施,這個任務很快就完成了,在此後的戰爭期間盟軍空軍幾乎暢通無阻。雖然伊拉克的防空能力比預期的要好,但在戰爭第一天盟軍只損失了一架隸屬於VFA-81“劃日者”(英語:VFA-81)的F/A-18C戰鬥機(機號AA403),遭伊拉克空軍的MIG-25 PD戰鬥機擊落。在這段時間裡隱形戰機被多次使用來消滅伊拉克的地對空導彈和其它防空武器。

薩達姆在兩伊戰爭中對他的軍隊的指揮非常詳細,小部隊自己的主動性幾乎全部喪失。盟軍戰略家希望伊拉克的指揮和控制系統被摧毀後,它的抵抗力會被大為削減。戰爭的第一個星期中伊拉克進行了幾次攻擊,但其效果甚小,38架伊拉克米格機被盟軍飛機擊落,此後伊拉克空軍開始逃往伊朗。

(伊拉克飛毛腿)

空戰的第三個和最大的一個目標是打擊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軍事目標。約三分之一的盟軍空襲是為了消滅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此外軍民雙用的設施也被襲擊:發電廠、通訊設施、港口、煉油廠、鐵路和橋樑。兩座核電站也被攻擊,這違反了聯合國大會第45/52號禁止進攻核反應堆的決議。伊拉克全國各地的電站都遭破壞。戰後伊拉克的發電力只有戰前的4%。所有大壩和大多數重要的泵水站和許多汙水處理站被炸燬。

(愛國者防空導彈)

在此期間伊拉克向盟軍在沙特阿拉伯的基地和以色列發射了飛毛腿導彈,打著希望將以色列牽入這場戰爭,激發中東國家間積怨已久的矛盾。而迫使其它阿拉伯國家退出這場戰爭的算盤。但這個戰略未成功,以色列在美國的安撫下沒有參加盟軍,並且美軍積極使用愛國者飛彈對伊拉克的彈道導彈進行攔截,取得了一定戰果。除約旦外所有阿拉伯留在同盟中,約旦始終保持中立。

1月29日,伊拉克用坦克和步兵佔領沙特阿拉伯城市卡夫吉。但兩天後有被擁有強大空軍掩護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和沙特阿拉伯軍隊逐出。


利刃號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以後,薩達姆立刻採取了反制措施,戰爭爆發的第二天,薩達姆就向以色列發射了導彈。那麼薩達姆為何偏偏選中以色列呢?而不是沙特阿拉伯這樣的仇人呢?薩達姆如此做法有著自己的考慮。

首先,轉移矛盾。薩達姆知道憑藉伊拉克自己的實力想和美國正面剛肯定是沒有任何勝算的,但是當時其他的阿拉伯國家又不願意出手幫忙。於是薩達姆就朝著以色列發射導彈,薩達姆想如果以色列在遭受攻擊以後還以顏色,那麼戰爭性質就變成了猶太人攻擊穆斯林的戰爭,成為了一場宗教戰爭。



其二,提升伊拉克的軍心,民心。眾所周知,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忠實的小弟,長期以來以色列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既然已經對伊拉克宣戰,薩達姆想要直接攻擊美國本土沒有可能的,但薩達姆可以通過攻擊以色列,來證明伊拉克還是有實力的,從而達到提升伊拉克軍心,民心的目的。


可惜的是薩達姆的27枚導彈都被美軍攔截下來,而且無論薩達姆怎麼攻擊,以色列都沒有予以反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