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買不起房、房租連漲如何留住人才?“控租金”有望成新主題

在穩房價的同時,部分一二線城市不斷上漲的租金也成為了監管層新的關注目標,除了增加供租賃房源供給外,眾多專業人士也建言獻策,提出給租賃機構稅費“減負”、給租賃者“以房租抵稅”等措施來“控租金”。

買不起房、房租連漲如何留住人才?“控租金”有望成新主題

“控租金”有望成新主題

當前部分一二線熱點城市仍在執行嚴格的限購限貸,這令租房需求漸盛,租賃機構在過去一兩年的時間獲得蓬勃發展。而這也帶動了租房價格持續性的上漲,這在一二線城市表現得尤其明顯。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租賃房房租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4%,而今年1-4月該數據同比上漲2.5%。

而一二線城市房租上漲幅度更為明顯,據千龍網雲房數據中心統計,今年1季度,上海市月租金67.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4.0%;深圳市月租金7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2%;杭州市月租金50.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6.3%;南京市月租金44.8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1%。

在租售並舉的政策導向下,“控租金”有望成為樓市未來長期的主題。5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樓市有“緊”才有“穩”》,其中提出:一旦市場出現異常波動,地方政府必須切實承擔起穩房價、控租金的主體責任,調控務必當機立斷。

人民日報文章指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新房、二手房如此,租房市場也是如此。發展租賃市場,本義在於補上短板、‘租購併舉’,絕非為炒作者提供轉場空間。”

而在此之前租賃市場的異動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5月19日,住建部官網發文《住房城鄉建設部重申: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

分析人士認為,“控租金”成為此次通知的亮點之一。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在此次發佈的通知中,有兩個亮點:1、熱點城市要增加共有產權住房用地;2、地方政府除了穩房價外,還要控制租金價格。

住建部在通知中要求“大幅增加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用地供應,在新增住房用地供應中的比例達到50%以上”。

新政推升租金

人才們過得好嗎?

而人才流入是推動租金上漲的重要原因。2018年上半年多個熱點城市都實施“人才新政”,開展人才爭奪戰,這吸引了大批人才的流入。

那麼這些“人才”在城市裡真的過得很好嗎?近日中智諮詢調研中心發佈了“第十五屆中智人力資本調研成果”,2017年全國應屆畢業生起薪本科為4854元/月,碩士6791元/月,博士9982元/月,這些被各個城市瘋搶的“人才”的平均收入相對房租顯得有點拙荊見肘。

有人算過一筆賬,當前一線二線房價均價基本都在2萬左右,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至少需要200萬,博士的話不吃不喝需要16.7年才能購買一套房,本科買同樣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奮鬥34.3年。

買不起房的同時,房租也漲的有些厲害。據房天下租房網的數據,從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全國17個熱點城市房租價格整體上升,年均上漲8%-10%,其中北京和上海的漲幅分別為25.9%和19.5%。

據房天下租房2017年年終數據報告,全國有1.2億人租房,而超過70%的人,選擇花費薪水的30%左右交付租金。而隨著各城市租金紛紛上漲,這無疑繼續加大了租客的壓力。

租金上漲,但工資漲幅卻跟不上,為了生存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搬離去距離工作地點更遠的地方,坐公交,擠地鐵,在北京、上海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的時間超過2小時已經很常見了。

“控租金”有何好辦法

買不起房,再租不起房,如何能夠吸引人才,那麼目前有什麼好辦法“控租金”呢?

大量供應租賃住房顯然是一個辦法。

實際上諸多城市都在加大公租房的建設力度,以對沖租金上漲的影響。根據北京市印發的《2018年第一批政策性住房建設計劃的通知》,納入2018年政策性住房建設計劃的項目共125個,涉及房源約17萬套,其中公租房1.4萬套。

深圳在《住房建設規劃2018年度實施計劃》中提出,全年計劃新增安排建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約11.38萬套。

住建部的通知也明確強調,確保公租房用地供應,力爭用3-5年時間,公租房、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用地在新增住房用地供應中的比例達到50%以上。

而給租賃機構“減負”被視作另一個可行的辦法。

目前房屋租賃市場供應格局的一大變化——各類機構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參與者,這包括房地產開發商、互聯網創業公司以及中介機構等。但相比個人,機構的稅負被視作租金降不下來的重要原因。

一家大型房地產企業人士表示,在過去以個人出租為主的市場中,因為並沒有很強力的約束,較少有房東繳納租賃收入所得稅。但對於機構而言,則難以避免各類稅費,稅率可能高達20%-25%。因此綜合考慮改造、運營、稅費等成本,長租公寓的租賃價格普遍高於周邊同等面積商品房的租賃價格。

以上市公司世聯行為例,自2015年開設第一間長租公寓,到2017年底其簽約公寓間數已突破10萬間,不過在公司的大本營所在地深圳,世聯行幾乎未有佈局。世聯行總經理朱敏曾在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解釋,公司對於租金溢價率的期待是至少1.7倍,但在深圳的拿房成本較高,基本達不到這一水平。

上述地產企業人士表示,以當前的租金回報水平,開發商在大多數城市從事租賃“算不過來賬”,但如果綜合稅率能夠從20%以上降到5%左右,將會激發開發商參與到租賃市場的積極性。

另外還有人建議“以房租抵稅”。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此前就建議,研究租房支出抵扣個人所得稅和租賃企業稅收減免政策,以及建設租賃住房的土地出讓金由一次性收取改為按年收取,促進租賃市場發展。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則建議,啟用尚未真正發揮作用的政府租賃合同管理平臺。未來,這一平臺可能會成為出租住房徵稅的租金價格信息共享平臺,其租金收入可以作為房地產稅或空置稅徵收依據。

必要時,政府住房租賃合同管理平臺或將會發揮租金備案價格管理的作用,不符合政府期望的租賃合同將不受法律保護,其租金收入也不能享受稅收減免優惠。

未來,或許很快會有城市嘗試推廣租賃住房合同的備案措施,這也會為未來設立、徵收房地產稅、空置稅提供收集信息和輔助決策等幫助。

(中財網/十字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