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孩兩歲半左右,動不動就發脾氣愛打弟弟妹妹還打大人,如何糾正好?

寒門大隊


第一,言傳身教。其實在很多生活中父母的為人處世都在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影響著他們的為什處事。記得我家寶爸很喜歡打遊戲,走了小孩後還是天天打,我跟他的關係越來越差,我在家裡天天動手打,動口吵。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我家孩子脾氣特別暴躁,不隨心意就吵就動手,我才覺得問題來了,打了他也沒用,過了一會又範。有次我試著跟孩子溝通,孩子說:“媽媽,你和爸爸不是就這樣相處的嗎?”聽到這句話我很震驚,原來他的這些其實都是我們身上學來的,他覺得應該這樣去處理事情。後來我找孩子爸爸深度溝通過後,改變了我們的相處方式,發現孩子慢慢的那不好的習慣在減少。

第二,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大人,也不會無緣無故的罵人。我們需要的是去跟他溝通。兩歲半的寶寶會表達這些自己的意願。我們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

找到根源,一切都會變得容易。希望能幫到您!


御煉


鄙人不才,正有題主所述年歲的小兒一枚,之前也是如題主所述一般有點驕橫跋扈,並且我這一枚小兒還有點典型的窩裡橫。之前我也很無奈,好言相勸的效果微乎其微,講道理的結果就是無動於衷,也打過也訓過,但是不僅沒效果反而有點適得其反。

直到我把他送進了幼兒園裡的豆豆班,我才發現了一個有效的改善途徑。豆豆班是我們這裡的幼兒園為了那些尚沒達到入小班的小朋友設立的小小班。在孩子進入豆豆班後,我發現他回家後逐漸就沒有了之前的習慣了,而且明顯懂事兒了很多。我很好奇,去跟著孩子上了兩次課,才發現其中奧妙。

原來孩子在家裡的時候接觸的人比較少,一般就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每個人都把他當作掌上明珠,對他的要求和任性也是一味地遷就,一旦他發脾氣或者哪裡不合心意,就哭鬧,這時候我們都是趕緊哄。長期這樣的環境讓他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心態,變得驕橫跋扈,一言不合就動手。

但是在學校裡,因為老師有限,而且像他一樣的寶寶很多,老師想要實現有效的管理,就會制定規則,和價值觀標準,他們在學校裡為了得到老師的青睞就會努力去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而老師要求的恰恰也是家長們所不具備的。

所以,孩子們在學校裡知道了要比著聽話,知道了不打人是好孩子,好孩子老師就會獎勵小紅花,有了小紅花的孩子人人都會誇。當他們有了這樣的“榮譽意識”後,回到家裡也會變得懂事多了。

以上是我個人體會,僅供參考,我也初為父母,希望能夠幫到題主。最後祝大家闔家幸福,謝謝閱讀哦。


永勝之年


跟大人學的吧,這麼小的孩子模仿能力還是很強的,語言方面表達不出來就有模有樣的見啥學啥,孩子又分不出來好壞。

去年有一次我和老公吵架那會兒我兒子三歲半,他目睹了全過程,然後在後來的日子裡,他一不開心就扔東西(那次我摔東西了)當時我心裡一咯噔 就知道是跟我學的 糾正了幾次 現在好了 但是吵架那次他到現在都記得

所以當大人情緒不好需要發洩的時候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新疆人新疆情


我家孩子也是這樣的,有一次孩子爺爺抱著幾個月大的弟弟玩,我家大寶也要爺爺抱,可是爺爺只能抱一個,就是說:你長這麼大了還要抱、弟弟這麼小、你自己去玩吧。大寶y一下就不高興😫!後來大寶玩著玩著過來就朝弟弟臉上打了一巴掌,我們都呆住了,趕緊去看弟弟臉上、立馬就變紅了,大寶就被我們罵了、大寶哭著說她錯了,我們做父母看見這樣子心裡很難受、我們大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煩心事情太多,有時候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孩子也就那一點大,孩子也需要照顧,陪伴、我們不應該只用大人的方式去對待孩子、我想要改掉孩子的的壞脾氣,還是要用關心?關愛、陪伴我們的孩子成長,慢慢來吧,孩子有時候就是覺得自己很多餘,沒人在乎,說白了就是缺乏安全感。所以孩子才會有一些動不動就打人、亂扔東西,搗亂、不聽話等一些行為,只是想得大家的關注,我想只要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大家的愛,慢慢的引導孩子,孩子自己就會覺得壞脾氣要改掉。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不喜勿噴哈。


譙貴川


我家剛好兩歲零幾天,也是有這個毛病,一不如意就會打哥哥,還拿東西去打,哥哥已經傷痕累累,臉被咬,頭被打,兇的不得了,小女很會看眼色,我們大人說哥哥不對了她以後還要打,現在不管對錯我是直接說女兒,不聽,直接揍,不揍不行,實在是無法無天,調皮的狠


棟棟多多媽


從小看性格!多數時候小孩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有優越感,要對他講道理,稍大點就不會了。我孫剛開始走路也是,不論大小老少都打,給他講了好幾次都不聽,有次我也打了他一下,然後問他,痛不痛?痛下次就別再打別人,因為別人也會痛。現在剛2歲,再不動手打人了。


笨笨牛唐碧兒


兩歲左右的孩子特別是男童,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事事都是“我”字當頭。

比如:

1、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幹,於是動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歡的東西,這就是打;

2、與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個東西人家不給,他又不會“要”,於是就打人;

3、語言表達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說不清楚、別人沒有照做,情緒不好,就打人。。。。

建議:

有了打人的毛病必須重視,一旦形成習慣改起來就困難了,而且還會傷人。   

1、立規矩。這並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訴他打人不好,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反覆地講,具體地講,會有效果;   

2、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給他模仿的“榜樣”;  

3、 鼓勵他說出打人的原因。也許他說不清楚,大人要幫助他表達清楚,然後幫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積木,他要不回來,就打小朋友。這時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禮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請他還回來;

4、關心他的病痛,疲倦,飢餓,儘量替他解決好


毛毛職場說


小孩到個年齡,算是個小的叛逆期再加上自我意思加強,算是成長中必經的過程。

建議2點:

1、遇到這種情況,轉移其注意力,家長多加引導,以行動去告知方法,必經身傳大於言教。

2、多溝通,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最愛他的,最信任他的,讓他有安全感。好多孩子脾氣暴躁是因為沒有安全感!



諾寶的媽咪


這個打人的行為真的不能縱容,不要以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會改正的。兩歲半已經有一定分辨能力了,家長要合理引導,耐心教育。適當的時候可以讓他體會一下被打的感覺。切身體會一下會有效果的[靈光一閃]



夏天de小文子


面對孩子亂髮脾氣、打人,父母該怎麼做?

1.當孩子亂髮脾氣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能和他硬槓,因為你跟孩子橫,孩子橫起來連你都怕。我們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平靜下來,然後和孩子一起,找到情緒失控的原因,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2.以其人之道還自其人之身。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有一部分家長是這麼做的:當孩子愛打人的時候怎麼辦?那就是打回去,讓他知道打人人家會疼。當然,前提是不要讓他受傷。

3.當孩子打人時,我們要明白孩子為什麼要打人?是吸引大人的注意力,還是想要發洩情緒,還是天生好動?只有對症下藥,才能有見效。

兩歲半的孩子還小,只要加以指引,定會改掉不好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