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瀋陽和平創新改革進行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瀋陽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3年來,和平區始終堅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竭力打造政務審批服務“和平模式”。

創新舉措1:實行企業登記“零填表”,切實解決企業註冊填表難問題。自主研發全業務辦理網絡平臺,架構企業登記零填表系統,企業登記即來即辦即打照,和平區市場主體持續增長。目前,和平區零填表系統已在全省進行推廣。

創新舉措2:啟用東北首個“全科”24小時自助辦理廳,實現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無休假”。全方位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24小時自助辦理廳目前已進駐審批、公安等5個部門的14臺自助設備,可為市民提供企業登記、工程施工、投資立項等10類,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等200餘項業務的自助辦理服務。2018年成功入選“中國營商環境優化最佳實踐案例”。

瀋陽和平創新改革進行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創新舉措3:打造企業登記“7+2”便捷工作模式,力爭實現事項辦理最簡化。創新推出企業登記“7+2”便捷工作模式,即現場辦理“7項創新”(零填表、無障礙、少等候、無紙單、更貼心、無往返、及時辦)和網絡辦理“2個舉措”(零跑腿、零見面)。239個事項(包括10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審批時限壓縮93.6%,審批效能提高71.4%。該項創新舉措得到國務院大督查組的充分肯定。

創新舉措4:推進“網上辦、馬上辦、一次辦、就近辦”改革,創新研發東北首臺營業執照自助打照一體機。2019年3月1日全國新版營業執照啟用之日正式同步推出、使用自助打照一體機,公司代理人或法人在登記業務或審批完成後,可在和平區政務服務24小時自助辦理廳及2家布點銀行“一體機”自助打印營業執照。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申辦不見面、領照全天候”,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該項舉措被作為優秀典型案例報送至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

創新舉措5:

自主研發全市首臺政務服務自助填表、告知單查詢打印一體機系統。2019年6月26日推出首臺政務服務自助填表、告知單查詢打印一體機,採用嚮導式填單系統,與辦事大廳排隊系統連接,保證填單完成的服務對象優先辦理業務。同時,將審批部門的122項、駐廳114項事項細化、分解成454個“二維碼”圖標,辦理事項所需資料和辦理流程一目瞭然。充分展示了“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智能與便捷,進一步提升了工作質效和企業群眾的滿意度。

瀋陽和平創新改革進行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創新舉措6:推出東北首家高智能引領式政務服務機器人。高智能引領式政務服務機器人,提供“五個一”高水準服務,即第一時間通過語音、視覺、動作等多種感官進行人機交互;一站式業務諮詢服務;一秒鐘完成人臉識別;一步到位的智能引領;一鍵式查詢。讓更多的服務對象享受到智能機器人帶來的方便、快捷、高效的辦事體驗。

創新舉措7:在全省率先推行微信預審,“零窗口”申報,辦事兒像“網購”一樣方便。“零窗口”申報服務舉措,讓“數據跑”代替“自己跑”,企業和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利用手機通過微信公眾號發起審批流程,進行全廳業務的微信申報預審。預審合格後,申請人攜帶原件到審批局一次即可辦理。目前涉及審批的123個審批事項,87個駐廳服務事項都可以通過微信預審審批。

瀋陽和平創新改革進行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創新舉措8:率先推出“免罰清單”,探索政府智能化監管服務新模式。和平區以開展行政指導為手段,以增強市場主體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力為目的,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罰清單(60條)》,給市場主體非主觀故意輕微違法行為鬆綁,改“以罰代管”為信用監管,實現市場監督管理由“事後處理型”向“事前服務型”轉變,全力激發企業在和平區創新創業的熱情,使企業全神貫注地開展經營活動。

下一步,和平區將繼續推動政府服務模式創新改革,讓政務審批更便利,讓市場主體更便捷,讓人民群眾更便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