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這次肺炎?

S張小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一開始的忽視,掩蓋事實,到後來的一級響應,全面戒嚴。這在世界傳染病史上也極其少見。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理性對待這次肺炎?

一、通過這次疫情,可以肯定的是,我國遠未建立起科學的應對未知傳染病的體系。體現有三:

1、站在國家的角度

2003年中國經歷過一次損失慘重的非典,可我們並沒有接受非典時的教訓,在非典發生後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應對疫情防控體系。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時候,疫情照樣迅速蔓延。

2、站在地方的角度

疫情首發武漢,可地方政府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報國家,甚至試圖掩蓋事實,嚴懲了第一批為疫情發聲的人。

3、站在民眾的角度

疫情發生之初,沒有引起民眾的重視,小年夜武漢某社區還舉辦了聲勢浩大的萬家宴。

二、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看出,國家雖未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疫情防控體系。但國家大國之治的優勢在疫情面前體現得淋漓盡致。從中央決策,到地方響應,再到民眾配合,疫抗擊疫情攻防一體,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主要體現在:

1、國家迅速啟動一級防控措施

抗擊疫情全流程管理,從病毒研究、抗疫物資供應、後勤保障、社會物品供應、社會穩定、信息發佈等全面部署,迅速調動各方力量和資源。

2、地方政府迅速響應國家政策

各地迅速響應國家一級防控措施,停工、停業、停課,停止群聚集的活動。

3、民眾配合度高

民眾高度配合地方防控措施,全國14億人民集體採取居家隔離防控手段,出門戴口罩,消毒殺菌等。

三、總的來說,國家針對此次疫情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舉措,贏得了世界高度讚賞和支持。

此次疫情大規模爆發,有哪些需要我們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地方?

1、建立科學完善的應對疫情防控體系

要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

2、對公共衛生環境進行徹底排查整治

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影響公共衛生環境風險的行為,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3、加強儲備和生產關鍵物資的佈局

梳理國家儲備能力短板,優化關鍵物資生產能力佈局,提升儲備效能。

節後語:疫情雖然得到有效控制,但離疫情結束還為時尚早。戰“疫”仍在進行,防控仍需持續。希望疫情早日結束,還我們繁花與共的美好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