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徒步利川涼霧鄉

利川處於北緯30度,是世界優秀民歌《龍船調》的故鄉,是八百里清江的發源地。這裡巴楚文化水乳交融,民族風情濃郁,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在這一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因氣候涼爽,生態優美,資源豐富,已逐漸成為鄉村旅遊盛地。這裡處處是景,步步即景。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2018年3月10日,星期六,我們53人在恩施快樂鱷魚徒步隊組織下來到利川涼務鄉,徒步始於陶家溝,這是一片被世人遺忘的世外桃源最後處女地。經陶家溝橋-曾家院子-鄧家壩-水渠-曾家古橋-爬坡-板料溪小水庫-土地坡--下古河床 -印家溝,最後到達官屋基村,徒步6.72公里。然後乘車約四十分鐘到納水,遊納水老街,拜關帝廟,踏風雨橋。徒步起始海撥981米,最高海撥1262米,最低海撥964米。累計上升333米。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陶家溝是利川市涼霧鄉一個自然村。一條村級公路順著Y字形小河向甘溪山方向延伸,將一座座竹樹環抱、造型別致的院落串連起來。有的院壩裡搭有葡萄架,有的小院落佈置得就像一座花園,房前屋後盛開著各種鮮花。陶家溝兩條河流上有7座橋,其中3座是古代石拱橋。橋下流水潺潺,河邊柳樹婆娑,瓊樓掩映,倒影如畫,偶爾有鴨群在河裡嬉戲,有婦女在河邊洗衣,一幅別緻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鄉村風情畫。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在Y字形的河流交匯處有兩座石拱橋,其中一座斑駁滄桑、古藤倒掛的石拱橋是全州5座古石橋之一。大約建於清同治年間,橋頭有座形似大象的山,大象的鼻子遠遠伸進了田壩裡,風水稱之為“象鼻吸水”。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古橋上曾經的石碑難尋,昔日繁盛不再。尚可尋覓的是橋頭鎮橋基座和斑駁石拱橋立於荒田角落,靜靜見證傳說之真實,沿青石古道上行,還可於石板上,依稀分辨當年過路石匠所鑿鯉魚圖案,平添幾分訪古幽情。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多少過往傳說都已沒入歷史的塵煙之中,春草年年綠,碧水歲歲流,只有那山那橋於今仍在,靜待你閒暇時光中的投足叩問。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這座古橋上游有個古木簇擁的古民居院落——曾家大院,主人是明末清初來自山東、湖南的移民。後來經過幾次遷居和改造,有30多戶人的曾家大院依然有一些老屋,保留著曾家大院的歷史風貌。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看慣了城裡的高樓大廈,離開了城市的喧囂,細細品味陶家溝的地理、民俗、民風,呼吸著田野的芳香,不由得讓人陶醉在這一片幽靜而閒致的鄉村美景之中。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離開曾家院子,沿爬坡來到板料溪,這裡是位於甘溪山腳下密林叢中的一道峽谷,林茂谷深,靜寂中偶爾有鳥唱出的輕快樂曲,在這裡可隨意品嚐硒礦水,味道清甜。進入溪流瀑布,寧靜的山谷頓感澎拜,流水聲演奏著激盪的韻律。我們一路欣賞原始森林風景,沿溪流瀑布河床向下行進…這裡水清透亮,自深山中一路淌來,乾淨得不染一絲俗世的塵渣。古語說:水至清則無魚。此水自山中蜿蜒而出,便自帶上幾分靈疇孕育而出的溫情,不僅魚蚌蝦蟹時可見,還常可在岸邊看到三兩棲於水灣處的白鷺,偶爾飄飛山頭,偶爾歇於水畔,羽翅展處,山水便似一幅名畫著上了畫眼,竟似乎帶上幾分仙氣。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我們走過下古河床和印象溝後進入官屋基村,這裡感受不到一絲過去農村的雜亂無章,破舊不堪,取而代之的是乾淨的街道,整齊的房屋,優美的環境。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在官屋基村,遊客們可以感受到這裡的民風樸素,熱情好客,村民之間團結互助,尊老愛幼,村民生活幸福美滿。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走進官屋基村,如同徜徉在古樸與現代相間的時光裡,看著村民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笑容,老人坐在村口享受安詳的晚年,孩子們在村子裡嬉戲打鬧,綠樹環繞間不時的飛起成群鳥兒……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此吧。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最後一站是涼霧鄉的納水老街。位於涼霧鄉東南角,坐落於“利川二高山”麻山山系的梳子山東南麓。四周山巒丘嶺環抱,古村落依山傍水而建,一條包納百水命名頗具道家特色的納水溪,從深川巨谷間流出,並自村落東側繞村蜿蜒流淌而過,是利川僅存的三處百年老街之一。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納水古老街誕生在“川鄂鹽道”上,最初的形成是源於穿行於群山間的古驛道上作短暫休息停留之用的驛站,由於行鹽貿易和物品流通交換的需要,逐漸發展成為週期性的村落商品經濟的基礎市場。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走進納水老街古民居,你時常會有一種穿梭在漫長時光遂道里的感覺,千年納水溪在老街背後不緊不慢的流著,對村落呈環抱狀,山育靈秀,水結生氣,是水哺育了這遠古的老街。都說流水無痕,歲月卻常常用一種平和的,甚至是意興闌珊的筆觸書寫指縫間漸漸淡去的流年。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在納水,關廟應是老村子裡一抹濃妝素裹的風景,也是這裡最有代表性的老建築。由山門、戲樓、大殿、廊樓、廂房構成。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風華是一指流沙,蒼老是一段年華。納水老街,留存的不僅是那些過往時光的文化符號,更承載著一個時代精神的綿延流長.....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徒步利川涼霧鄉


�\u0001�\u000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