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今天,巴基斯坦的话题很热。

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得到了国际社会包括外国政府以及各界人士、国际组织的多次援助。“缅甸向我们提供大米、斯里兰卡提供红茶、蒙古捐赠3万只羊,巴基斯坦拿出全国医院库存的口罩捐赠给我们,这些都是雪中送炭,我们将铭记在心。”

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的热情是有目共睹的。2011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做了一项调查:关于世界各国不喜欢中国人的比例,结果显示全世界最喜欢中国人的是巴基斯坦人。巴基斯坦人习惯用“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硬”来形容巴中友谊。

的确,跟中国关系好的国家不少,但还没有哪个敢和巴基斯坦比跟中国的铁杆程度。那为什么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那么好?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1955年4月27日,巴基斯坦新任驻中国大使苏尔丹乌丁·阿哈默德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递交国书。

◆一路走来,历经风风雨雨

我们知道,历史上印巴都是英国殖民地,二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瓦解,印度这片土地上也开始独立运动,最后在英国主导下完成印巴分治。

由于印巴分治的领土分割是在短期内很草率完成的,自然会引发印巴的巨大矛盾,双方在1947年即因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爆发大战,这就是着名的印巴第一次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各占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宣布结束。

第一次印巴战争与中国无关,那时中国还没解放。但是,第二次印巴战争就和中国有密切联系了。

根据中国外交部档案馆解密档案,美国一直压着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让步,对印度妥协,甚至要“巴印联防”反华。

在英美的调停下,印巴举行了部长级会议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但巴基斯坦发现在这个问题上它和印度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完全没可能达成协议,比较失望。

更失望的是钱的问题。1960年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报告说:“近几月来美对巴经济活动的新情况:随着1959年7月美国会通过削减外援,美国给巴的经济‘援助’已不像过去之多。如从(巴基斯坦总统)穆罕默德·阿尤布·汗上台(1958.10)到1959年底14个月的援助数字来看,美国共答应给巴约3.9亿美元,但1959年后半年答应的不仅未到7000万美元,且其中贷款项目增加已占经‘援’总数的一半以上。”

再来看看美国给印度多少钱。1960年5月4日,美印签署协定,美国同意在今后四年向印出售价值12.76亿美元的剩余小麦和大米。印度政府将以印度货币卢比支付这笔货款,而美国政府将把货款的85%,即约10.76亿美元作为给予印度的经济“援助”,其中一半是贷款,另一半是赠款。这只是一个例子,此后还有不断地再加码。

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开始和中国发展关系。

在1961年第十六届联合国大会表决恢复我国合法席位时,巴方改变了几年以来一直追随美国的态度,对美国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投了弃权票,而对要求恢复合法席位的苏联提案投了赞同票。

而就在1962年中印发生冲突后,美英两国希望印巴和解,能让印度集中力量对付中国。但就掐着这个点儿,中巴两国政府举行边界谈判,1963年初两国签定了边界协定,这使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边界问题得以解决。

20世纪60年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巴基斯坦还因为领土争端和阿富汗交恶,此时的另外一个大国苏联明确申明站在印度和阿富汗这边。巴基斯坦环顾世界,能靠得住的也就剩中国一个了。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巴。图为1964年2月21日,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参观正在建设中的巴基斯坦新首都伊斯兰堡时,登上一座俯瞰新首都的小山,种植了一棵中国的乌臼树,作为这次访问的纪念。

◆无论谁上台,都会把和中国的关系放在第一位

1965年,第二次中巴战争时的国际环境是,中苏关系破裂,中美关系也未解冻并正与中国在越南进行较量,中印则在1962年刚刚爆发了中印战争并以印度溃败而告终。在这种时候,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非常好,已经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当时,巴基斯坦的主要盟友是中国和美国,巴基斯坦的军事装备主要都是美式装备。

第二次印巴战争起因又是没有划清的边界问题,双方因此大打出手。当时中国明确支持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总统1965年3月访华期间,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就曾向其明确承诺,如果印度侵略巴基斯坦,将军队开入巴基斯坦境内,中国将支持你们,那时候看巴基斯坦需要中国做什么。

另外还表示,如果印度进入中国,中国也可以进入印度,如果印度打巴基斯坦,中国就可以抄印度的后路去德里。(相关内容见《外交评论》第三期《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援》,作者成晓荷)

中国明确对巴基斯坦方面如此承诺,实际上就是准备好了随时介入战争。之后,印巴战争果然越来越激烈,巴方处于严重劣势。中国刚开始主要是外交和舆论方面的声援,后来中国方面由毛主席确定了军事介入。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却是支持印度,其政治目的是试图借此推动亲美政权上台,从而进一步遏制中国。那时候,由于巴基斯坦的装备基本都是美式装备,美国保持“中立”(对巴军事禁运)的结果就是支持印度,本来就弱于印度的巴基斯坦,整个国家实际上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原因,巴基斯坦无论谁上台、谁执政,都会把和中国的关系放在第一位,都会把中国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无论任何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尽自己所能支持中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称巴基斯坦为“巴铁”的原因,也是“巴铁”为什么那么铁的原因。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和巴基斯坦直达民用航线1964年4月29日正式开航。第一架来自巴基斯坦的民航班机,载着巴基斯坦朋友和各国客人,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受到上海市各界一千多人的热烈欢迎。

◆患难见真情,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

再回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捐赠上。

在大大小小的救援物资里,巴基斯坦捐赠的物资包装得非常凌乱。包装箱有大有小,还被压得皱皱巴巴。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大家可别小看这批稍显“寒酸”的物资,因为它们代表了巴基斯坦最货真价实的真心。

这30万个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虽然在有些国家面前不算多,但却是巴基斯坦紧急从他们国内所有的公立医院调来的。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把自家的老底都掏出来了。

巴基斯坦总理表示:“愿调集巴基斯坦现在所有库存向中国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巴基斯坦人民将坚定地与兄弟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短短几句话,却道出了最实打实的情谊——我们虽然有的不多,但愿意给你们全部。即使我们现在伤痕累累,也愿意把最好的都给你们。

这,就叫仗义的兄弟。

虽然巴基斯坦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国内工农业均不发达。但是每当中国有难时,他们绝无二话挺身而出。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2008年汶川地震,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巴铁说:“中国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就提供什么东西。”

可是,巴基斯坦自己资源也有限,他们也实在拿不出来什么东西,于是就捐了90万美元的物资和22260顶帐篷。

一般国家支援的物资件数,都是整数。可是巴基斯坦的这批帐篷却精确到了个位数。

为什么?

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所有的战略储备帐篷都捐了出来。

我们国家知道巴基斯坦的经济状况,因此就想买下这些帐篷。

巴方人员说:“这些援助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中国兄弟以前帮助我们的时候,跟我们要过钱吗?”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当时,巴基斯坦国内只有四架运输机,但为了尽快把救援物资送到中国,他们动用了国内仅剩的两架备用运输机。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为了在飞机上多装点货,他们甚至把座椅全部拆了,就连一起来的巴铁医疗队都是蹲在飞机上一起过来的。

这样的做法其实非常危险,因为飞机上载满了物资,如果飞行途中发生颠簸,重物就会把人砸伤,造成生命危险。可即便这样,这些医疗人员还是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飞机。

巴基斯坦医疗队到了灾区以后,国内专门询问巴基斯坦医疗队的饮食安排问题。可是巴基斯坦为了不给中国添麻烦,不仅自己带了点简单点吃的,还说,“我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好,不仅体现在大灾大难上,更体现了在了每一个细节里。

在巴基斯坦小学的课本里写着: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

在这个国家的歌谣里还唱着:宁舍金子,不舍巴中友谊。

巴基斯坦是唯一一个立法禁止破坏与中国关系的国家。无论什么样的执政党上台,都不允许和中国闹翻。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巴基斯坦两次将我们的国旗印在硬币上。

第一次,是在2009年,巴基斯坦为庆祝中国的60周年国庆。第二次,是在2015年,为了纪念中巴友好交流年。

……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最后,再来看看一位巴基斯坦网友曾在社交网上写下的留言:“我父亲告诉我,当全世界都遗弃我们的时候,中国人把最好的东西自己不用,送给我们,我们才打败了侵略者,我愿意捐助一切,愿意去救人!”(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环球网、长江日报)


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

最新一期《读者报》封面欣赏:

掏空家底支援中国!“巴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