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期間稅務零申報對企業有影響嗎?

用戶3908527689722


如果是企業正常的零申報對企業沒有任何影響,不管是在疫情期間還是正常經營期間都是一個道理。如果滿足零申報的要求,做零申報自然是毫無問題。比如公司剛開始開業,沒有產生收入是很正常的,可能在一年半載都沒有客戶,沒有收入,只能零申報。

如果非要說,疫情期間稅務零申報對企業有何影響,主要考慮的是非疫情期間都申報了且納稅,但是在疫情期間突然發生了比較大的申報結果的變化。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問題,只要是合法正常的申報,就無需擔心。

不過,廣大財稅人員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還是要做到心中有數,明白零申報可能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比如,到底什麼是零申報?怎麼理解零申報?雖然零申報在創業公司是普遍存在的,但其中不乏大量誤區,一起細數關於納稅零申報這些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1、一定要明確什麼叫做零申報

在稅務機關辦理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當期未發生應稅行為,按照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應向稅務機關辦理零申報手續,並註明當期無應稅事項。

2、零申報和不申報完全是不同概念

不申報

3、零申報和零票據的區別

零申報是針對納稅義務來說的。一般是指沒有開票,沒有稅。零票據一般是指做賬的單據。零票據的可能是零申報;零申報的未必是零票據。

4、長期零申報有什麼風險?

通常情況下,稅務機關認定半年以上為長期,當然具體時限還是以各省、市稅務機關認定的時間為準。

稅務機關非常明白,如果一個企業長期零申報是很不正常的,企業設立的核心目的是為了創造價值,長期零申報也就是意味著長期沒有收入來源,那麼企業的存續是不會長久的。沒有收入來源,企業是經營不下去的,畢竟沒有人願意長期做虧本生意。

零申報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根據事實賬務記錄。如果哪天稅務局來了,說你們公司一直零申報,有問題。如果公司真的就是沒收入,沒客戶,公司實際發生的費用我也都如實做賬,沒有虛做賬,也沒有少做賬,才不怕稅務局來查呢。

小編總結以下幾個錯誤觀點,供大家參考學習:

1、當期不用繳納稅款就做零申報

按照相關規定,企業在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應該向稅務機關進行如實申報。正確的申報方式是在申報表中如實填寫相應欄次的享受免稅數額。

2、當期未發生收入就做零申報

3、企業長期虧損,企業所得稅做零申報

企業的虧損是可以向以後五個納稅年度結轉彌補的,如果進行“零申報”就不能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從而會造成企業的損失。

4、免稅收入做零申報

免稅收入也要申報,雖然應納稅額為零,但也應該向稅務機關進行如實申報。


宏強財稅


不管納稅人是否零申報,最重要的是如實申報。如果在疫情期間確實沒有經營收入,那零申報是沒有任何不利影響的,但如果有收入卻進行虛假的零申報,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按照規定時間和要求,如期申報、如實申報是納稅人的法定義務。

不管納稅人是否取得生產經營收入,只要沒有註銷,在規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不是說沒有收入,享受減免稅就不用申報的。《稅收徵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二條規定:

納稅人在納稅期內沒有應納稅款的,也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納稅人享受減稅、免稅待遇的,在減稅、免稅期間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假如在疫情期間沒有收入,也必須按期如實進行零申報,這是納稅人法定的義務。但是如果取得了收入,卻進行零申報,那就是虛假申報了,就要承擔法律後果。虛假申報的行為,最高可以處以5萬元的罰款。

所以,在疫情期間,不管有沒有取得收入,都要按規定要求申報。如果不申報,或者虛假申報,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受疫情嚴重影響的企業可以申請延期申報稅費、延期繳納稅款和社保費。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面非常大,很多企業受災嚴重。為此,國家稅務總局專門出臺了一些列文件,對申報繳納期限進行延後、對部分收入免徵增值稅、允許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延期繳納社保費等。受疫情嚴重嚴重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所以,企業不要怕申報了沒錢繳稅交社保費,國家已經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例如:

一、國家稅務總局決定,除湖北省外,全國範圍內2月份申報納稅期限延長至2月28日。

二、國務院常務會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的社保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住房公積金。2-6月份對於中小微型企業可以免徵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對於大型企業減半徵收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


稅收之家


生產經營階段,特別是疫情的特殊生產經營時期,零申報對企業沒有影響。特別是小規模企業,國家還出臺了好多照顧優惠政策:

1.今年開始,這些行業小規模納稅人月超過了10萬元或者季度超過了30萬元,也免徵增值稅!

2.《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稅〔2020〕第8號)規定,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3.國務院25日會議確定:一是3月1日至5月底,免徵湖北境內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其他地區徵收率由3%降至1%。二是個體工商戶按單位參保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照中小微企業享受減免。三是引導金融機構定向增加對個體工商戶的低息貸款。四是落實除高耗能行業外工商業電價階段性降低5%政策。五是鼓勵各地通過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支持出租方減免個體工商戶租金。


涇渭財稅


零申報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當期未發生應稅行為,應向稅務機關辦理零申報手續,並註明當期沒有應稅事項。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所在公司是否可以零申報?2019年稅務局最新的口徑是:

1、增值稅可零申報的情形:小規模納稅人應稅收入時0,一般納稅人當期沒有銷項稅額,並且沒有進項稅額。

2、企業所得稅可零申報的情形:納稅人當期沒有經營,收入、成本都是0。

3、其它稅種可以零申報的情形:計稅依據為0時。

一般情況下,企業如果還在籌建期、沒有投入生產經營,收入、成本和費用都是0,是可以放心的進行零申報的。

那麼,公司經營不下去了,是不是可以零申報?

對於一些只是暫時停止經營的公司來講,零申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需要注意兩點:

1、必須按時進行申報納稅,及時進行年報,並且確保註冊地址不出現異常。

2、超過6個月進行零申報,容易引來稅局核查。操作不好,還可能被認定為“非正常戶”,甚至還會被吊銷營業執照。

切記,不是所有情況都可以進行零申報的。在此,總結了企業常見的5個零申報錯誤操作,會計人馬上對照自查!

一、有稅收優惠政策(比如,月銷售額沒達到10萬),或者取得免稅收入,而不用繳納有關稅款,企業就進行了零申報。

比如:

某企業是小微企業,當月銷售收入可以享受小微企業增值稅免稅的優惠政策。那麼可以零申報嗎?

答案是:不可以。企業在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應該向稅務機關進行如實申報。

正確的做法是在申報表的相應欄次如實填寫享受免稅數額。

二、企業期末沒有收入,但有增值稅進項做了認證處理,進行了零申報。

一些新開辦的公司,常常會發生期末沒有收入,但是有進項稅額。這種情況下,如果進行零申報處理,可能會因為未抵扣進項稅額逾期抵扣造成不能抵扣的情況發生。

正確做法:在申報表對應的銷售額填寫“0”並把當期已認證的進項稅額填入申報表從而產生期末留抵稅額在下期繼續抵扣。

三、企業長期虧損,沒有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做了零申報。

正常情況下,企業的虧損能向以後五個納稅年度結轉彌補。如果做了零申報,第二年的盈利就不能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了,會造成企業損失。

正確做法:應如實填列,這樣虧損可以在以後5年內結轉彌補。

四、企業已預繳了稅款,在報稅時卻進行了零申報。

比如,某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雖然在代開發票的時候繳納了稅款,但也不能簡單的進行零申報。

正確做法是在申報表中規定欄目填寫銷售收入,網上申報系統會自動生成企業已經繳納的稅款從而進行衝抵。

五、企業取得未開票收入,同時沒有可抵扣進項稅,進行零申報。

取得未開票收入也應當如實申報,否則不僅要補繳當期稅款,還要加收滯納金。

正確做法:把當期收入填入未開票收入中,按規定繳納稅款。

鄭重提醒各位!雖然免稅、無應納稅款和零申報,最終體現的應納稅額都是0,但是實際處理方式大不相同!違規的零申報,不但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還可能會影響企業信用,增加企業的稅收風險!


不懂財務的胖子


零申報作為一個特殊的企業納稅申報方式,是有一些使用限制的。比如,新開辦的公司,在納稅期內雖然沒有產生收入,但卻發生了增值稅進項領取到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是不能進行零申報的。公司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並且已經繳清稅款,在稅務申報當期內也不能做零申報。公司因行業不景氣,長期無業務開展導致虧損,哪怕是沒有應納稅款,依然不能立即做零申報。

對於虧損的公司企業,稅務部門的規定是向以後5個納稅年度結轉彌補,畢竟誰也沒有辦法預測你是暫時虧損還是長期虧損。此次疫情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各省市已經制定出臺多項扶持企業復工復產的相關政策,降低企業經營負擔全力穩經濟穩發展,如果你只是今年虧損但明年盈利了,現在做零申報明年則不能彌補前年度的虧損,造成企業損失。此外,公司若在虧損的情況下做零申報,稅務部門可能會懷疑你是故意將當年虧損通過零申報方式延長到以後年度扣除,這是違規的。

若公司符合零申報的標準,可以做多久的零申報呢?《公司法》規定,公司成立後無正當理由超過6個月未開業或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6個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營業執照。稅法對零申報的期限沒有強制規定,但為了配合上述規定,一般情況下企業連續3個月在納稅申報時進行零申報屬於異常申報,連續6個月零報稅則會成為稅務部門重點監控的對象,甚至上門稽查,因此小慧建議不要長期零申報。


慧算賬


如果只是疫情期間沒有業務,是事實,0申報是沒有問題的,長期零申報是有潛在風險和影響的

1.其實如果您真的滿足零申報的要求,進行零申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比如剛成立的公司一段時間沒有客戶、沒有收入真的是很正常的,但肯定會產生費用,比如水電、最起碼成立公司以後刻章也是要花錢的是吧。所以只要如實的按財務記錄申報,零申報也並不可怕,就算稅務局來人,只要您公司真的沒有客戶、沒有收入,產生的費用也都如實記賬了,不存在虛報、少報,您根本不怕稅務局來查的,何談風險可言呢?

2.但是如果您真的有問題,存在隱瞞收入、虛開發票、“走逃”等行為,一旦長期零申報,就會被納入重點監控的範圍,稅務局就會對您進行納稅評估,只要發現了隱瞞收入、虛開發票等行為不僅要補繳稅款與滯納金,還要處以罰款,更嚴重的甚至移送稽查;如果發現是“走逃戶”就會被納入失信黑名單,還可能會被直接評定為D級納稅人,承擔相應後果;而且如果是長期零申報又持有發票的,發票將會被降版降量,還會對發票使用進行核查,


財稅快訊


零申報也是申報,並且能夠申報成功,所以說稅局是允許零申報的,現實中也有很多的企業在零申報,比如處在停產停業期間的企業。


但是零申報的前提是據實申報,也就是說收入為零,那麼就沒有任何影響,不但疫情期間沒有影響,正常時期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據實申報是企業的義務,放管服改革以來,稅務機關一直在還責還權於納稅人,管理方式由事前審核向事後監管轉變,也就是說每個申報期的數據由企業自行申報填寫,數據真實性由企業負責,相關資料留案被查。稅局利用大數據風險管理進行疑點數據篩查並事後核實,這個時候零申報確實有較高的被核實的風險,但是隻要是據實申報,收入的確為零,那麼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容易出問題的是由於主客觀原因,申報數據與實際經營情況不符,一般情況下被檢查出來管理局會要求整改,該補充申報就補充申報,該交滯納金就交滯納金,嚴重情況下稽查局會介入。


這裡說個概念,就是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問題,只有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確定了,企業才能夠確認收入,確認收入了就要申報收入,否則申報零收入。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各個稅種都有自己的規定,不盡相同,但是大體差不多,一般來說是先開具發票,開具發票的時間納稅義務時間就發生了,這是有票收入,不管實際收沒收到錢,沒有開具發票的,或者取得錢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證的時間等等,這個時候是無票收入。需要我們認真學一學,並不是簡單的認為沒有收到錢,納稅義務就沒有發生,就可以不申報,這是存在風險的。


所以,什麼時候申報,申報多少,就是看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發生後能夠確認的收入是多少,是零,那麼就零申報。萬不可趁著疫情算小賬,不如實申報,現在10萬以下都免稅了,小規模徵收率也在疫情期間改為1%,實在是沒有隱瞞收入的必要了。


小河說


不管是不是疫情期間,只要是按實際經營情況申報就可以。

關於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增值稅政策的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

為支持廣大個體工商戶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時加快復工復業,現就有關增值稅政策公告如下:

自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對湖北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徵增值稅;適用3%預徵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暫停預繳增值稅。除湖北省外,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適用3%預徵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徵率預繳增值稅。

特此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

2020年2月28日


神唐稅務師


疫情期間短期零申報對企業是絕對沒有影響的!

國家已經對疫情期間企業經營狀況有統一政策引導,這裡麵包含,減免稅收,以及延遲企業抄報清卡,減免企業社保及公積金繳納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所以企業困難是暫時的,企業存在零申報也是在所難免的,因為不用太過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你所面臨的問題國家都為您考量過了。


工商財稅嘚啵張


疫情期間,企業處於停工停產狀態,

沒有營業收入,只要是正常的據實申報,短暫的零申報,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沒有影響。

稅法對零申報沒有強制規定,一般情況下,企業連續3個月零申報就屬於異常申報,連續6個月零申報就會成為稅務局重點監控的對象,甚至會上門實地稽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