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對現在的影片行業怎麼看?

高調態度


2020年中國全面進入小康,吃穿不愁了,精神文明得到提升,看電影也是其中娛樂之一,中國有龐大的電影市場,現今隨便拍一部電影票房十幾億,甚至幾十億,投資方、導演都賺得盆滿缽滿,演員的片酬也是水漲船高。找個流量明星閉著眼睛拍部爛片,票房也是大賣,反正粉絲人傻錢多。花瓶、小鮮肉毫無演技可言,導致整個市場爛片無數,汙染眼睛。有的編劇關公戰秦瓊,簡直是腦癱患者。悲哀!


怕瓦漏底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隨著,國家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攀升,國家經濟發展的迅速,國產電影在國內票房屢創新高,也更加到人們的關注,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電子政務平臺12月13日消息,國家電影局近日印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

該文件提出的目標任務為:

第一,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電影院和銀幕分佈更加合理,與城鎮化水平和人口分佈更加匹配。

第二,大中城市電影院建設提質升級,先進放映技術和設施廣泛應用,舒適度等觀影體驗進一步提升。

第三,縣級城市影院數量穩步增長,有條件的地區加入城市院線的鄉鎮電影院數量快速增長。

第四,院線制改革不斷深化,湧現出一批實力較強、經營規範、資產聯結為主的大型骨幹電影院線,特色院線形成差異化優勢。

(一) 票房直線飆升,數據說明趨勢;

從逐年攀升的票房數據跟不斷突破的現象,及電影數據中我們大可斷定出,文化產業正在騰飛,並且向著國民經濟支柱的方向發展。同時,中國影視文化業佔世界文化市場的比例:美國佔 43%, 中國卻不到 5%!而在 GDP 中:美國佔 21% ,中國只有 2.5%!因此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 國際方面,呈現良好態勢;

中國影視產業在國際影響方面也正呈現出良好態勢,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出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對於推廣我國文化價值體系及其軟實力起到積極

(三) 中式大片表現突出,票房口碑好;

中式大片在產量和社會效果兩個方面都越來越好,贏得了國內觀眾的信任。

綜合上述,2019年-2020年必是電影飛速發展的年代,電影投資者也將勢在必行!


市場阿軍


我個人認為現在中國的影片行業存在著一種趨勢,就是盲從,不考慮當下的實際情況,瘋狂的去模仿歐美大片,這樣不僅嚴重的脫離了文化氣韻,更重要的是沒有了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風格,而且現在的影視行業更多的是被商業外衣包裹著的影視作品,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沒有脫離商業,我不敢說都是這樣,也有好的,比如說【紅高粱】就是中國文化經典劇作,在影視行業中擁有了極高的地位,也得到了觀眾的好評!希望各大導演不要走進誤區,拍出屬於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影片。





曹姐娛樂


我比較看好影片行業發展前景,現在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文化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如今又加上政府政策的扶持,影片行業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可以抓住觀眾的心理大賺一把。我國現在的電影票房一直處於增長狀態。2019年全國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不過影片行業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票房好的好幾十億,差的幾千幾萬都不夠成本費用。我覺得國產電影要想吸引觀眾,有好的內容創作還是很重要的!


淘淘愛剪輯


2019年是中國電影行業至關重要的一年,在經歷了連續17年的高速增長後,國內電影首次停下飛奔的腳步。2019年1-5月,中國電影實現票房269.78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84.48億元下滑5%,中國電影分賬票房和觀影人次同比增速均為負,為2011年以來首次下降。雖然國內電影行業近年迎來高速增長,但仍存在工業化程度低、市場集中度低、經營不規範、評價體系不完善、國際影響力較弱等問題。要實現電影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一方面要繼續提升電影內容質量,如最近上映的哪吒就是我國動漫業又一力作;另一方面,要將影院下沉到低線城市,讓更多的人走進影院。


清風一影視剪輯


人類自二十世紀發明電視以來,它已經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人們從電視中獲取生活信息,從電視中欣賞文藝節目,從電視中知曉天下大事。人們把看報紙的時間給了電視,把讀書的時間給了電視,電視傳媒已成為當今人們文化生活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平臺。但中國影視文化產業的現狀究竟如何呢?我覺得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題材匱乏,翻版不斷。中國影視大概有以宮廷戲、神功武俠戲為主的古裝戲和以反貪案情片、警匪片居多的現代戲。古裝宮廷戲、清官戲是目前中國收視率最高的一大類。我國似乎很熱衷於拍古裝戲。這本來也無可厚非,但不少古裝戲簡直就等同於肥皂劇,以無聊佔盡風頭,諸如《風流才子唐伯虎》、《春光燦爛豬八戒》等等。還有一些清宮戲也如此,拍了一部又一部,還沒完沒了了。實在沒得拍了,就給以前拍過的加上一些人物繼續拍,還以把它拍得複雜為榮。但很多時候都給人一種狗尾續貂的感覺。至少我的感覺是這樣的。翻版得最多的當屬金庸的武打片了。


Johann阿倫劉


1,自己的片頭片尾

2,添加字幕

3 ,不同於原曲的bgm

4,視頻過渡要注意轉場和特效

5,適當添加表情包 會增加好感

6,有自己的配音,會使原創度大大增加

7,要擁有積極向上的內容,儘量遠離暴力,色情,還有恐怖

8,可以做多個動漫的混剪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謝謝


大黑哥搞笑視頻段子


很多人感慨說現在沒有可看的電視劇,老是鬧劇荒。其實我也有這樣感覺,最近幾年新出的電視劇能叫人靜下心來看下去的很少,精品很難出現了。科技飛速發展如今,什麼都在進步,影視行業卻明顯的在退步,值得我們深思。

先說電影行業現在能扛起大旗的人員寥寥無幾,想了很久想到這樣幾位,吳京、黃渤、徐崢、王寶強、沈騰。現在熱映的電影《掃毒2天地對決》票房破10億了,該高興,但是細一想劉德華都多大歲數了,該退休了,可是退不了!沒有新生力量接替,不找他們拍電影找誰。

電影我看了,不能說差,但是和以前的經典電影相比真的差很多,但是票房還是不錯的,這就是矮子裡拔將軍,相對來說這是好的,總比更垃圾的電影好,總比沒有電影可看好,說起來真的好悲催。

再說電視行業我們多久沒有看到一部精品電視劇了,上次看的還是《人民的名義》《雞毛飛上天》記得以前精品電視劇太多了,回頭看看那時候不怎麼好看的,拿到現在都可說是精品了,和現在的電視劇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再說說電視行業能扛起大旗的演員,想一想基本都是老一輩演員,李雪健、張豐毅、陳道明、陳寶國、然後再年輕點的就是張嘉譯,孫紅雷接下來就是張譯和王寶強。本來最有能力抗起大旗的文章和黃海波都由於個別原因變得沒有了聲息。

老一輩的演員逐漸老去,新一代的人才凋零,而且不是單單的演員的缺失,導演和編劇也相當的缺失,那些老一輩的沒有好劇本一般不輕易接戲,他們還有對觀眾對自己的責任心。沒有好的劇本你看什麼好的電視劇,只能看垃圾電視劇。新起來的這些流量明星可不管這些,有錢賺能露臉就沒問題。可是偏偏就有許多人捧,只要長的帥長得美那就行了,不好也說好,想好好看劇的真的很無奈。





鈺行中


雖然國內電影行業近年迎來高速增長,但仍存在工業化程度低、市場集中度低、經營不規範、評價體系不完善、國際影響力較弱等問題。要實現電影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一方面要繼續提升電影內容質量,如最近上映的哪吒就是我國動漫業又一力作;另一方面,要將影院下沉到低線城市,讓更多的人走進影院。






爆笑府


說實話感覺沒有以前的好看,不管電視還有電影,

以前電視劇,有太多的經典。

《新白娘子傳奇》

《西遊記》

遊本昌老師《濟公》

《水滸傳》

《三國演義》

《紅樓夢》

《包青天》

太多了

電影也是。周星馳系列

李連杰系列

林正英系列

成龍系列

數不勝數

看看現在的。電影電視就一年人們都會忘的差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