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南陽市西峽縣重陽鎮一個村支書的“硬核”擔當

映象網南陽訊(見習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華中強)

“春耕秋獲,請大傢伙抓緊時間種植袋料香菇,年裡接過種的,要及時管理;田裡的獼猴桃需適時攀枝、澆反清水。但現在的疫情防控也到了最後的關鍵時期,我們生產作業要互相保持距離,不能麻痺大意……”2月28日上午,南陽市西峽縣重陽鎮重陽村黨支部書記王曉,一邊在集鎮巡查,一邊督促群眾搞好春耕生產。

重陽村位於西峽縣重陽鎮的中心區域,包括重陽街集貿市場、移民小區、商貿小區在內,人口多,人員流動量大,疫情防控任務艱鉅。在今年的疫情期間,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王曉始終堅守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一天到晚他除了在疫情防控卡點值班,就是拿著擴音喇叭走街串巷向村民喊話。

“村民們都好好地待在家裡,看看書、看看電視,沒事不要隨便外出,抗擊疫情、守衛家園是我們每個人責任!”王曉每天兩次在大街上向村民喊話的畫面,一個月以來,幾乎成了重陽街上的固定節目。他不厭其煩地提醒村民們少上街、別出門,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同時也是在保護別人。村民、街坊們聽著王曉每天拿著喇叭喊話的聲音雖然有點吵,但話裡話外無不蘊含著關心、包括著愛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透露出一種沉甸甸的愛民責任,時間久了,鄉親們也習慣了,不但沒有怪他的意思,還親切地稱呼他“喇叭書記”。

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王曉帶領村支部一班人,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聞令而動,充分發揮村裡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依靠廣大的群眾,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織密織牢防線,形成群防群控、穩防穩控的格局。加強統一領導,明確分工負責,落實落細舉措,把黨旗牢牢地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重陽村共排查出從湖北、武漢方向,及途經湖北、武漢的返鄉人員11人,經嚴格的居家隔離和醫學防護,無一例疫病感染和疑似感染者。

生命健康是底線,生產脫貧是關鍵。“重陽村是重陽鎮的一個窗口村,2800多口人,14個村民小組,是重陽鎮的一個大村。我們在做實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科學督導群眾,只爭朝夕搞好春耕生產,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彌補出來,為2020年全面脫貧開好端。”王曉侃侃而談。

復工復產方面,為確保袋料香菇這一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王曉一方面抓好疫情防控,一方面實行通行證制度和生產報批制度,積極協調解決香菇生產中的木屑、菌材、輔料,以及交通物流等問題;對村裡的貧困戶,按照南陽市產業早發展、就業早落實、項目早落地的“三優先”原則,優先予以考慮。目前,重陽村已完成種植袋料香菇240萬袋,佔總種植計劃的94%;全村19戶36口貧困人口的產業、就業項目已全部就緒。

“使轄區內的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是我一個村支部書記的職責所在。”王曉坦然地告訴筆者。連日來,王曉和村裡的信息員一起,加班加點,完善各類外出、務工手續316個,為外出務工人員辦理健康證明332個,建立了一整套完善和可追溯的健康信息系統,為轄區內重陽工業園區的豐泰、安揚、菇多多等香菇加工、出口企業輸入務工人員110名,目前,這些企業已全面開工運行,本地出售幹香菇的農戶和商販絡繹不絕。企業老闆周昌渠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的企業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迅速地復工復產,王曉書記做了大量的工作。”

信仰無止境,奉獻在路上。王曉以踏實的工作作風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以一顆愛民、務實之心,盡著一個村黨支部書記的責任和特殊時期的“硬核”擔當。重陽鎮黨委書記杜曉偉說:“一個村支部書記是一個村的核心和靈魂,唯有所擔當、有所作為,才能取信於民、造福於民!”

(映象網南陽新聞熱線:0377----60396959,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